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841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包括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的洗涤塔,用于除去所述洗涤塔排出气体中的水雾的除雾过滤装置,用于除去所述除雾过滤装置排出气体的苯系物的复合光催化装置,用于将所述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依次连接导通的连接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废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和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依次移动的风机。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连接管道和风机作用下,将收集在密封系统里的恶臭废气依次送至各治理单元进行净化,以此实现对废气完全化的处理,提高了净化治理效率和效果较好,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尤其涉及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进行烘烤、涂布、印刷等多道工序,同时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浓度的VOCs,该种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成分复杂,污染强度大,如果不对这些废气及时处理,有害物质会漂浮于空气中,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及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0003]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异味治理技术主要有干式中和法、复合光催化、离子除臭法、吸收法、吸附法、微生物降解法、复合活性氧法、微量营养元素分解法、燃烧法及冷凝法等等。但是面对大风量、成分复杂、浓度较高的废气时,仅靠单一某种工艺或设备处理废气时,便难以完全实现对废气的清理,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有机废气治理系统仅采用单一某种工艺或设备处理废气,除了效果差,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的问题,通过结合多种废气处理装置和工艺治理,提高了净化治理效率和效果较好,减少了二次污染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包括:
[0007]洗涤塔,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
[0008]除雾过滤装置,用于除去所述洗涤塔排出气体中的水雾;
[0009]复合光催化装置,用于除去所述除雾过滤装置排出气体的苯系物;
[0010]连接管道,用于将所述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依次连接导通;
[0011]风机,用于驱动废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和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依次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塔包括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的一级洗涤塔以及用于去除易被生物降解的物质的二级洗涤塔,所述二级洗涤塔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一级洗涤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一级洗涤塔的后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塔包括壳体、填料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的喷淋嘴,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喷淋嘴与外部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包括堆叠设置的板波纹填料层以及混合填装层,所述混合填装层设置于所述板波纹填料层的上方且包括混合填装的PP多面空心球与陶粒,所述陶粒散嵌于所述PP多面空心球的填料空隙中。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吸附所述复合光催化装置排出气体中的苯系物和臭味的活
性炭装置,所述活性炭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复合光催化装置连接导通并设置于所述复合光催化装置的后方。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去除废气中异味的异味控制器,所述异味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活性炭装置连通并设置于所述活性炭装置的后方。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排气管道,废气从所述排气管道的下方进入,从所述排气管道的下方排出。
[0018]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采用中低压离心风机。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在工作时,废气可在风机的抽吸下沿着连接管道先通过洗涤塔去除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然后通过除雾过滤装置去除水雾和大颗粒分子不稳定的成份,之后再复合光催化装置去除苯系物、 VOC及分解分子不稳定的成分,最后将处理好的废气排出。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连接管道和风机作用下,将收集在密封系统里的恶臭废气依次送至各治理单元进行净化,以此实现对废气完全化的处理,提高了净化治理效率和效果较好,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有机废气治理系统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3]10、一级洗涤塔;20、二级洗涤塔;30、除雾过滤装置;40、复合光催化装置;50、活性炭装置;60、异味控制器;70、风机;80、排气管道;90、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包括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的洗涤塔,用于除去所述洗涤塔排出气体中的水雾的除雾过滤装置30,用于除去所述除雾过滤装置30排出气体的苯系物的复合光催化装置40,用于将所述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30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40依次连接导通的连接管道90以及用于驱动废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90和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30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40依次移动的风机70。本方案在工作时,废气可在风机70的抽吸下沿着连接管道90先通过洗涤塔去除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然后通过除雾过滤装置30去除水雾和大颗粒分子不稳定的成份,之后再复合光催化装置40 去除苯系物、VOC及分解分子不稳定的成分,最后将处理好的废气排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连接管道90和风机70作用下,将收集在密封系统里的恶臭废气依次送至各治理单元进行净化,以此实现对废气完全化的处理,提高了净化治理效率和效果较好,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
[00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塔包括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的一级洗涤
塔10以及用于去除易被生物降解的物质的二级洗涤塔20,所述二级洗涤塔20通过所述连接管道90与一级洗涤塔10连通并设置于所述一级洗涤塔10 的后方。通过上述设置,对废气进行两次喷淋洗涤,由此实现对废气分步进行处理,提高对废气净化效果。
[0028]其中一级洗涤塔10的处理循环液为水溶液(或碱液、次氯酸钠溶液)。本级处理系统主要作用:将废气中的颗粒物、絮状物、粉尘、油脂去除;并能去除硫化氢、酸性废气及易溶于水溶液的成分;用NaOH溶液做为洗涤剂时,硫化氢与氨气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两种物质均能溶于水,而且能发生反应。氢硫酸是弱酸,在水中分级电离,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是易挥发的二元弱酸;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相关反应式如下:
[0029]H2S+H2O=HS

+H3O
+
[0030]HS

+H2O=S2‑
+H3O
+
[0031]NH3+H2O=NH3·
H2O
[0032]NaOH溶液对硫化氢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反应式如下:
[0033]H2S+2NaOH=Na2S+H2O(H2S足量)
[0034]H2S+NaOH=NaHS+H2O(H2S过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塔,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除雾过滤装置(30),用于除去所述洗涤塔排出气体中的水雾;复合光催化装置(40),用于除去所述除雾过滤装置(30)排出气体的苯系物;连接管道(90),用于将所述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30)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40)依次连接导通;风机(70),用于驱动废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90)和洗涤塔、除雾过滤装置(30)以及复合光催化装置(40)依次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包括用于除去废气中粉尘颗粒和水溶性分子的一级洗涤塔(10)以及用于去除易被生物降解的物质的二级洗涤塔(20),所述二级洗涤塔(20)通过所述连接管道(90)与一级洗涤塔(10)连通并设置于所述一级洗涤塔(10)的后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包括壳体、填料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的喷淋嘴,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喷淋嘴与外部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康维覃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