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驱动器及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驱动器及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380V、7.5KW大功率伺服驱动器的应用行业主要有:机械手行业(大型搬运)、光伏行业(线切割收放卷)、机床行业(锻压机)、包装印刷行业(瓦楞纸切割机、模切机)、锂电行业(卷绕机)等,其具体的应用要求为:过载能力强、运行速度快、稳定性要求高。
[0003]为了满足上述行业对驱动器的散热需求,380V、7.5KW大功率伺服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需要满足行业散热需求、包括功率板上的电容的散热和其他电子元件的散热。
[0004]目前,各厂家的结构设计与行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很多厂商在大功率伺服器的散热上主要采用单一的风扇加散热器的结构,其散热效率较低,无法很好对电容进行散热,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驱动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驱动器及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器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架(1),所述散热架(1)包括安装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主架体(11),所述主架体(11)的一侧沿远离安装面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散热部(2)和与所述第一散热部(2)连通的第二散热部(3);第一安装架(24)和第一风扇,所述第一安装架(24)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部(2)的一端,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4)上;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2)内设置有包括与所述安装面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散热齿(210)的散热组件(21),所述第二散热部(3)为通孔,所述第一风扇形成气流流向所述第一散热部(2)和所述第二散热部(3);所述第二散热部(3)设置有支架(31),所述支架(31)包括安装在所述散热架(1)上的底板(311),设置在所述底板(311)一侧的第一侧板(313)和设置在所述底板(311)另一侧的第二侧板(312),所述第一侧板(313)与第二侧板(3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311)的相对两侧,以用于围成所述第二散热部(3)的第二散热腔;所述散热结构用于对驱动器进行散热,所述第二散热部(3)的底板(3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驱动器的电容(41)穿过的避让孔(318),所述电容(41)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孔(318)后伸入所述第二散热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1)与所述散热架(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三侧板(314),所述第三侧板(314)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部(3)且与所述第一侧板(313)相互垂直;所述第三侧板(314)包括具有通风孔的第二安装架(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31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板(312)平行或形成锐角的第四侧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风扇(32),所述第二风扇(3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33)上,以用于向所述第二散热腔提供流动的气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3)与所述底板(31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侧板(312)与所述底板(31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三侧板(314)与所述底板(31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底板(31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板(313)与第三侧板(314)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三侧板(314)与第四侧板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第一侧板(313)、所述第三侧板(314)与所述第四侧板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挡板(315),所述挡板(315)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的第一散热腔和所述第二散热部(3)的第二散热腔之间的连通口处,以将所述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伍昭宾,黄浩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