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149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连接圆管、加劲板和破土尖头结构;该连接圆管的一端固定在管桩的端板上,且连接圆管的外侧壁与管桩的端板之间连接有加劲板;该破土尖头结构为一字型钢板结构、十字形钢板结构或六角雪花型钢板结构;且该破土尖头结构包括锥形尖头和连接在锥形尖头后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连接圆管内部,且连接件的边缘与连接圆管的内壁之间采用角焊缝连接。该加强型桩尖结构既可以提高管桩的破土能力,又可以减弱挤土效应,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预制管桩的沉桩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很多地区,由于地下土层中总是会遇到有较硬的粉土层夹细砂层出现,俗称“铁板砂”。在这些具有较硬的土层或砂层的地下土层中进行预制管桩沉桩时,如果采用目前的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国标图集,其中两种桩尖形式均有导致沉桩困难的情况。采用国标图集中的闭口型桩尖,由于桩端为闭口型,与桩尖土的接触面积大,桩端阻力大且桩端土无法进入桩身,挤土作用明显,容易造成土层越压越密、沉桩阻力越来越大的情况;采用国标图集中的标准开口型桩尖,桩尖刚度较小、破土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桩尖端部土体压入面积大于桩身内部空腔面积,容易形成土塞效应,并且造成随着桩压入深度增加,桩端阻力越压越大,沉桩受阻难的情况,进而无法达到设计标高,而且容易出现土塞压力过大导致端部桩身出现纵向裂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即可以提高桩尖的破土能力,又可以减弱土塞效应和挤土作用,进而降低沉桩的桩端阻力,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圆管、加劲板和破土尖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为直角梯形板,且所述直角梯形板的直腰边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圆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直角梯形板的长底边焊接固定在所述管桩的端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尖头的角度为4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管桩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管桩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圆管、加劲板和破土尖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为直角梯形板,且所述直角梯形板的直腰边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圆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直角梯形板的长底边焊接固定在所述管桩的端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尖头的角度为4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管桩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管桩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内嵌的加强型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管桩的端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加劲板,且所述加劲板沿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包联进樊业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