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间距无引脚器件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焊膏的方法及印锡钢网。
技术介绍
在手机、PDA、无线数据上网卡等终端产品上,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QFN(四方偏平无引脚器件)等无引脚器件。此类器件具有封装体积小、集成度高、功率大等优点。但由于该类器件的引脚间距小,焊脚不可见,所以在焊接质量控制上有较大的难度,常会出现引脚少锡开焊的情况。在焊接加工过程中,焊锡都是通过在印锡钢网上开相应的焊盘开孔,再利用印刷机的刮刀,将锡膏填充到钢网的开孔中;钢网脱离PCB后,在PCB焊盘上就留下了固定形状及厚度的锡膏。目前所述开孔的形状及大小与对应的焊盘一致。为了避免上述引脚少锡开焊的情况,现有技术提供了两种方法现有技术一目前用于印刷终端产品PCB的钢网厚度为0.1mm、0.12mm、0.13mm,可通过更改印锡钢网厚度对QFN器件的锡量进行整体控制。但是终端产品PCB上的器件密度较大,且密间距器件之间的区别较大,对钢网的厚度要求不一,所以整体改变钢网的厚度容易引起其他器件的缺陷,在整体上缺陷比例不一定下降。现有技术二目前可通过阶梯钢网的设计方案实现局部锡量控制。但由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焊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根据PCB上引出线的宽度及阻焊开窗的区域,确定焊盘的实际焊接区域;B、以焊盘的实际焊接区域在印锡钢网上的相应位置开孔;C、将所述印锡钢网对应覆盖在PCB上,以完成焊膏的印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幸,成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