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热电制冷、振荡热管为一体的冷却温控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红外探测器、晶体管、光敏器件、精密电阻元器件、计算机CPU、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热电制冷冰箱空调、功率激光器等)的冷源,实现电子元器件散热冷却及温度控制的复合热电制冷、振荡热管为一体的冷却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进行制冷,无需制冷剂且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因而具有清洁、噪声小、制冷迅速、易于调节、易于小型化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军事、航空、科研、仪器仪表、医疗卫生等领域。热端散热对热电制冷影响关键,热端热阻越小、温度越低,冷端温度越低,制冷效果越好。同时由于材料原因要求热端温度不得超过一定限度。目前的热电制冷热端普遍采用散热片(见图1),散热片及连接方式有多种多样的结构,风机可有可无。也有冷端采用热管散热器构成热电制冷-热管复合冷却系统(见图2),热管、散热片及连接方式有多种多样的结构,风机可有可无。当单根热管管径小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毛细极限的限制,热管传热能力很有限。这时就有了将单根热管相连通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振荡热管。振荡热管不再是普通意义的热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制冷振荡热管复合冷却温控系统,由作为散热载体的振荡热管散热器和作为电子元器件冷源的热电制冷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被冷却的电子元器件(1)与热电制冷器件(2)的冷端(3)相连接;热电制冷器件(2)的热端(4)与振荡热管散热器(5)的一端通过连接件(6)固定连接而形成振荡热管散热器(5)的蒸发端(7),振荡热管散热器(5)的另一端为其冷凝端(8),所述热电制冷器件(2)由电源(11)供电,电源(11)与热电制冷器件(2)之间连有可调电阻(12),用于调节系统制冷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钰,石景祯,唐聪,徐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