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钢铁冶金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铸工序,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稳流器本体一体式浇筑成型形成冲击腔,用于对浇注的钢水进行缓冲,由于采用一体式浇筑成型,因此稳流器本体整体的强度更好。另外由于稳流器本体上端面与非平衡中间包上端面平齐并且稳流器本体的外形与非平衡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形状相吻合,因此能够对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进行有效的保护。为提高稳流器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将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一体浇注,使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从上往下内嵌在冲击腔底部,从而使稳流器内胆、冲击板与稳流器本体结合的更加牢固,并增强了冲击腔底部的耐冲击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
[0001]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炼钢
,尤其涉及连铸工序,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
技术介绍
[0002]中间包是炼钢工序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在钢水连铸过程中,钢包中的钢水不断流入中间包内,中间包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中间包稳流器通常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具备稳定中间包水口区域钢水流动、防止钢渣卷入钢水造成连铸坯内部质量缺陷、促进夹杂物上浮及减少钢水喷溅的功能。
[0003]国内外大部分高效连铸机采用多机多流设计,其中少数中间包采用双中间包设置,此类中间包在浇铸钢水时钢包采用双水口设计,即一个钢包下方有两个水口,钢水能同时分别注入两个中间包内,此时,中间包内的稳流器则只能设计在钢包下方,也就是在中间包的一侧,称之为非平衡中间包设计。而此类中间包使用的稳流器因其特殊的流场特点,要求必须有更高的强度和质量。为此,基于此种连铸工艺条件下本技术特开发了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以实现钢水稳定浇铸,对提高中间包寿命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本技术将稳流器本体采用一体式浇筑成型,并且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也是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一起浇注为一体,显著提高了稳流器的整体性、热震稳定性、抗冲刷侵蚀性,提高了稳流器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包括稳流器本体、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br/>[0006]所述稳流器本体一体式浇筑成型形成冲击腔,所述稳流器本体上端面与非平衡中间包上端面平齐,所述稳流器本体的外形与非平衡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形状相吻合;
[0007]所述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一体浇注,所述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从上往下内嵌在冲击腔底部。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稳流器本体为刚玉质,所述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均为镁碳质。防护墙和挡渣墙为刚玉质具有熔点高、抗熔渣侵蚀能力强、较高的耐火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特点;而稳流器稳流内胆和冲击板均为镁碳质,高温下依然有温度的强度,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耐冲刷性、耐侵蚀性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稳流器内胆的横截面为圆形。将稳流器稳流内胆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改善钢水在冲击腔内的流动场,减少钢水对挡渣墙和防护墙根部以及稳流器本体侧壁连接处的冲蚀,避免稳流器本体的开裂。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稳流器本体包括防护墙和挡渣墙,所述挡渣墙
自上往下设置有排渣口和分流口,所述分流口的直径为120
‑
150mm。分流口的尺寸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分流口的尺寸过大了,钢水流股动力不足,影响钢水目标流向;分流口的尺寸过小了,钢水流流出冲击腔的速度太慢,容易从稳流器上部排渣口溢出。因此本技术中将分流口直径控制在120
‑
150mm。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挡渣墙的厚度为200~250mm,所述挡渣墙的厚度为防护墙厚度的2倍。由于挡渣墙为出钢一侧,受到钢水的冲击更大,为提高抗侵蚀性能,将挡渣墙厚度设置为200~250mm,避免中间包后期稳流器出钢侧挡渣墙损坏,破坏流场,并且为保证稳流器均匀侵蚀,将挡渣墙的厚度设置为防护墙厚度的2倍。
[00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排渣口为梯形槽。将排渣口设置成梯形槽,能够减小钢渣对排渣口侧壁的冲击磨损。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两个所述分流口相对于挡渣墙的对称面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分流口的轴线均相对于挡渣墙垂线向挡渣墙对称面一侧偏置10
°
。分流口圆孔轴心线分别向内偏角10
°
,即呈八字形,目的是钢水自分流口出来后能向中间包内部相对流出,避免直线流出时钢水冲击中间包两侧包壁,减少对包衬的侵蚀,防止因包壳温度高被迫停用中间包事故发生。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稳流器本体为五边形。为确保稳流器侧壁的均匀冲刷,将稳流器本体设计为五边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将稳流器本体一体式浇筑成型形成冲击腔,用于对浇注的钢水进行缓冲,由于采用一体式浇筑成型,显著提高了稳流器的整体性、热震稳定性和抗冲刷侵蚀性。另外由于稳流器本体上端面与非平衡中间包上端面平齐并且稳流器本体的外形与非平衡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形状相吻合,因此能够对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进行有效的保护。
[0017]为提高稳流器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将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一体浇注,使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从上往下内嵌在冲击腔底部,从而使稳流器内胆、冲击板与稳流器本体结合的更加牢固,由于稳流器内胆和冲击板的整体性好、致密度高、抗冲刷侵蚀性能强,因此增强了冲击腔底部的耐冲击性,减少了因中间包穿包的造成的恶性事故,进一步提高了连铸高效化生产。
[0018]稳流器内胆还能够对钢水进行缓冲,改变钢水的流场分布,使钢渣快速的上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2]图中,1稳流器本体、2稳流器内胆、3冲击板;
[0023]11冲击腔、12防护墙、13挡渣墙;
[0024]131排渣口、132分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包括稳流器本体1、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
[0027]所述稳流器本体1一体式浇筑成型形成冲击腔11,所述稳流器本体1上端面与非平衡中间包上端面平齐,所述稳流器本体1的外形与非平衡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形状相吻合。所述稳流器本体1为五边形。
[0028]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1一体浇注,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从上往下内嵌在冲击腔11底部。所述稳流器内胆2的横截面为圆形。
[0029]所述稳流器本体1为刚玉质,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均为镁碳质。所述刚玉质其主要物相为刚玉,Al2O3的质量分数含量大于90%;为保证刚玉质更耐高温,Al2O3含量(质量分数)大于90%,从而使刚玉质的熔点达到2050℃。所述镁碳质包括纯度97.3%的电熔氧化镁、纯度97%的烧结氧化镁和95%的石墨。
[0030]所述稳流器本体1包括防护墙12和挡渣墙13,所述挡渣墙13自上往下设置有排渣口131和分流口132,所述分流口132的直径为120mm。所述排渣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器本体(1)、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所述稳流器本体(1)一体式浇筑成型形成冲击腔(11),所述稳流器本体(1)上端面与非平衡中间包上端面平齐,所述稳流器本体(1)的外形与非平衡中间包浇铸位的侧壁形状相吻合;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采用压制成型后与稳流器本体(1)一体浇注,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从上往下内嵌在冲击腔(1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本体(1)为刚玉质,所述稳流器内胆(2)和冲击板(3)均为镁碳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内胆(2)的横截面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平衡中间包的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本体(1)包括防护墙(12)和挡渣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郭达,于亮涛,雷州,谭学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