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77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包括浸没于污水中的帘式膜组件、曝气管及曝气盒;所述曝气盒包括仅有下端敞口的集气室、仅有下端敞口的积累室及上下端均敞口的曝气室,所述集气室与积累室侧面连接,该连接面的上部开设集气颈口,所述积累室与曝气室侧面连接,该连接面的下部开设释放口;所述曝气管的曝气口位于集气室的下方,所述曝气室的上端敞口位于帘式膜组件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曝气盒将曝气管的连续小气泡收集并再次曝出,形成大气泡、间歇式曝气,对膜组件进行擦洗。对膜组件进行擦洗。对膜组件进行擦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并已广泛应用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为延缓或避免膜污染的发生,通常需要向膜池内鼓入大量空气,这使得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能耗增加。据统计,国内大型MBR工程的运行能耗平均为0.4~0.6kW
·
h/m3,其中膜池能耗占全工艺流程的40%。为了降低MBR的运行能耗,不少膜厂商和研究单位针对膜池曝气的优化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根据在线膜污染情况实时控制曝气量、循环曝气、间歇曝气、脉冲曝气等控制策略。
[0003]帘式膜组件因其浇铸工艺简单、单位膜面积高、单个膜组件面积灵活度高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现有帘式膜组件一般采用双端浇铸、双端出水的形式,当膜组件组装成膜组器时,曝气装置安装在膜组件正下方,曝气带动液流向上运动,到达膜丝底部时,受到下端膜壳的阻碍而朝远离膜丝的方向运动,造成膜丝底部区域形成流体“边界层分离”,膜组件下端成为曝气死角,降低了气流冲刷膜丝的效果,且其根部容易发生污泥堆积。同时由于单个膜组件中膜丝聚集比较密实,曝气对膜丝的吹扫效果不好,存在高风险的膜污染,膜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帘式膜MBR工艺的应用。
[0004]传统帘式膜曝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穿孔管连续曝气,这种曝气方式容易出现曝气管易堵塞的情况,而且曝气能耗高,气水比大于10:1;(2)穿孔管间歇曝气,这种曝气方式阀门繁多,控制复杂,且能耗高,气水比大于8:1;(3)脉冲式曝气装置,这种曝气方式通常设计结构复杂,曝气器容易堵塞,且维护困难,曝气存在不均匀的现在,气水比一般在6:1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盒将曝气管的连续小气泡收集并再次曝出,形成大气泡、间歇式曝气,对膜组件进行擦洗。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公开的帘式MBR曝气装置,包括浸没于污水中的帘式膜组件、曝气管及曝气盒;所述曝气盒包括仅有下端敞口的集气室、仅有下端敞口的积累室及上下端均敞口的曝气室,所述集气室与积累室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上部开设集气颈口,所述积累室与曝气室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下部开设释放口;所述曝气管的曝气口位于集气室的下方,所述曝气室的上端敞口位于帘式膜组件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盒沿着帘式膜组件的延伸方向一体式注塑形成曝气盒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盒组的中所有的集气室依次紧密拼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室的上端向帘式膜组件延伸,高于集气室和积累室。
[0010]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排泥口。
[0011]工作原理:气体从曝气管的进气口源源不断进入到曝气管中,再从曝气管的配气孔源源不断的释放到曝气盒的集气室中,曝气盒中充满了污水,气体上升到水面以上,曝气盒中的污水受到气体的挤压,液面逐渐下降,此时气体穿过集气室与累积室相连的颈口进入到累积室中,随着气体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累积室内的液位降到累积室与曝气室相连的释放口位置时,气体则通过释放口进入到曝气室中,从而形成了曝气,以大气泡的形式实现对膜组件间歇式地空气擦洗,延缓膜污染,此时累积室内的气压又再次逐渐减小,随之液位再次逐渐上升,从而为下一次的曝气进行准备,因此循环往复对帘式膜组件进行间歇式曝气。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3]1、可以实现大口径间歇曝气,一体式注塑,结构形式简单;
[0014]2、实现大口径间歇曝气,单次释放强度大,气水比约4:1左右,能耗低;
[0015]3、具备排泥口设计,有效防止曝气空堵塞;
[0016]4、针对帘式膜组件的结构布置,排气口均匀布置,保障曝气均匀,避免膜丝污堵累计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曝气盒与曝气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曝气盒与帘式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曝气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曝气盒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和2所示的帘式MBR曝气装置,包括浸没于污水中的帘式膜组件1、曝气管2及曝气盒3。
[0023]如图3所示,所述曝气盒3包括仅有下端敞口的集气室301、仅有下端敞口的积累室302及上下端均敞口的曝气室303。所述集气室301与积累室302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上部开设集气颈口304,所述积累室302与曝气室303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下部开设释放口305;
[0024]所述曝气管2的曝气口位于集气室301的下方,所述曝气室303的上端敞口位于帘式膜组件1底部。所述曝气室303的上端向帘式膜组件1延伸,高于集气室301和积累室302,以提高擦洗效率。
[0025]如图2和4所示,所述曝气盒3沿着帘式膜组件1的延伸方向一体式注塑形成曝气盒组,所述曝气盒组的中所有的集气室301依次紧密拼接,以提高集气效率。
[0026]所述曝气管2的一端为进气口201,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排泥口202,可对曝气管2内的泥水混合进行排放,从而避免曝气管2出现污堵的情况。
[0027]气体从曝气管2的进气口201源源不断进入到曝气管2中,再从曝气管2的配气孔源源不断的释放到曝气盒3的集气室301中,曝气盒3中充满了污水,气体上升到水面以上,集气室301中的污水受到气体的挤压,液面逐渐下降,此时气体穿过集气室301与累积室302相
连的集气颈口304进入到累积室302中,随着气体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累积室302的液位降到累积室302与曝气室303相连的释放口305位置时,气体则通过释放口305进入到曝气室303中,从而形成了曝气,以大气泡的形式实现对膜组件间歇式地空气擦洗,延缓膜污染。此时累积室302内的气压又再次逐渐减小,随之液位再次逐渐上升,从而为下一次的曝气进行准备,因此循环往复对帘式膜组件进行曝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帘式MBR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没于污水中的帘式膜组件(1)、曝气管(2)及曝气盒(3);所述曝气盒(3)包括仅有下端敞口的集气室(301)、仅有下端敞口的积累室(302)及上下端均敞口的曝气室(303),所述集气室(301)与积累室(302)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上部开设集气颈口(304),所述积累室(302)与曝气室(303)侧面连接形成连接面,该连接面的下部开设释放口(305);所述曝气管(2)的曝气口位于集气室(301)的下方,所述曝气室(303)的上端敞口位于帘式膜组件(1)底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玉彬王旭平刘苏刘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