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23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在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用于向池体内通入含氧气体;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池体内的曝气器,在曝气器上方的池体内设置有扰流体,扰流体用于延长曝气装置爆出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在池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管,第一污泥管用于抽吸沉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在池体顶部或池体内设置有第二污泥管,第一污泥管与第二污泥管相连,第二污泥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泥口,第一污泥管抽吸的污泥运行至第二污泥管经出泥口回流至污水中。该装置通过在池体底部设置曝气盘引入氧气,通过在内部设置扰流体增加氧气运行路径,延长氧气在水中时间,通过设置具有不同作用的两污泥管实现污泥的回流和充分氧化。和充分氧化。和充分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前端自沉降过滤、药剂投加、生物处理等阶段,在生物处理阶段中有厌氧、缺氧、好氧处理环节,在好氧处理流程中,通过微生物活性污泥把污水中大量的有机物进行硝解,避免这些有机物后期进入环境中污染环境,在好氧处理过程中,需要维持池内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含量,氧含量的主要依靠于风机鼓风,在实际系统运行时,大多数情况下因系统缺乏对池内氧含量的监测,导致风机能耗过高,后期项目运维成本增加,同时池内会存在曝气不均匀的情况,会存在曝气死角的问题。
[0003]为了维持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需要通过高压曝气风机的长时间不断曝气,传统的污水处理阶段中的好氧段曝气能耗成本过大且溶解氧根据现场运维人员经验判定,缺少精准把控,当污水处理阶段运行时,废水进入好氧段后,好氧段中DO会出现骤降,好氧段无法进行充分的硝化反应,尽而有可能导致出水的不达标,当设备未进水时。好氧池DO可能存在饱和,开启风机浪费电费,加大了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改善好氧阶段污水处理的稳定性,增加氧气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供了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池体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引入氧气,通过在内部设置扰流体增加氧气运行路径,延长氧气在水中时间,通过设置具有不同作用的两污泥管实现污泥的回流和充分氧化。
[0005]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在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用于向池体内通入含氧气体;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池体内的曝气器,在曝气器上方的池体内设置有扰流体,所述扰流体用于延长曝气装置爆出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在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管,所述第一污泥管用于抽吸沉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在所述池体顶部或池体内设置有第二污泥管,所述第一污泥管与第二污泥管相连,第二污泥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泥口,第一污泥管抽吸的污泥运行至第二污泥管经出泥口回流至污水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所述曝气器、曝气管道和曝气风机,所述曝气管道连通曝气风机和曝气器,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所述曝气管道向所述曝气器内输送气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器为曝气盘,所述第一污泥管置于曝气盘下方。
[0008]进一步的,各污泥管、曝气器与扰流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由池体底部向池体顶部依次分布第一污泥管、曝气器、扰流体、第二污泥管。
[0009]进一步的,第一污泥管与第二污泥管之间设置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将所述第一污泥管中的污泥抽吸至第二污泥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泥口沿所述第二污泥管均匀分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体为端面为蜂窝状的空心立柱。
[0012]进一步的,若干扰流体相互平行分布,固定于池体内。
[0013]进一步的,相邻扰流体的端面为若干六边形形成的蜂窝。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溶解氧监测装置,所述溶解氧监测装置连接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根据所述溶解氧监测装置监测到的信号控制曝气速率。
[0015]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利用了污泥处理装置与曝气装置的巧妙结合,实现了降低曝气风机使用频率,延长曝气风机使用寿命降低能耗,通过设置扰流体延长微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有效节省能耗,有效的减少了人工监测,解决曝气过量等问题,有效减少了运维成本,且不仅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也可适用于集成化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好氧段。
附图说明
[0016]图1 本技术中曝气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 本技术中扰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曝气风机,2、曝气管道,3、曝气盘,4、第一污泥管,5、第二污泥管,6、进泥口,7、出泥口,8、扰流体,9、溶解氧监测装置,10、抽泥泵,11、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在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扰流体8、污泥处理装置,曝气装置用于向池体内引入含氧气体,扰流体8用于分散曝气装置爆出的气泡,延长气泡运行路径,进而延长气泡在水中的作用时间,提升曝气效率;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泥管4、第二污泥管5和抽泥泵10,第一污泥管4上设置有若干进泥口6,第二污泥管5上设置有若干出泥口7,第一污泥管4设置在池体底部,第二污泥管5设置在池体顶部,沉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管4、抽泥泵10进入第二污泥管5,并由第二污泥管5均匀或不均匀重新分散于水体中再次氧化处理。本技术通过曝气装置、扰流体8、污泥处理装置的结合提升氧利用率和污水处理效率,在池体内设置溶解氧监测装置9,通过实时监测污水的溶解氧联动曝气装置,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0021]曝气装置可以是任意可像水中爆入含氧气体的装置,例如管式曝气装置、旋流曝气装置、射流曝气器,优选曝气盘3装置,曝气盘3为圆形,表面许多小孔,可向多方向发射气流,形成大量微小气泡,增加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升利用率。具体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3、曝气管道2和曝气风机1,曝气风机1通过曝气管道2向曝气盘3内输送气体,若干曝气盘3均匀分布在池体底部。
[0022]本专利技术中各部件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污泥管4、曝气盘3、扰流体8、第二污泥管5,曝气盘3爆出的气体进入绕流层,经扰流体8增加微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第二污泥管5可以设置在水面以上或水中,可将污泥再次分散于污水中进行好氧处理,第二污泥管5中的出泥口7可以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若不均匀分布,则可根据含氧气体分布进行调整或根据出泥量进行调整,以使每个区域的负荷能力相当,在曝气均匀的情况
下,优选出泥口7在第二污泥管5上均匀分布。
[002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扰流体8为三维柱体结构,端面为蜂窝状,上下端面结构相同,也可看做是由若干个空心六棱柱相互拼接形成的三维结构,绕流体置于水中形成扰流层,绕流体的蜂窝端口向下放入好氧段,图2所示扰流体为横放状态,图1中扰流体为竖直状态,将扰流体置于曝气微孔曝气盘的上方,曝气盘曝出气泡后经蜂窝端口作用,在经过扰流层后可以延长微气泡在水停留时间,有效降低曝气风机能耗。
[0024]本技术中的装置能够提高曝气风机1的利用率,降低曝气风机1的运行频率且延长微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有效节省能耗,降低运维成本,延长曝气风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硝化段的稳定性。其运行过程为:根据前期工艺计算及废水水质分析,确定该废水生化处理工艺段中好氧段合适的DO值范围,由溶解氧监测装置9对水中DO值进行监测,在低负荷运行期间通过抽泥泵10与第一污泥管4(多管抽泥管)的连接,将池体底部硝化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在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用于向池体内通入含氧气体;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池体内的曝气器,在曝气器上方的池体内设置有扰流体,所述扰流体用于延长曝气装置爆出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在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管,所述第一污泥管用于抽吸沉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在所述池体顶部或池体内设置有第二污泥管,所述第一污泥管与第二污泥管相连,第二污泥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泥口,第一污泥管抽吸的污泥运行至第二污泥管经出泥口回流至污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所述曝气器、曝气管道和曝气风机,所述曝气管道连通曝气风机和曝气器,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所述曝气管道向所述曝气器内输送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为曝气盘,所述第一污泥管置于曝气盘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薛鸿轩徐炜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智高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