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12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码头,若干集装箱堆场均以顺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形成矩阵布局,且每个集装箱堆场中的集装箱按照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堆码,内部运输通道和外部运输通道均以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从而实现了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在集装箱堆场的端侧以顺靠无倒车方式与运载行车进行交互;立体轨道贯穿横向的所有集装箱堆场两侧,实现的是一种空中立体式的行车作业,同时内部运输通道和外部运输通道分立,实现运载行车作业与码头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作业“零”冲突;且由于集装箱堆码方向垂直于运载行车的运行方向,运载行车的小车运行方向与水平运输设备停车方向一致,提升码头堆存能力同时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体运行效率。体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码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码头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装箱码头的布局及作业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深入发展,国内外众多先进行业投入到了自动化的建设中。港口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历经多年的发展,码头从传统人工到自动化等不同模式下的工艺流程布局逐渐成型,港口行业在向着智能、绿色、科技、节能、环保的目标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的差异,在安全的基准线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如何高效能的将码头内外作业有机融合,是未来生产作业的重大挑战。
[0003]码头的水平布局模式下,集装箱堆场与码头岸壁平行设置,导致水平运输距离长,场区间水平及垂直方向的道路、路口多,内外水平运输通过道闸隔离,土地利用率低,道路条件复杂,交通实时管控、安全管控难度高。堆场作业设备的使用多为低速轨道吊/轮胎吊,此种类型对同时段多类型作业的效率较低。
[0004]码头垂直布局模式下,集装箱堆场与码头岸壁垂直设置,各个场区相对独立,场区间联系性差,不同场区间的设备,无法进行互补性作业;不同作业结构的条件下,海、陆侧的设备使用存在差异,对设备作业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码头,使用立体式水平布局的端侧垂直交互模式,通过对码头集装箱堆码方式、水平运输方式以及交互模式的设计,解决水平布局下的土地利用率低、集装箱堆存数量少、堆场与水平运输设备之间运行交叉、交通复杂、安全管控难度大、对外交互复杂、服务效率有限等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垂直布局下的场区间设备联系性弱、协助性不足、接力式作业、倒车交互的问题;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运行距离、提供作业效率、全过程高效安全作业的技术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出一种集装箱码头,包括:若干集装箱堆场,均以顺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形成矩阵布局;其中,每个集装箱堆场中的集装箱按照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堆码;立体轨道,贯穿横向的所有集装箱堆场两侧;其中,以码头岸壁方向为横向;运载行车,横跨于集装箱堆场两侧的立体轨道之上运行,其上运载小车;小车以垂直于立体轨道的方向运行;小车上设置吊具;内部运输通道,垂直于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外部运输通道,垂直于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且与内部运输通道分立;
内部车辆运行区,顺码头岸壁方布设于所有集装箱堆场的海侧;外部车辆运行区,顺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所有集装箱堆场的陆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若干集装箱堆场均以顺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形成矩阵布局,且每个集装箱堆场中的集装箱按照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堆码,内部运输通道和外部运输通道均以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从而实现了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在集装箱堆场的端侧以顺靠无倒车方式与运载行车进行交互,有助于提高码头作业的效率和吞吐能力。且由于集装箱堆码方向垂直于运载行车的运行方向,小车运行方向与水平运输设备停车方向一致,一方面,将端部的垂直加护模式转化为边交互模式,压缩了交互区面积,能够提高码头整体堆存能力,另一方面,在端交互模式下,能够实现大车少跑动,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0008]立体轨道贯穿横向的所有集装箱堆场两侧,实现的是一种空中立体式的行车作业。
[0009]内部运输通道和外部运输通道分立,简化了内外部水平运输路径,实现了码头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物理隔离,使得水平运输设备运行路径更简单,能够缩短运输作业距离,压缩周转时间,提高水平运输设备的作业效率;同时运载行车作业与码头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作业“零”冲突,实现无阻碍通行。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运输通道内设置维护区,且以所述维护区的布设将所述外部运输通道划分双向车道;所述维护区被复用为车辆调头区域。维护区在维护车辆的同时复用为车辆调头区域,提高堆场内土地利用率。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部运输通道和所述外部运输通道中均设置有交互区;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在交互区根据导航定位与运载行车实施自动化交互,不必调头即可换向而出入内部运输通道;外部水平运输设备在交互区与运载行车实施交互,所述外部运输通道的交互区内设置有堆场交互扫描提示装置,所述堆场交互扫描提示装置,扫描外部水平运输设备,获取车辆信息,基于车辆信息发出外部水平运输设备进入交互区的提示信息,实现系统实时确认车辆达到信息、作业实时感知可控、外部水平运输设备停靠和调整同步完成,避免外部水平运输设备二次调整,减少作业能耗、提高作业效率及对外服务水平。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载行车上架设有光伏设备,基于光伏设备的供电实施作业。相比现有的滑触线接触供电系统,光伏设备供电节省了堆场土地利用,采用绿色电能而节省了能耗。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端交互模式下,所述内部运输通道和/或所述外部运输通道根据码头吞吐量、作业结构、和/或作业强度调整交互区的位置,更加合理使用堆场及水平运输设备,实现效率成本最优配置。
[0014]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5]图1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的总体俯视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的局部俯视布局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的立体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的立体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的集装箱码头的局部俯视布局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的集装箱码头的局部俯视布局视图;其中,1

集装箱堆场,11

集装箱,2

立体轨道,21

支撑立柱,3

运载行车,4

内部运输通道,5

外部运输通道,6

内部车辆运行区,7

外部车辆运行区,8

交互区,9

堆场交互扫描提示装置,10

维护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旨在对码头布局模式实施创新,将集装箱的堆码模式、交互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立体式布局解决堆场与水平运输设备间运行路径冲突的问题,同时实现内外部水平运输设备的物理隔离,提高水平运输设备的运行效率;采用纵向紧密的布局提升堆场土地的利用率,整体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和吞吐能力,同时,布局可以满足不同作业结构的码头生产,拥有良好的通用性及适应性。
[0018]具体的,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装箱码头,包括:若干集装箱堆场1,均以顺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形成矩阵布局,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集装箱堆场中的集装箱11按照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集装箱堆场,均以顺码头岸壁的方向布设,形成矩阵布局;其中,每个集装箱堆场中的集装箱按照垂直于码头岸壁的方向堆码;立体轨道,贯穿横向的所有集装箱堆场两侧;其中,以码头岸壁方向为横向;运载行车,横跨于集装箱堆场两侧的立体轨道之上运行,其上运载小车;小车以垂直于立体轨道的方向运行;小车上设置吊具;内部运输通道,垂直于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外部运输通道,垂直于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集装箱堆场之间,且与内部运输通道分立;内部车辆运行区,顺码头岸壁方布设于所有集装箱堆场的海侧;外部车辆运行区,顺码头岸壁方向布设于所有集装箱堆场的陆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运输通道内设置维护区,且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鹏成李波管廷敬张卫周兆君吕向东孙秀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