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23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连接节点包括节点主体,节点主体包括内外连接为一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内部具有椭球形空腔,内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外部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外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平面,且每个连接平面均位于相邻两个弧形凹槽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节点的抗剪性能及刚度,能够保证大跨度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壳,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单层铝合金网壳具有自重轻、耐腐蚀、外观优美等特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大跨空间结构。

2、其中,板式节点是该类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最常用的节点类型,但是由于该节点仅通过盖板与铝合金杆件翼缘连接,因此其抗剪能力差,当杆件截面高度需求高时,板式节点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不能满足大跨度铝合金网壳结构对节点的性能需求。

3、因此,提供一种稳固的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在保证节点强度需求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抗剪、抗弯性能,保证大跨度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的性能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包括节点主体,所述节点主体包括内外连接为一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内部具有椭球形空腔,所述内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所述外部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外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平面,且每个所述连接平面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凹槽之间。

4、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上延伸板、多个下延伸板和多个侧向延伸板,多个所述上延伸板均与所述节点主体的上外表面连接为一体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所述下延伸板均与所述节点主体的下外表面连接为一体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下延伸板与多个所述上延伸板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侧向延伸板均与所述节点主体的侧外表面连接为一体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均位于相对应的所述下延伸板与所述上延伸板之间,且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延伸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下延伸板间隔分布。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延伸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下延伸板间隔分布。

6、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与所述上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上翼缘厚度;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与所述下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下翼缘厚度。

7、一种网壳单体,包括多个连接杆件和如上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每个所述上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下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呈工字型;所述连接杆件的上翼缘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的下翼缘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的腹板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六连接孔;所述上翼缘插合在所述上延伸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上翼缘与所述上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下翼缘插合在所述下延伸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下翼缘与所述下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六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

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连接杆件均为铝合金材质;多个所述连接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9、如上所述的一种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每个上延伸板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每个下延伸板上开设多个第二连接孔,每个侧向延伸板上开设多个第三连接孔;

11、2)在连接杆件的上翼缘上开设多个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在连接杆件的下翼缘上开设多个与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在连接杆件的腹板上开设多个与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六连接孔;

12、3)将多个连接杆件依次或同时从节点域侧向插入,使得上翼缘位于上延伸板与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上翼缘与上延伸板贴合,第一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对齐,同时使得下翼缘位于下延伸板与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下翼缘与下延伸板贴合,第二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对齐,同时使得腹板与侧向延伸板贴合,第三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对齐;将第一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紧固连接,第二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紧固连接,第三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紧固连接。

13、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及网壳单体及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较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节点主体内表面的多拱形形态,改变了传统板式节点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提高了节点的抗剪性能及刚度,提高节点整体性能,在弯、剪、拉、压工况下,节点域发生破坏时,其破坏位置为连接杆件端部及延伸板根部,节点核心区域保持完整。

15、2)节点主体为一整体,施工现场可实现多根连接杆件同时拼装,可简化网壳现场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包括节点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主体包括内外连接为一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内部具有椭球形空腔,所述内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所述外部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外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平面,且每个所述连接平面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凹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延伸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下延伸板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与所述上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上翼缘厚度;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与所述下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下翼缘厚度。

5.一种网壳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接杆件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每个所述上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下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呈工字型;所述连接杆件的上翼缘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的下翼缘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件的腹板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六连接孔;所述上翼缘插合在所述上延伸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上翼缘与所述上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下翼缘插合在所述下延伸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下翼缘与所述下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与所述侧向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六连接孔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壳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件均为铝合金材质;多个所述连接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壳单体的加工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包括节点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主体包括内外连接为一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内部具有椭球形空腔,所述内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所述外部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外部结构的侧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平面,且每个所述连接平面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凹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延伸板间隔分布,每个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下延伸板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延伸板上端与所述上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上翼缘厚度;所述侧向延伸板下端与所述下延伸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连接杆件下翼缘厚度。

5.一种网壳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接杆件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壳连接节点,每个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凤婕崔家春王平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