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97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申请提供一种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野生黑木耳:在目标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中采集野生黑木耳并消毒;野生黑木耳菌种培养;生育期初筛;复筛:包括菌丝复筛和子实体复筛;将复筛野生菌株进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及遗传特异性鉴定,最终筛得黑木耳新品种。栽培方法包括:将黑木耳新品种进行组织分离制作母种;将母种接种于原种袋中培养,得到原种;将原种接种于生产种袋中培养,得到生产种;将生产种分别接种于段木穴中和袋料中,采用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方式进行栽培。本申请选育出了一种生物转化率高、产品品质好的黑木耳新品种,并建立了配套的栽培方法。并建立了配套的栽培方法。并建立了配套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于食用菌选育及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黑木耳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是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其质地柔软,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及“菌中瑰宝”之美誉。研究表明,黑木耳干品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黑木耳多糖还具有抗凝血、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抗氧化、止咳化痰、增强体液免疫等功能。
[0003]黑木耳可野生,也可人工栽培,在黑木耳的人工栽培中,又包括用段木栽培和培养装置栽培两种。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黑木耳良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选育了一大批优良菌株。至2008年,有22个黑木耳品种通过了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
[0004]秦巴山区气候适宜、菌材丰富,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区域辽阔,发展潜力巨大,黑木耳也是秦巴山区主要菌类作物。但随着黑木耳在秦巴山区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现有的黑木耳菌株生物转化率低、产量低,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严重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因此,开展野生种植资源调查,选育针对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的优良菌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上述问题。
[0006]一种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收集野生黑木耳标本:在目标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中采集野生黑木耳标本,并将野生黑木耳标本表面用0.1%升汞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3

5次。
[0008]S2、野生黑木耳标本菌种培养:将消毒后的野生黑木耳标本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并接种在装有C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于28℃下培养。
[0009]S3、生育期初筛: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择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生长速度大于0.40cm/d的菌株作为初筛野生菌株。
[0010]S4、复筛:将步骤S3得到的初筛野生菌种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制成原种,按无菌操作程序将原种接种于聚丙烯塑料袋盛装的、经过灭菌处理的栽培基质中,通过袋栽方式分别进行菌丝复筛和子实体复筛,得到复筛野生菌株。
[0011]S5、性状鉴定:对复筛野生菌株进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及遗传特异性鉴定,最终筛得黑木耳新品种。
[0012]菌丝复筛步骤包括:根据栽培基质中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菌丝复筛。
[0013]子实体复筛步骤包括:观察栽培基质中的黑木耳的出耳情况,根据农艺性状及产
量进行子实体复筛,同时结合菌丝复筛结果,选出中早熟、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且具有优良商品性状的菌株作为复筛野生菌株。
[0014]商品性状指黑木耳的子实体形态(单片状或菊花状)、颜色、耳片大小、耳片均匀厚实、有无霉烂耳和虫蛀耳及耳片气味。
[0015]农艺性状为出耳后的子实体形态、出耳时间、出耳温度。
[0016]中早熟:按黑木耳后熟过程所需积温不同,黑木耳可分早、中、晚熟三个品种,袋料栽培时,早熟品种菌丝快长满袋或刚长满袋时划口4

7天就可以出耳;晚熟品种菌丝长满袋时划口15

25天出耳;早熟和晚熟之间的品种叫中熟品种。
[0017]复筛野生菌株应满足:(1)农艺性状:出耳后的子实体形态(单片状或菊花状)优选单片状,出耳时间短,出耳温度低且范围广。(2)商品性状:子实体形态优选单片状,颜色黑褐色,耳片大,耳片均匀厚实,无霉烂耳和虫蛀耳,耳片无异味、具有黑木耳特有的气味。
[0018]可选的,步骤S1中,收集野生黑木耳标本时,选择目标区域海拔高度800m以上的自然环境。
[0019]可选的,步骤S2还包括:将野生黑木耳标本组织分离后,每两种不同菌株接种在同一C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28℃下进行对峙培养,筛选出存在拮抗现象的野生黑木耳菌株。
[0020]可选的,CPDA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5g,MgSO4·
7H2O 3g,VB1 10mg,琼脂粉20g,水1000ml,pH值为6.5。
[0021]可选的,栽培基质包括:阔叶木屑78.0%、麦麸16.0%、蔗糖1.0%、石膏l.0%、石灰1.0%、豆饼粉1.5%、玉米粉1.5%,含水量56

62%,且每袋装栽培基质1.1kg。
[0022]可选的,对栽培基质灭菌处理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的温度为100

110℃,灭菌时间10

12h;高压灭菌的温度为124

126℃,灭菌时间3

4h,压力为0.14

0.15MPa。
[0023]一种根据上述选育方法筛得的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制作母种:将黑木耳新品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将菌种接种于母种培养基斜面,置于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斜面,得到母种;
[0025](2)制作原种:将母种无菌接种于原种袋中,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原种袋,得到原种;
[0026](3)制作生产种:将原种无菌接种于生产种袋中,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生产种袋,得到生产种;
[0027](4)栽培:采用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方式进行栽培,将生产种分别接种于段木穴中和袋料中进行培养,直至出耳。
[0028]可选的,袋料包括如下组分:阔叶木屑77.0%、麦麸16.0%、牛肉膏3%、蔗糖1.0%、石膏0.8%、石灰0.6%、、玉米粉1.0%、桑葚粉0.3%和肉桂酸钾0.1%及磷酸镁0.2%,含水量56

62%。
[0029]可选的,段木栽培包括:
[0030](1)段木准备:选择长100

120cm、直径8

12cm的阔叶树木棒作为栽培用段木。
[0031](2)耳场选择及晒架:栽培场地选在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将耳场地面清场平整并灭菌处理。同时将段木以“井”形堆放在场地中,堆高1.3

1.5m,10

15天翻堆一次,使得段木含水量小于50%。
[0032](3)点种:在段木表面开穴,穴距7

12cm,穴的直径14

16mm,穴深入木质部1

2cm,将生产种点种到穴内,点种后用木塞或黄胶泥封口,点种温度为8℃以上。
[0033](4)上堆发菌:将接种后的按“井”形排放,形成段木堆,并使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温度18

24℃,10

14天后,向段木堆喷水,保持空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野生黑木耳标本:在目标区域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自然环境中采集野生黑木耳标本,并将所述野生黑木耳标本表面用0.1%升汞消毒,再用无菌水清洗3

5次;S2、野生黑木耳标本菌种培养:将消毒后的所述野生黑木耳标本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并接种在装有C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于28℃下培养;S3、生育期初筛: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择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生长速度大于0.40cm/d的菌株作为初筛野生菌株;S4、复筛: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初筛野生菌种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制成原种,按无菌操作程序将所述原种接种于聚丙烯塑料袋盛装的、经过灭菌处理的栽培基质中,通过袋栽方式分别进行菌丝复筛和子实体复筛,得到复筛野生菌株;S5、性状鉴定:对所述复筛野生菌株进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及遗传特异性鉴定,最终筛得黑木耳新品种;所述菌丝复筛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栽培基质中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菌丝复筛;所述子实体复筛步骤包括:观察所述栽培基质中的黑木耳的出耳情况,根据其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子实体复筛,同时结合所述菌丝复筛结果,选出复筛野生菌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收集野生黑木耳标本时,选择目标区域海拔高度800m以上的自然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将所述野生黑木耳标本组织分离后,每两种不同菌株接种在同一培养皿,于28℃下进行对峙培养,筛选出存在拮抗现象的野生黑木耳菌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包括:阔叶木屑78.0%、麦麸16.0%、蔗糖1.0%、石膏l.0%、石灰1.0%、豆饼粉1.5%、玉米粉1.5%,含水量56

62%,且每袋装栽培基质1.1kg。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选育方法筛得的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母种:将所述黑木耳新品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将组织分离所得的菌种接种于母种培养基斜面,置于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斜面,得到母种;(2)制作原种:将所述母种无菌接种于原种袋中,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原种袋,得到原种;(3)制作生产种:将所述原种无菌接种于生产种袋中,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生产种袋,得到生产种;(4)栽培:采用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方式进行栽培,将所述生产种分别接种于段木穴中和袋料中进行培养,直至出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料包括如下组分:阔叶木屑77.0%、麦麸16.0%、牛肉膏3%、蔗糖1.0%、石膏0.8%、石灰0.6%、、玉米粉1.0%、桑葚粉0.3%和肉桂酸钾0.1%及磷酸镁0.2%,含水量56

6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段木栽培包括:(1)段木准备:选择长100

120cm、直径8

12cm的阔叶树木棒作为栽培用段木;(2)耳场选择及晒架:耳场选在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宏解修超马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森盛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