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9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48
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辊组、第二测量辊组、支撑台、编码器和升降机构;第一测量辊组位于所述支撑台的前侧;所述第一测量辊组包括第一上测量辊和第一下测量辊;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所述第二测量辊组包括第二上测量辊和第二下测量辊;所述第二上测量辊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使得所述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变大或变小;所述编码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滚动距离。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编码器测量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转动周长,实现自动测量钢带的长度作用,并且也节省人力测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长度测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带又称带钢,带钢一般成卷供应,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钢带按所用材质分为普通带钢和优质带钢两类;按加工方法分热轧钢带、冷轧带钢带两种,按表面状态分为原轧制表面和镀(涂)层表面钢带;按用途分为通用和专用(如船体、桥梁、油桶、焊管、包装、自生车等)钢带,很多买家购买中大型钢带回来自己制造想要的产品,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剪切想要的尺寸,现有技术中往往都是制造人员手拿尺子边用边量,由于钢带比较大比较重,成捆售卖导致钢带弯曲,因此人工测量会有所偏差,并且测量时间长,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解决了钢带测量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辊组、第二测量辊组、支撑台、编码器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测量辊组位于所述支撑台的前侧;所述第一测量辊组包括第一上测量辊和第一下测量辊,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在竖直方向平行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所述第二测量辊组包括第二上测量辊和第二下测量辊;所述第二下测量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且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面;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上方;所述第二上测量辊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使得所述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变大或变小;所述编码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且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滚动距离。
[0006]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支撑连接架、升降驱动件和驱动连接架;所述支撑连接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连接架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件的驱动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驱动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测量辊的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驱动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件为驱动气缸。
[0008]优选地,还包括弹性联轴器;所述第二下测量辊设有凸起连接部,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转动可带动所述凸起连接部同步转动;所述弹性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凸起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编码器的主轴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采用胶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二下测量辊采用钢质材料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编码器测量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转动周长,实现自动测量钢带的长度作用,并且也节省人力测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带长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带长度测量装置的侧面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带长度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17]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辊组1、第二测量辊组2、支撑台3、编码器5和升降机构4;所述第一测量辊组1位于所述支撑台3的前侧;所述第一测量辊组1包括第一上测量辊11和第一下测量辊12,所述第一上测量辊11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12在竖直方向平行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测量辊11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12之间设有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所述第二测量辊组2包括第二上测量辊21和第二下测量辊22;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台3,且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台3的顶面;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上方;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之间设有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所述升降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使得所述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变大或变小;所述编码器5安装于所述支撑台3,且所述编码器5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连接;所述编码器5用于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滚动距离。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下测量辊12与外部驱动电机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下测量辊12转动。因此钢带进入所述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中时,通过摩擦力使得所述钢带往前传送。所述第一上测量辊11用于轧制钢带,避免钢带卷曲。所述钢带通过所述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后,在所述支撑台3的顶面继续往前传送;当所述钢带在支撑台3的顶面往前传送时,所述钢带会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顶部进行摩擦,使得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转动。当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转动后,所述编码器5会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转动路径的周长,从而可以测量出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顶部经过的钢带长度。本实施例中的编码器5为市场上购买的功能性元器件。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也是用于轧制钢带,避免钢带卷曲,保证钢处于笔直状态,从而使得测量数据更精确。所述升降机构4用于为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提供向下的挤压力,保证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对钢带进行轧制充分。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编码器5测量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22的转动周长,实现自动测量钢带的长度作用,并且也节省
人力测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进一步地,升降机构4包支撑连接架41、升降驱动件42和驱动连接架43;所述支撑连接架41于所述支撑台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42安装于所述支撑连接架41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件42的驱动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驱动连接架4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的顶部设有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与所述驱动连接架43的底部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连接架41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升降驱动件42;所述升降驱动件42通过所述驱动连接架43与所述连接板211连接,使得所述升降驱动件42可以驱动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具体地,当所述第二测量辊组2在测量钢带的长度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42驱动所述驱动连接架43向下降,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压紧所述钢带,保证钢带保持笔直,从而确保测量精准。更优地是,钢带在测量完后,可以上升所述第二上测量辊21,这样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量辊组、第二测量辊组、支撑台、编码器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测量辊组位于所述支撑台的前侧;所述第一测量辊组包括第一上测量辊和第一下测量辊,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在竖直方向平行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测量辊和所述第一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一钢带传送间隙L;所述第二测量辊组包括第二上测量辊和第二下测量辊;所述第二下测量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且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面;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上方;所述第二上测量辊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之间设有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测量辊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使得所述第二钢带传送间隙H变大或变小;所述编码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且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二下测量辊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二下测量辊的滚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长度测量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鉴祥梁浩鹏张永溢区锦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荣星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