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好氧池、预处理池、纤维快速滤池及清水池,所述纤维快速滤池与预处理池底部连通,所述纤维快速滤池上部设置颗粒状的纤维滤料层,并在纤维滤料层顶部设有过水堰,污水自下而上进入纤维快速滤池中,穿过纤维滤料层进入过水堰中,所述过水堰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与纤维快速滤池池壁开设反冲洗水口,所述反冲洗水口的下方设有第一曝气机构,所述反冲洗水口打开后,清水结合第一曝气机构实现对纤维滤料层反冲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集成式设计,核心工艺采用接触氧化+快速纤维过滤,有效适应农村来水负荷不稳定,且处理模块可灵活搭配,运输方便,吨水占地面积小。吨水占地面积小。吨水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洗浴污水和冲厕水等,还包括农户家中散养家禽、畜牧洗涤用水、粪水等。水量方面,农村人口以户为单位居住分散,污水分布也分散,单户污水产量少,但是总量巨大,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25%左右,并且间歇排放,污水水量日变化系数大,其中以早晨、中午、傍晚污水排放量最多,夜晚排放较少。水质方面,农村污水水质波动大,主要污染物为COD、N、P等物质及病菌,很少含工业有毒物,可生化性强。污水收集方面,因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污水排放量不集中,污水收集节点多,管网建设困难,导致农村污水收集困难,污水处理率极低,大量的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严重风险。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应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主体工艺单元构成分类,主要分为人工(生物+物化强化)处理、半生态(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处理和生态(土壤渗滤等)组合处理三种。其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有厌氧
‑
好氧(A/O或A2/O)+M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厌氧
‑
人工湿地、土壤
‑
植物
‑
微生物渗滤系统以及生态塘、生态浮床等。虽然现有处理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实施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果,由于未能有效解决污水源分散、面广等问题,且受处理技术、处理成本、运行维护水平等影响,收集和处理效果都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存在设备占地大、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出水不稳定,应对冲击负荷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公开的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好氧池、预处理池、纤维快速滤池及清水池,所述纤维快速滤池与预处理池底部连通,所述纤维快速滤池上部设置颗粒状的纤维滤料层,并在纤维滤料层顶部设有过水堰,污水自下而上进入纤维快速滤池中,穿过纤维滤料层进入过水堰中,所述过水堰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与纤维快速滤池池壁开设反冲洗水口,所述反冲洗水口的下方设有第一曝气机构,所述反冲洗水口打开后,清水结合第一曝气机构实现对纤维滤料层反冲洗。
[0006]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快速滤池底部为斜坡结构,斜坡下方开设第一排泥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内包括底部连通的配水渠和缺氧反应区,所述配水渠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缺氧反应区内布设柔性悬挂填料,并在底部设置第二曝气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通过上部的溢流口连通,所述好氧池内布设柔性悬挂填料,并在底部设置第三曝气机构,所述好氧池污水流动末侧的底部设有气体风管,所述气体风管的出气处设置污泥回流管与缺氧池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排泥口和第三排泥口。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1]1、设备集成式设计,核心工艺采用接触氧化+快速纤维过滤,有效适应农村来水负荷不稳定,且处理模块可灵活搭配,运输方便,吨水占地面积小;
[0012]2、泥水分离采用快速纤维过滤,过滤速度快,寿命长达10年以上,出水SS≤10mg/L,出水水质好;
[0013]3、工艺简洁,整套处理系统只需要一台风机,分区间歇曝气设计,吨水电耗小于0.12kwh。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好氧池2、预处理池3、纤维快速滤池4及清水池5,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与预处理池3底部连通,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上部设置颗粒状的纤维滤料层401,并在纤维滤料层401顶部设有过水堰402,污水自下而上进入纤维快速滤池4中,穿过纤维滤料层401进入过水堰402中,所述过水堰402与清水池5连通,所述清水池5与纤维快速滤池4池壁开设反冲洗水口403,所述反冲洗水口403的下方设有第一曝气机构404,所述反冲洗水口403打开后,清水结合第一曝气机构404实现对纤维滤料层401反冲洗。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底部为斜坡结构,斜坡下方开设第一排泥口405。所述缺氧池1内包括底部连通的配水渠101和缺氧反应区102,所述配水渠101上部设有进水口103,所述缺氧反应区102内布设柔性悬挂填料,并在底部设置第二曝气机构104。所述好氧池2与缺氧池1通过上部的溢流口连通,所述好氧池2内布设柔性悬挂填料,并在底部设置第三曝气机构201,所述好氧池2污水流动末侧的底部设有气体风管202,所述气体风管202的出气处设置污泥回流管203与缺氧池1连通。所述缺氧池1和好氧池2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排泥口105和第三排泥口204。
[0017]如图1所示,经收集后的农村污水通过进水口103进入配水渠101,从配水渠101的顶部流向底部,再进入到缺氧反应区102内,缺氧反应去102内布满柔性悬挂填料,并在底部通过第二曝气机构104曝气保证废水及污泥能得到充分混合,不造成污泥堆积现象。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物再柔性悬挂填料区域底部向上流动,通过上端的溢流口进入好氧池2,好氧池2中也布满柔性悬挂填料,同时设置第三曝气机构201,向内部输送空气,维持好氧池2内溶解氧的含量。好氧池2中还设置气体风管202,并通过污泥回流管203将污泥回流至前端缺氧池1中,同时好氧池2出水经上端溢流口自流进入预处理池3,在预处理池3中自上而下进入纤维快速滤池4,污水自上而下经过颗粒状的纤维滤料层401过滤后进入过水堰402,通过过水堰402流入清水池5,通过出水管外排输送。
[0018]打开反冲洗水口403,清水池5中的清水进入纤维快速滤池4,配合第一曝气机构404,对纤维滤料层401进行反冲洗操作。缺氧池1中剩余污泥从第二排泥口105排出,好氧池2剩余污泥从第三排泥口204排出,纤维快速滤池4的反冲洗水及部分自好氧池2溢流来的污
泥通过第一排泥口405排出,一同进行外排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好氧池(2)、预处理池(3)、纤维快速滤池(4)及清水池(5),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与预处理池(3)底部连通,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上部设置颗粒状的纤维滤料层(401),并在纤维滤料层(401)顶部设有过水堰(402),污水自下而上进入纤维快速滤池(4)中,穿过纤维滤料层(401)进入过水堰(402)中,所述过水堰(402)与清水池(5)连通,所述清水池(5)与纤维快速滤池(4)池壁开设反冲洗水口(403),所述反冲洗水口(403)的下方设有第一曝气机构(404),所述反冲洗水口(403)打开后,清水结合第一曝气机构(404)实现对纤维滤料层(401)反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快速滤池(4)底部为斜坡结构,斜坡下方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玉彬,王旭平,林兴,徐融,贾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