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54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4
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输送辊、第一压紧辊、第二输送辊、第二压紧辊、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和矫直辊组;第一输送辊和第一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一输送辊位于第一压紧辊的下方,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辊和第一压紧辊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压紧辊上下移动;第二输送辊和第二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且第二压紧辊可上下移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二输送辊位于第二压紧辊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张力整平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平机构矫直板材后,板材的两端依然存在浪型缺陷的问题。板材的两端依然存在浪型缺陷的问题。板材的两端依然存在浪型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力整平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矫直
,尤其涉及一种张力整平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整平机构是将不平整的金属板材,通过上下轧辊将一定厚度的带材或板材的挤压作用,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然而传统的整平机构,通常只有矫直辊组对板材进行矫直,但是当板材的厚度低于1.5mm时,板材在经过矫直后,其两侧依然存在浪型缺陷,矫直效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张力整平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平机构矫直板材后,板材的两端依然存在浪型缺陷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输送辊、第一压紧辊、第二输送辊、第二压紧辊、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和矫直辊组;
[0006]所述矫直辊组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矫直辊组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矫直辊组转动;
[0007]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且所述第一压紧辊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紧辊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紧辊上下移动;
[0008]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且所述第二压紧辊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转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速,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紧辊上下移动。
[0009]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移动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移动块;
[0010]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移动块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
[0011]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移动块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块。
[0012]具体地,还包括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同步组件用于使两所述第一移动块同步移动,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同步组件用于使两所述第二移动块同步移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包括第一齿轮、齿轨和同步杆;
[0014]所述齿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同步杆,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齿轨。
[0015]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座和电机箱,所述电机座设于所述底座的后侧,所述电机箱安装于所述电机座的顶面;
[0016]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
[0017]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箱的外壁,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电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
[0018]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辊;
[0019]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辊。
[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铰接杆和连接杆;
[0021]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采用速度差的输送方式,使板材的两端绷直,从而使板材以绷直的状态进行矫直,即使板材的厚度低于1.5mm,矫直后其两端不会出现浪型缺陷,达到提高张力整平机构矫直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张力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底座1、第一输送辊21、第一压紧辊22、第二输送辊23、第二压紧辊24、第一安装架25、第二安装架26、第一驱动装置31、第一电机311、第二齿轮312、第三齿轮313、第一驱动杆315、第二驱动杆316、铰接杆317、连接杆318、第二驱动装置32、第三驱动装置33、第四驱动装置34、第五驱动装置35、矫直辊组4、第一固定块51、第一移动块52、第二固定块53、第二移动块54、第一同步组件6、第一齿轮61、齿轨62、同步杆63、第二同步组件7、电机座81、电机箱8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内侧”、“外侧”、“内端”、“外端”、“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输送辊21、第一压紧辊22、第二输送辊23、第二压紧辊24、第一安装架25、第二安装架26、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2、第三驱动装置33、第四驱动装置34、第五驱动装置35和矫直辊组4;所述矫直辊组4安装于所述底座1,所述矫直辊组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架25和所述第二安装架26,所述第五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输送辊、第一压紧辊、第二输送辊、第二压紧辊、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和矫直辊组;所述矫直辊组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矫直辊组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矫直辊组转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且所述第一压紧辊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紧辊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紧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且所述第二压紧辊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输送辊位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第二压紧辊转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速,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紧辊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移动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移动块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移动块可上下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两端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鉴祥张永溢梁浩鹏区锦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荣星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