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91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话机(1),将上壳体(2)通过铰链(4)开合自如地连结在下壳体(3)上。在下壳体(3)的中壳(31)的前面形成有基板收纳凹部(37),在背面形成有天线收纳凹部(38)。在基板收纳凹部(37)内收纳有电路板(51),在天线收纳凹部(38)内收纳有天线(60)。表壳(32)覆盖基板收纳凹部(37),背壳(33)覆盖天线收纳凹部(38)。另外,兼作防水密封件的键盘(53)的边缘部分,沿着基板收纳凹部(37)的边缘被夹在中壳(31)和表壳(32)之间,防水密封件(65)的边缘部分沿着天线收纳凹部(38)的边缘被夹在中壳(31)和背壳(33)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无线机,特别涉及内置有天线的便携式无线机。
技术介绍
作为便携式无线机,便携式电话机已广泛普及,也有将天线内置在壳体内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832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97535号公报)。另外,在便携式电话机中,也有为了提高壳体的耐冲击性,而在壳体的壳部件特别是在形成有操作按钮用孔等的表壳部件上,使用了高比强度·轻量的镁合金等金属(例如,日本特开2001-292208号公报(国际公开公报WO 01/58116A1))。此外,在该特开2001-29220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在电路模块的加强部件兼电磁波屏蔽部件上,也使用了镁合金等金属。但是,在将天线内置于壳体内的情况下,通常,将天线搭载在电路板上,但在作为壳体的表壳部件或电路模块的加强部件、电路模块的电磁波屏蔽部件而使用了金属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金属处于靠近天线配置的状态,因此存在有天线的收发信号特性恶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壳体的表壳部件和电路模块的加强部件、电路模块的电磁波屏蔽部件上都使用金属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内置天线的发信特性以及/或收信特性维持在良好状态的便携式无线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机,将天线收纳在壳体内,前述壳体具有树脂制的第1壳部件,该第1壳部件上分别形成有收纳电路板的第1收纳凹部和收纳前述天线的第2收纳凹部;前述第1收纳凹部在收纳了前述电路板的状态下,被树脂制或金属制的第2壳部件覆盖;前述第2收纳凹部在收纳了前述天线的状态下,被树脂制的第3壳部件覆盖。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第2壳部件是金属制的,另外即便在电路板上安装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或电磁波屏蔽部件,也可以将天线的发信特性以及/或收信特性保持在良好状态。在第2壳部件是金属制的壳部件的情况下,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壳体的强度提高,并可以在冲击·振动等时保护内部的电路板。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示出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机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构成,图1A是便携式电话机1的侧视图,图1B是便携式电话机1的正视图,图1C是便携式电话机1的后视图。图2是在将下壳体3分解的状态下从正面侧斜视便携式电话机1的分解图。图3是在将下壳体3分解的状态下从背面侧斜视下壳体3的分解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面的向视剖视图。图5是示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机的第2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图,是在将折叠式便携式电话机打开的状态下从表侧看的立体图。图6是在将图5的折叠式便携式电话机合上的状态下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是去掉了电池组件的分解图。图7是示出在图5的打开状态下去掉了下壳体的表壳和铰链帽、铰链盖、内部模块等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天线部的结构说明图,是示出在图6的合上的状态下去掉了下壳体的电池部分、背壳、铰链帽等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铰链部侧的剖面结构的图,是在图5中与键头板一体的铰链盖所覆盖的区域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铰链部侧的剖面结构的图,是在图5中与标识板一体的铰链盖所覆盖的区域的剖视图。图11A、B是示出天线连接导体(零件),图11A是从与图7相同的方向示出的立体图,图11B是从与图8相同的方向示出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叙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而在技术上进行了多种理想的限定,但并不是将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图示例上。A.第1实施方式图1A至图1C是作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无线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三面图。在此,图1A是侧视图,图1B是正视图,图1C是后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1是折叠式。在该便携式电话机1中,上壳体2通过铰链部4可旋转地连结在下壳体3上,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铰链部4相互开合自如。上壳体2由表壳21和背壳22构成。在上壳体2的前后两面中的折叠时成为内侧的前面(即,表壳21侧)上,设有由液晶显示板或电致发光显示板构成的主显示部6。另外,通话用的扬声器7,在离铰链部4比主显示部6还远的部位,被设在上壳体2内。另外,在上壳体2上,在与设有主显示部6的前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即,背壳22侧),设有由液晶显示板或电致发光显示板构成的副显示部8。在副显示部8的附近,设有摄像镜头9。在上壳体2的内部,并且是与摄像镜头9的光轴交叉的部位,设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型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型的固体摄像器件,通过摄像镜头9将被摄体的像成像于固体摄像器件上。进而,在摄像镜头9的附近,设有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器件构成的摄影灯10,在摄像时摄影灯10亮灯。下壳体3由作为形成下壳体3的骨骼的主壳部件的中壳31(参照图2以及图3),覆盖中壳31的前面的表壳(前面盖)32,覆盖中壳31的背面的背壳(背面盖)33,覆盖中壳31以及背壳33的靠近铰链部4的部分的防护盖34,和构成表壳32的一部分的键头板35构成。在下壳体3的两面中的折叠时成为内侧的前面(即,表壳32侧),设有操作部11。操作部11由光标移动或画面滚动用的方向指示按钮12,位于方向指示按钮12的中央部的确定按钮13,位于按钮12周围的4个功能按钮14,和位于方向指示按钮12的下侧的15个文字数值输入按钮15构成。另外,在离铰链部4比操作部11还远的部位,通话用的麦克风16被设在下壳体3内。另外,在下壳体3上,在与设有操作部11的前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即,背壳33侧)上,可以相对于下壳体3装卸地设有充电电池组件17,另外,还设有将充电电池组件17固定在下壳体3上的锁定机构18。下面,用图2~图3详细说明下壳体3的内部结构。在此,图2是在将下壳体3分解的状态下从正面侧斜视的分解图,图3是在将下壳体3分解的状态下从背面侧斜视的分解图。中壳31是形成下壳体3的骨骼的主要的壳部件,在中壳31的前面,也是和上壳体2的连结侧,凸设有支撑铰链单元41的托架36(参照图3)。铰链部4是将设在中壳31前面的左右两端的一对托架36、36(参照图3)和以位于这些托架36、36的内侧的方式设在上壳体2(例如,上壳体2的背壳22)上的左右一对托架23、23(参照图2),分别用铰链单元41、41可旋转地连结的部分。另外,铰链部4被铰链帽42和铰链盖43、44覆盖。更具体地说,铰链帽42、42覆盖位于外侧的中壳31侧的托架36、36,铰链盖43覆盖位于内侧的上壳体2侧的托架23、23和形成在托架23、23之间的空间的一半,铰链盖44覆盖前述空间的剩下的一半。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盖43和安装在上壳体2的表壳21上的标识板5一体成形,另外,铰链盖44和构成下壳体3的表壳32的一部分的键头板35一体成形。另外,被铰链盖43、44覆盖的前述空间,构成用于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25的空间,该FPC25连接上壳体2内的电路和下壳体3内的电路。如图2所示,中壳31的前面除了设有铰链部4的部位之外,作为基板收纳凹部37而被凹设。在基板收纳凹部37中,收纳有搭载了无线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无线机,将天线收纳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具有树脂制的第1壳部件,该第1壳部件上分别形成有收纳电路板的第1收纳凹部和收纳前述天线的第2收纳凹部;前述第1收纳凹部在收纳了前述电路板的状态下,被树脂制或金属制的第2壳部件覆盖;前述第2收纳凹部在收纳了前述天线的状态下,被树脂制的第3壳部件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达也金亲昌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