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58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包括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下部结构和位于下部结构上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和上部结构,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上部结构建于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前后两阶段建设的连续性,通过设置叠合转换的方式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转换结构,可实现上部续建结构的灵活布置。

技术介绍

[0002]实际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二次续建的问题,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基于第一阶段的下部现有建筑的顶面进行继续施工。第一阶段建设和第二阶段建设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在地铁上盖上方进行房产开发等工程中,两阶段建设的间隔会有好几年,即地铁上盖作为第一阶段的下部现有建筑施工完毕后,时隔几年后再进行上部房产开发,进行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的建设。
[0003]当第一阶段建设完成后,第二阶段开始建设的上部续建建筑布局往往与最初设计的布局或户型有较大不同,因此导致第一阶段建设中预留的连接构件不能与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的柱网对位或根本不能被使用,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竖向连接构件与下部现有建筑连接,这样会产生第一阶段建设的下部结构不满足上部续建建筑的承载力等问题。特别是在地铁上盖结构这类项目中,作为地铁功能使用的下部现有建筑在第一阶段需要完成建设,并为上部续建建筑预留一定的连接构件以便后续进行续建;而作为办公、居住或商业使用的上部续建结构,一般需要在确定开发商后才能进行开发建设,因此第二阶段建设的上部续建建筑的结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一阶段所作的预留连接构件往往不能适应第二阶段建设的需要,这样会产生大量的预留连接构件拆除和结构加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更好地实现前后两阶段建设的连续性,通过设置叠合转换的方式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包括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下部结构和位于下部结构上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和上部结构,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上部结构建于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
[000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厚度为0.5m至1.5m左右的先浇厚板。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厚板可以实现较大的跨度、刚度和承载力,为实现上部结构的转换创造条件。
[000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带空腔的箱形板,各空腔之间通过勒梁分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带空腔的箱形板可以实现较大的跨度、刚度和承载力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的自重,减少材料的用量。
[000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厚度为0.5m至1.5m左右的后浇厚板。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后浇厚板可以与先浇厚板叠合形成一个转换层作为上部后浇结构的基础使用,用于提高整体性,为上部结构的钢筋锚固提供条件。
[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后浇厚板内设有暗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置暗梁可以提高后浇厚板的承载力、刚度,并为上部结构的转换提供锚固方面的可靠连接。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的连接界面为混凝土表面凿毛界面。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表面进行凿毛可以提高上部后浇的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先浇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连接强度,提高新老构件之间的抗剪承载力,确保新老结构的可靠连接。
[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设置竖向的插筋;插筋的下部埋入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插筋的上部插入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预留插筋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设置箍筋;所述箍筋的下部埋入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箍筋的上部伸入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预留箍筋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互为凸榫凹槽连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凸榫凹槽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嵌设橡胶隔振垫。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新老结构交接部位设置隔振橡胶垫可以减小下部结构振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也可以实现上下结构之间的层间隔振(震)功能,提高上部结构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根据上部结构的布局范围,确定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范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为了更好地实现前后两阶段建设的连续性,本技术通过设置叠合转换层的方式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特别适用于类似地铁上盖结构分两阶段建设且可以实现上部可变户型的结构转换构造。本技术的转换结构无需在第一阶段中预留连接构件,比如预留柱等。续建建筑可不局限于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结构布局,可利用叠合转换层进行上部结构的受力转化至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布局灵活,也无需对下部结构进行结构加固。实现了上部续建建筑建在已建建筑上可灵活布局。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技术中,理想状态下,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3为现有技术中,实际情况下,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一种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一种构造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二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三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四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五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0028]图中的标号示意为:分界线A、基础1、下部结构2、底板3、预留柱4、立柱5、转换结构6、上部结构7、结构加固8、勒梁9、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暗梁12、插筋13,凹槽14,凸起15,箍筋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所述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1)、下部结构(2)和位于所述下部结构(2)上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所述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和上部结构(7),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叠置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的上方,所述上部结构(7)建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为厚度1m至1.5m的先浇厚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为带空腔的箱形板,各所述空腔之间通过勒梁(9)分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为厚度1m至1.5m的后浇厚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厚板内设有暗梁(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之间的连接界面为混凝土表面凿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春徐继东顾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