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97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系统,用于净化燃机产生的废气,所述废气净化系统包括:洗涤模块,与所述燃机的出气口相连通,且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洗涤塔,用于净化所述燃机产生的废气;以及海水总管,与所述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与外部环境交换海水;以及循环舱,分别与海水总管和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存储海水。本申请提供的废气净化系统,能够净化由燃机排放的废气,同时平衡运行成本并克服排放限制。同时平衡运行成本并克服排放限制。同时平衡运行成本并克服排放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净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发展迅速,大型船舶的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大量废气,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船舶脱硫系统主要有开式系统,使用海水为洗涤介质,利用海水中的碱性物质中和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清洗完的废水直接排入大海;闭式系统,洗涤水进行循环利用,补充碱性物质以中和酸性循环水,少量洗涤水会送去水处理单元进行清洁,同时系统会补充一部分新鲜水。
[0003]开式系统虽然具有需投入的设备数量与种类少、节省能源、成本低、易操作的优点,但是直排污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甚至破坏,当船舶航行至特定区域时因该区域限制排放,此时会影响对于船舶动力系统产生的废气的净化处理。而闭式系统虽然对环境友好,但是需要用到大量的碱性介质因而也提高了运行成本。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平衡成本与环境限制的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系统,以净化燃机排放的废气,同时平衡运行成本并克服排放限制。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废气净化系统,用于净化由燃机产生的废气,所述废气净化系统包括:
[0008]洗涤模块,与所述燃机的出气口相连通,且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洗涤塔,用于净化所述燃机产生的废气;以及
[0009]海水总管,与所述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与外部环境交换海水;以及
[0010]循环舱,分别与海水总管和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存储海水。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海水总管经由开式引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并且海水总管依次经由出水阀和开式出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
[0012]所述循环舱经由闭式引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并且所述循环舱依次经由所述出水阀和闭式出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式引水阀与所述闭式引水阀并联设置,所述开式出水阀与所述闭式出水阀并联设置。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塔为I型喷淋塔,所述I型喷淋塔包括上层喷淋区和下层喷淋区,所述上层喷淋区和下层喷淋区均设有多个喷淋管,各所述喷淋管均与所述I型喷淋塔的进水口相连通,并且均设有多个喷嘴;
[0015]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相连通。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包括多个,并且分别设于所述上层喷淋区的底部以及所述下层喷淋区的底部;
[0017]所述出水阀包括上层出水阀和下层出水阀;
[0018]所述上层出水阀与设于所述上层喷淋区的底部的出水口串接,所述下层出水阀与设于所述下层喷淋区的底部的出水口串接。
[001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与所述洗涤塔的出气口相连通。
[002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换热器;
[0021]所述开式引水阀、换热入口阀、所述换热器、换热出口阀、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依次串接;
[0022]所述开式引水阀与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之间还串接有引水阀,所述引水阀与所述换热入口阀、换热器和换热出口阀并联设置。
[002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设有一冷却泵,所述冷却泵将海水泵入所述换热器中,海水完成换热后离开所述换热器。
[002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0025]所述换热出口阀、温度传感器、洗涤塔的进水口依次串接,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引水阀并联设置。
[00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循环泵;
[0027]所述循环泵串接于所述引水阀与所述开式引水阀之间,并且串接于所述引水阀与所述闭式引水阀之间。
[002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pH传感器和浆液舱;
[0029]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浆液舱分别与所述循环舱串接,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浆液舱电性连接;
[0030]所述pH传感器监测所述循环舱内的水体的pH值并反馈给所述浆液舱,所述浆液舱中存储有碱性洗涤介质并将所述碱性洗涤介质输送至所述循环舱中。
[003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浆液循环泵;
[0032]所述浆液循环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浆液舱相连通。
[003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浆液加注泵;
[0034]所述浆液加注泵串接于所述浆液舱与所述循环舱之间。
[003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碱性洗涤介质包括氢氧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镁悬浊液。
[003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舱与海水总管之间串接有一补水泵,所述循环舱中设有一液位传感器;
[0037]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补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监测所述循环舱中的水体的液位高度并控制所述补水泵将海水总管中的海水补充至所述循环舱中。
[003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海水总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设有一水质分析仪;
[0039]设于海水总管的进水口的所述水质分析仪用于分析进入海水总管的海水的水质,设于海水总管的出水口的所述水质分析仪用于分析离开海水总管的海水的水质。
[004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循环舱排水阀;
[0041]所述循环舱排水阀串接于所述循环舱与海水总管的出水口之间。
[004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水处理单元、废水舱、废水
泵;
[0043]所述循环舱排水阀、水处理单元、废水舱、废水泵、设于海水总管的出水口的所述水质分析仪以及海水总管的出水口依次串接;
[0044]所述水处理单元用于净化离开所述循环舱的海水;
[0045]所述废水舱用于存储经过所述水处理单元净化的海水。
[0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7]1、本申请提供的废气净化系统将闭式运行系统和开式运行系统相结合,使得船舶在具有不同排放标准的区域航行时可以灵活地调整船舶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而符合各区域的标准限制。
[0048]2、本申请提供的废气净化系统中并联设置的各洗涤塔分别与燃机组中各个燃机连接,提高了废气净化系统对于燃机组排出的废气的净化处理能力和效率,使得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燃机组中的多个燃机,使经过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0049]3、本申请提供的废气净化系统将闭式运行系统和开式运行系统结合,兼具了闭式运行系统对环境友好以及开式运行系统结构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通过控制切换各个阀门的通断状态来实现上述系统在开式运行和闭式运行两种运行方式之间来回切换,解决了单一闭式运行系统成本高以及开式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净化系统,用于净化由燃机产生的废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系统包括:洗涤模块,与所述燃机的出气口相连通,且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洗涤塔,用于净化所述燃机产生的废气;以及海水总管,与所述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与外部环境交换海水;以及循环舱,分别与海水总管和洗涤模块相连通,用于存储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海水总管经由开式引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并且海水总管依次经由出水阀和开式出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所述循环舱经由闭式引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并且所述循环舱依次经由所述出水阀和闭式出水阀串接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引水阀与所述闭式引水阀并联设置,所述开式出水阀与所述闭式出水阀并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为I型喷淋塔,所述I型喷淋塔包括上层喷淋区和下层喷淋区,所述上层喷淋区和下层喷淋区均设有多个喷淋管,各所述喷淋管均与所述I型喷淋塔的进水口相连通,并且均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的出水口包括多个,并且分别设于所述上层喷淋区的底部以及所述下层喷淋区的底部;所述出水阀包括上层出水阀和下层出水阀;所述上层出水阀与设于所述上层喷淋区的底部的出水口串接,所述下层出水阀与设于所述下层喷淋区的底部的出水口串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一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与所述洗涤塔的出气口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开式引水阀、换热入口阀、所述换热器、换热出口阀、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依次串接;所述开式引水阀与所述洗涤塔的进水口之间还串接有引水阀,所述引水阀与所述换热入口阀、换热器和换热出口阀并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设有一冷却泵,所述冷却泵将海水泵入所述换热器中,海水完成换热后离开所述换热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出口阀、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张圆飞施丽丽黄园园龚大伟范文斌杜明赛郭赫倪伟吴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