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及其基板、电路基板、装配结构体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37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布线的电气可靠性优良的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用基板、装配结构体和具备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在液晶装置(1)的制造工序时,虽然如图11所示,电子部件附近的电路基板(3)常常会发生挠曲,但由于在可挠性基材(20)的第1面(20a)侧设置了端子(24),在第1面(20a)侧分别设置了连接到端子(24)上的布线(27)~(30),在第1面(20a)的相反侧的第2面(20b)上分别设置了通过与端子(24)对应地形成在可挠性基材(20)上的孔部(23)连接到端子(24)上的布线(31)~(34),所以例如在检查电路基板(3)时,即使电子部件附近的电路基板(3)发生挠曲而电路基板(3)的曲率中心侧的相反侧的布线(27)~(30)出现断裂,也能够维持曲率中心侧的布线(31)~(34)与端子(24)连接的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布线的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机等的电子设备以及在这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光装置、装配结构体、电光装置用基板。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机等的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使用液晶装置等的电光装置。该液晶装置具备例如在2块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液晶面板,在一方的基板上连接有例如装配了半导体元件等的电子部件的可挠性基板。在可挠性基板的一方的面上附设有与半导体芯片连接的布线。在例如弯曲可挠性基板来使用的情况下,由于为了使之易于折弯而在可挠性基板要弯曲的部分上形成有缝隙,因此存在可挠性基板的长度加长缝隙的部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了通过使可挠性基板的厚度变薄而使可挠性基板变得易于弯曲并且不形成缝隙而相应地实现小型化的技术(例如参看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1-284751号公报(段落 ,图1)。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例如有时可挠性基板会弯曲,而使设置在可挠性基板上的布线也同样地弯曲,于是在弯曲的部位,特别是在电子部件附近产生布线的断线,从而存在半导体元件等的电子部件与布线的连接的可靠性降低这样的问题。此外,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在检查工序等中给可挠性基板施加不希望的弯曲应力,作为其结果,使张力作用到设置在基板的一方的面上的布线上,尤其是电子部件附近的布线出现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电子部件附近的布线的电气可靠性优良的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用基板、装配结构体和具备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观点的电光装置,是具备电光面板、连接到上述电光面板上的可挠性基材、以及装配到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电子部件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部件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多个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导通端子;上述多个端子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一面侧;上述导通端子和上述多个端子以平面看重叠的方式连接;上述可挠性基材具有分别与上述多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一面侧的第1布线、与上述多个端子之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孔部、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孔部的连接部件与上述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上述一面的相反面上的第2布线;上述孔部以与上述导通端子和上述多个端子平面看重叠的方式形成。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观点另一种的电光装置,是具备电光面板、连接到上述电光面板上的可挠性基材、以及装配到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电子部件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部件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多个端子进行电连接的焊料球;上述多个端子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一面侧;上述焊料球和上述多个端子以平面看重叠的方式连接;上述可挠性基材具有分别与上述多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一面侧的第1布线、与上述多个端子之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孔部、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孔部的连接部件与上述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上述一面的相反面上的第2布线;上述孔部以与上述焊料球和上述多个端子平面看重叠的方式形成。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例如在检查工序等中给电子部件附近的可挠性基材施加了不希望的弯曲应力时,即使例如张力作用到可挠性基材的曲率中心侧的相反侧的电子部件附近的第1布线而出现断裂,也能够维持曲率中心侧的第2布线与端子连接的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布线的电气可靠性,并且,为了将可挠性基材的一面侧的端子和相反面侧的第2布线电连接,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可挠性基材上在与端子不同的部位上形成孔,所以能够实现省空间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端子被设置成格子状,上述至少一个端子被设置在上述格子状的隅角上。由此,由于多个端子被设置为格子状,至少一个的端子被设置在格子状的隅角上,所以即使在例如检查可挠性基材时,由于施加在可挠性基材上的外力使可挠性基材的角部发生弯曲,而张力作用到连接到设置在格子状的隅角上的端子上的第1布线或第2布线上而出现断裂,也能够利用其中一条的布线确保导通。因此,能够提高与以往由于大的力容易作用的结果而易于产生断裂的格子状的隅角的端子连接的布线的电气的可靠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布线通过上述连接部件分别连接到所有的上述多个端子上。由此,由于第2布线通过连接部件分别连接到所有的多个端子上,所以除了能够防止与由于可挠性基材的弯曲而容易断裂的格子状的隅角的端子连接的布线的断裂之外,对于与隅角的端子不同的端子也能够防止第1布线或第2布线的断裂,从而能够确保连接的可靠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其特征在于来自上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上述第1布线的引出方向与通过上述连接部件连接到该端子上的上述第2布线的引出方向不同。由此,由于来自上述至少一个端子的第1布线的引出方向与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到端子上的第2布线的引出方向不同,所以即使例如在检查工序等中可挠性基材产生弯曲,也能够使不同的张力作用到第1布线和第2布线上,从而能够防止例如第2布线的断裂而确保布线的电气的可靠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其特征在于来自上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上述第1布线的引出方向,与通过上述连接部件连接到该端子上的上述第2布线的引出方向正交。由此,由于来自至少一个端子的第1布线的引出方向与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到该端子上的第2布线的引出方向正交,所以当例如在检查工序等中可挠性基材发生弯曲时,与尽管第1布线与第2布线是不同的方向,但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引绕的情况等比较,能够可靠地使作用到第1布线上的张力与作用到第2布线上的张力不同,从而能够防止例如第2布线的断裂而确保布线的电气的可靠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其特征在于与上述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布线与通过上述连接部连接到该端子上的上述第2布线,向同一方向引出而在中途向不同的方向引绕。由此,由于与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第1布线与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到该端子上的第2布线,向同一方向被引出而在中途向不同的方向引绕,所以通过例如向同一方向引出第1布线和第2布线,能够使第1布线和第2布线的长度变为最短,并且,通过在可挠性基材的易于弯曲的部分处向不同的方向引出第1布线和第2布线,能够与易于弯曲的可挠性基材的部位对应地使作用到第2布线上的力比作用到第1布线上的力小,从而能够防止第2布线的断裂而确保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的电光装置用基板,是具备可挠性基材、与装配到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电子部件的导通端子进行连接的端子的电光装置用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一面侧且与上述导通端子平面看重叠的位置上;上述可挠性基材具有分别与上述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一面侧的第1布线、与上述端子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孔部、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孔部的连接部件与上述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上述一面的相反面上的第2布线;上述孔部被形成为与上述端子平面看重叠。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的电路基板,是具备可挠性基材、与装配到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电子部件的导通端子进行连接的端子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一面侧且与上述导通端子平面看重叠的位置上;上述可挠性基材具有分别与上述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一面侧的第1布线、与上述端子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孔部、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孔部的连接部件与上述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装置,是具备电光面板、连接到上述电光面板上的可挠性基材、以及装配到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电子部件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部件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多个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导通端子,上述多个端子设置在上述可挠性 基材的一面侧,上述导通端子和上述多个端子以平面看重叠的方式连接,上述可挠性基材具有:分别与上述多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一面侧的第1布线、与上述多个端子之中的至少一个端子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可挠性基材上的孔部、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孔 部的连接部件与上述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设置在上述可挠性基材的上述一面的相反面上的第2布线,上述孔部以与上述导通端子和上述多个端子平面看重叠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一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