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18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包括:主构架,包括横梁和横梁两端的侧梁,侧梁的两端用以安装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轮轴和轴箱,轴箱通过轴箱悬挂件连接侧梁,轴箱下部设置锁紧件;中央悬挂组件,包括垂向组件和横向组件;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块,牵引块经压缩后置入主梁的牵引腔内;制动组件,包括同步下拉杆及其两端的旋转制动梁,旋转制动梁的两端连接带动闸瓦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系悬挂从垂向和横向上进行减震,过滤掉了来自车轮的高频震动,提高了守车乘坐的舒适度;同时牵引组件的改进也将力进行均布,改善冲击工况下的货车状态;且制动组件也便于检修维护。转向架结构得到简化,可靠性和舒适性得以提升。得以提升。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然对守车有较大需求。现有守车转向架为适应货车车辆运用工况,通常设计为传统三大件式转向架结构,主要由轮轴、侧架、中央悬挂装置、摇枕、制动件等组成,传统转向架结构仅设有一系悬挂,其动力学性能与货车基本相当。即现在的守车转向架导致减震性较差,乘员在守车内乘坐的舒适度低,长时间乘坐还对身体健康不利。同时,现有的守车采用货车底架结构,车体中梁下平面距车轴垂向距离较低,在车辆设置的垂向悬架支撑强度不够时,容易出现零部件干涉的现象,对行车安全不利。
[0003]因此,现有的守车结构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守车的转向架结构,需要在保障行驶支撑强度的同时,提供更高的舒适度,以提高乘员的乘坐感受。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通过对转向架的结构进行调整,采用全旁承承载的两系悬挂转向结构,适应货车的底架结构,增大悬挂静挠度,使车辆运行品质达到客车标准;改进牵引结构,改善货车冲击工况构架受力状态下轴重转移,降低构架自重;采用转动式制动梁便于不拆车检查。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向架结构,保证足够支撑强度的同时,对多向的震动进行过滤处理,在行车过程中不仅能够保障行车安全,还能够保障乘员的舒适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转向架结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包括:
[0008]主构架,包括横梁和横梁两端的侧梁;侧梁的两端向上弯曲并外展用以安装车轮组件,主梁与车轮组件的轮轴处于同一高度水平;
[0009]车轮组件,包括轮轴,轮轴的两端连接轴箱,轴箱通过若干位于轮轴前后两侧的轴箱悬挂件连接侧梁,轴箱下部设置锁紧件将轴箱悬挂件锁紧;
[0010]中央悬挂组件,包括设置于侧梁中部的垂向组件,垂向组件包括若干垂向减震弹簧和若干垂向减震杆,主构架上设置若干垂向止挡件;还包括设置于横梁中部的横向组件,横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对称设置的横向减震杆,横向减震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横梁和牵引组件,且主构架上设置若干横向止挡件;
[0011]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块,牵引块经压缩后置入主梁的牵引腔内,且牵引块上部通过牵引座连接车体;
[0012]制动组件,包括同步下拉杆及其两端的旋转制动梁,旋转制动梁的两端连接带动闸瓦组件,同步下拉杆由制动杆驱动并使两端的旋转制动梁同步动作,以对侧梁两端的车
轮组件同步制动。
[0013]上述公开的转向架结构,通过两系悬挂,增大了悬挂静挠度,通过侧梁承载,横向止挡抑制车体侧滚,提高了车辆运行品质;同时,牵引组件采用弹性的牵引块,可隔绝高频振动传递至上方车辆;在转向架承载重量变化时,保证车辆轴重基本均匀分配,提高车辆黏着利用效率;采用旋转制动梁便于检修维护,无需拆卸即可实现检修,方式简单可靠。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锁紧件与轴箱间设置若干衬垫件用以调整轮轴高度。
[00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侧梁的设置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其可采用多种方式连接车轮组件,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侧梁上设置有减震座并通过减震座对轴箱悬挂件定位锁紧,所述的轴箱悬挂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锥形弹性件与定向件,定向件与减震座和轴箱配合连接,且锥形弹性件对减震座和轴箱进行弹性支撑。采用如此方案时,锥形弹性件包括但部限于锥形弹簧,在受压变形不会产生磨损,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磨耗检修;且定向件与轴箱采用空轴间隙配合,在通过衬垫件调整轮轴高度时兼容性更好。
[001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对轴箱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轴箱上还设置有与侧梁配合的轴箱吊结构,轴箱吊结构位于轴箱的内侧面,侧梁的内侧面对应设置用于卡合轴箱吊结构的轴箱吊座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轴箱吊结构与轴箱固定连接,其上部为双面挂钩状结构,并与轴箱吊座结构挂接后固定,以此提高主构架与轴箱的同步性,保障守车在行进过程中轴箱悬挂件平稳可靠。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牵引腔内设至柔性的牵引块,其经过预压缩后安装至牵引腔内,牵引腔的结构与之对应配合以实现稳定的安装,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牵引腔从主梁的上表面往下表面延伸,牵引腔的内侧壁上设置若干用以引导安装牵引块的引导条,和用以限制牵引块进入牵引腔深度的纵向挡块。采用如此方案时,引导条竖向设置,牵引块贴合引导条滑动可平顺置入牵引腔内,当牵引块进入牵引腔后接触并抵紧纵向挡块以停止移动,此时牵引块达到进入牵引腔的最大深度。同时,相邻引导条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牵引块的宽度,从而对牵引块形成夹持结构,辅助牵引块定位,防止牵引块跑偏。
[001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牵引块安装至牵引腔时,其可采用的固定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牵引块表面设置若干安装板和牵引板,安装板和牵引板用以连接牵引腔的内壁面并压缩牵引块。采用如此方案时,牵引板和安装板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固定至牵引腔的表面。
[0019]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横向止挡件用于限制牵引组件的横向摆动,当牵引组件横向摆动时,横向组件对其进行减震处理并减弱摆动趋势,当摆动到达横向止挡件时停止。横向止挡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横向止挡件包括设置于牵引板的横向止挡座,和连接在横向止挡座上的横向止挡块,横向止挡块用以限制牵引块在横向的位移。采用如此方案时,横向止挡座可采用弹性结构提供缓冲。
[0020]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垂向止挡件的方式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主梁长度方向的对称位置跨设若干组合座,组合座上部连接垂向止挡件。采用如此方案时,组合座与主梁通过螺栓等部件连接固定,且组合座上设置有向下的限位支脚,保持组合座在主梁上的位置固定。
[0021]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组件用于对侧梁两端的车轮组件同步制动,可实现该
结构的方案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制动组件包括主动侧端轴和从动侧端轴,主动侧端轴和从动侧端轴分别连接旋转制动梁并同步移动;主动侧端轴与制动杆的中部铰接,制动杆下部铰接下拉同步杆以传递制动力;从动侧端轴铰接一传递杆的中部,传递杆的下部与下拉同步杆铰接,传递杆的上部被铰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主动侧端轴的旋转制动梁在制动杆驱动下带动闸瓦制动,从动侧端轴的旋转制动梁则通过下拉同步杆带动传递杆后实现闸瓦的制动。
[0022]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制动组件的制动可靠性,对其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制动组件还包括用以连接闸瓦组件与主构架的吊杆,吊杆的一端与主构架铰接,另一端铰接闸瓦组件以允许闸瓦组件接近或远离车轮。采用如此方案时,吊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守车转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构架,包括横梁和横梁两端的侧梁(1);侧梁(1)的两端向上弯曲并外展用以安装车轮组件,主梁(10)与车轮组件的轮轴(8)处于同一高度水平;车轮组件,包括轮轴(8),轮轴(8)的两端连接轴箱(6),轴箱(6)通过若干位于轮轴(8)前后两侧的轴箱(6)悬挂件连接侧梁(1),轴箱(6)下部设置锁紧件(11)将轴箱(6)悬挂件锁紧;中央悬挂组件,包括设置于侧梁(1)中部的垂向组件,垂向组件包括若干垂向减震弹簧(2)和若干垂向减震杆(5),主构架上设置若干垂向止挡件(18);还包括设置于横梁中部的横向组件,横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对称设置的横向减震杆(4),横向减震杆(4)的两端分别铰接横梁和牵引组件,且主构架上设置若干横向止挡件(20);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块(23),牵引块(23)经压缩后置入主梁(10)的牵引腔(1001)内,且牵引块(23)上部通过牵引座(3)连接车体;制动组件,包括同步下拉杆及其两端的旋转制动梁(14),旋转制动梁(14)的两端连接带动闸瓦组件(9),同步下拉杆由制动杆(12)驱动并使两端的旋转制动梁(14)同步动作,以对侧梁(1)两端的车轮组件同步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守车转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梁(1)上设置有减震座(101)并通过减震座(101)对轴箱(6)悬挂件定位锁紧,所述的轴箱(6)悬挂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锥形弹性件与定向件,定向件与减震座(101)和轴箱(6)配合连接,且锥形弹性件对减震座(101)和轴箱(6)进行弹性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守车转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箱(6)上还设置有与侧梁(1)配合的轴箱吊结构(17),轴箱吊结构(17)位于轴箱(6)的内侧面,侧梁(1)的内侧面对应设置用于卡合轴箱吊结构(17)的轴箱(6)吊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守车转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腔(1001)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成礼廖军吴畅罗汉江敬宣萱周炯李冬张显锋祝笈王云贵张锐张光才袁杰陶斌邹建美王汉青肖俊明李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