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76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取猴头菇子实体,粉碎过筛后加入95%乙醇中,浸泡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猴头菇属于药食两用菌,营养丰富且包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在抗氧化、降血糖、保护胃黏膜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因此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等均有广泛应用。但由于猴头菇中的多糖、猴头菌酮、猴头菌素等功能因子或其提取物易吸潮、氧化,部分有效成分易受热、光照、pH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遭到损失或破坏,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传统的加工方式在其加工过程中难以实现。
[0003]新鲜猴头菇在加工过程中难以保存,其提取物中的一些有效成分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损失,引起其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对于易敏感的成分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可有效改善某些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其稳定性以及控制它的释放,以达到保护有效成分及缓释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提高猴头菇及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促进猴头菇的深加工以及为临床等领域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策略,通过微胶囊技术等方法提高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可依据壁材的性质控制核心物质的释放,来达到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取猴头菇子实体,粉碎,过筛(100目筛网),然后将所得猴头菇子实体粉末加入95%乙醇中,浸泡24

48h,之后过滤,滤饼自然风干,得到猴头菇子实体脱脂粉末;
[0008]所述猴头菇子实体粉末与95%乙醇的料液比为1:4

6,g/mL;
[0009](2)取猴头菇子实体脱脂粉末加入去离子水,置于沸水浴中浸提2

4h(期间每30min搅拌一次),之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残渣重复提取1

5次,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猴头菇提取物;
[0010]所述猴头菇子实体脱脂粉末与去离子水的料液比为1:10

30,g/mL;优选1:20,g/mL;
[0011]优选浸提的时间为3h;
[0012]优选残渣重复提取3次;
[0013]优选离心的转速为10000r/min,时间为15min;
[0014]合并上清液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6

1/10,优选1/8;
[0015](3)在60℃下配制β

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然后加入猴头菇提取物的水溶液,搅拌1

3h,冷却至室温,于

80℃预冻12

24h,冷冻干燥48

72h,得到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
[0016]所述猴头菇提取物的水溶液的浓度为20mg/mL;猴头菇提取物的水溶液的体积与β

环糊精的质量比(芯壁比)为10:1

5,mL/g;
[0017]优选搅拌的时间为2h;
[0018]优选预冻的时间为12h;
[0019]优选冷冻干燥的时间为60h。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原理在于:
[0021]通过对猴头菇子实体采用沸水浸提,得到猴头菇水溶性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后使用喷雾干燥仪喷干得到猴头菇提取物喷干粉,根据猴头菇及提取物的特点和性质,设计了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分子包埋法来制备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选择β

环糊精作为壁材,环糊精具有内部疏水外部亲水且成本低的特性,可以作为药用辅料提高原料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吸潮、氧化和分解,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022]本专利技术选择β

环糊精(β

CD)作为壁材,通过分子包埋或饱和水溶液法的方式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持续搅拌一定时间来制备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在初始设定的制备条件下对其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该方法操作简单且占用空间小,充分考虑了制备方法对于原料性质的影响,可通过调节微胶囊化的技术对其提取物或功能因子进行包埋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02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壁材β

环糊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研究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其包埋率达到94.5
±
0.61%,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可应用于制备猴头菇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食品及保健品领域中。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通过对猴头菇子实体进行热水浸提、浓缩、喷干后,获得包含有效功能成分的猴头菇提取物,对得到的猴头菌酮等小分子活性成分进行了微胶囊化,解决了猴头菇提取物或其功能因子因吸潮、不稳定、易被氧化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而无法达到猴头菇的应表现出来的预期功效的问题,填补了猴头菇及食药用菌等功能因子及其提取物中敏感成分稳态化方面相关研究的空白。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1)与未包埋的猴头菇提取物相比,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2)可根据产品需要调节制备工艺条件来获得理想的产品状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3)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能耗低;(4)制作设备可移动,灵活性高;(5)所制得的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可以用于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的制作,提高猴头菇的生物利用度;(6)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果蔬、药食两用中药提取物及功能成分的包埋或微胶囊化,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
附图说明
[0028]图1不同芯壁比对包埋率的影响(图中的字母a,b,c表示的是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图2、图3中的字母同理)。
[0029]图2不同包埋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
[0030]图3不同包埋温度对包埋率的影响。
[0031]图4冷冻干燥法制备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扫描电镜图。
[0032]图5喷雾干燥法制备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扫描电镜图。
[0033]图6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释放动力学。
[0034]图7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分析示意图。
[0035]图8pH对微胶囊的稳定性的影响,图中a、b表示H.E与H.E.M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0036]图9温度对微胶囊的稳定性的影响,图中a、b表示H.E与H.E.M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0037]图10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39]实施例1热水浸提法制备猴头菇提取物,具体步骤如下:
[0040](1)所述的猴头菇提取物是按如下步骤提取的,具体步骤为:称取200g经低温烘干的猴头菇子实体,掰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猴头菇子实体,粉碎,过筛,然后将所得猴头菇子实体粉末加入95%乙醇中,浸泡24

48h,之后过滤,滤饼自然风干,得到猴头菇子实体脱脂粉末;(2)取猴头菇子实体脱脂粉末加入去离子水,置于沸水浴中浸提2

4h,之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残渣重复提取1

5次,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猴头菇提取物;(3)在60℃下配制β

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然后加入猴头菇提取物的水溶液,搅拌1

3h,冷却至室温,于

80℃预冻12

24h,冷冻干燥48

72h,得到猴头菇提取物微胶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强林庚兰邱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