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70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披露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i)外框底部,ii)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位于所述外框底部前面并受到所述外框底部的支承,iii)驱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框底部的后部上且受到所述外框底部支承的多块电路基板和iv)使导热介质与所述电路基板的至少一个区域紧密接触的衬垫附接结构,且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位于所述外框底部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并在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形成空气循环路径。所述等离子体显示模块使自所述电路器件的散热过程加速且制造廉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模块,且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使自供给驱动信号的电路器件的散热过程加速且制造更廉价的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是一种通过利用放电效应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增强的性能如高显示容量、高亮度、高对比度、无潜像、大视角等优点以及其较薄且具有大屏幕尺寸这些事实,因此,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预期将成为取代阴极射线管(CRT)的下一代显示装置。图1是常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剖视图。典型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具有前面板10和后面板20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从后面支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的外框底部50和插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与外框底部50之间的传热板片40。包括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的多个电路器件61的多块电路基板60也被安装在外框底部50的后部上。由电路器件61产生的驱动功率和信号通过连接电缆(未示出)被施加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上。传热介质85被插置在电路基板60与外框底部50之间,且通过螺钉55被固定到外框底部50的后部上,所述螺钉穿过传热介质85和电路基板60被联接到外框底部50上。根据图1所示的热辐射结构,由于传热介质85通过在电路基板与外框底部之间形成直接连接而将热量从电路基板60传输至外框底部50,因此增加了传热介质85的体积,这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图1所示的结构还使得通过自然空气对流从电路器件61中进行散热的性能受损,这是因为在电路基板60与外框底部50之间没有设置用于空气循环的空间所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速自电路器件的热辐射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廉价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所述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i)外框底部,ii)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且其位于所述外框底部前面并受到所述外框底部的支承,iii)驱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框底部的后部上且受到所述外框底部支承的多块电路基板和iv)使导热介质与所述电路基板的至少一个区域紧密接触的衬垫附接结构,且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位于所述外框底部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并在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形成空气循环路径。所述衬垫附接结构可包括平行于所述外框底部的压板、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外框底部弯曲的支承单元和联接到所述外框底部上并自所述支承单元弯曲的凸缘单元。可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形成用于使空气上下循环的空气循环路径。所述衬垫附接结构可包括平行于所述外框底部的压板,和联接到所述电路基板上且自所述压板向后弯曲的联接腿部。所述联接腿部在其端部处可具有止挡。所述联接腿部的所述止挡可与联接孔的边缘接合。另一种可选方式是,所述电路基板可包括联接孔,且所述联接腿部可被固定穿过所述联接孔。所述衬垫附接结构可以是板构件,在所述板构件中形成面对所述电路基板的贯通孔,在所述电路基板中形成对应于所述贯通孔的多个联接孔,且所述衬垫附接结构和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联接构件进行联接,所述联接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被分别插入所述贯通孔和所述联接孔内。所述电路基板可通过联接到自所述外框底部向后突出的凸部上而与所述外框底部间隔预定距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所述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位于外框底部与电路基板之间且被构造以在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限定出空气循环路径的衬垫附接结构,其中在一部分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一部分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形成导热介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提供衬垫附接结构,ii)将所述衬垫附接结构安放在外框底部与电路基板之间,以便在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限定出空气循环路径,以及iii)在一部分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一部分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形成导热介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常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一部分图2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放大分解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沿图4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5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一种变型的剖视图;和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更充分地描述,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外框底部150、受到外框底部150的支承且位于外框底部150前面的用于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和将驱动功率和信号供给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且受到外框底部150支承并位于外框底部150后部上的多块电路基板160。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包括彼此面对的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20,且利用放电现象显示图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由于放电而产生大量热量。在一个实施例中,传热板片140被附接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大多数表面上以迅速消散热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双面胶带145沿传热板片140的边缘被附接到传热板片140上,从而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连接到外框底部150上。外框底部150机械地支承其它元件,且为了增强外框底部150的强度,增强构件151可沿外框底部150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安装在外框底部150的后部上。分别执行不同功能的电路基板160被安装在外框底部150的后部上,且多个电路器件161被安装在电路基板16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部153自外框底部150的后表面向后突出,且电路基板160通过例如螺钉155被固定到外框底部150的后部上,所述螺钉穿过电路基板160螺合在凸部153内。外框底部150用作外框底部150前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和外框底部150后部的电路器件161的散热板。因此,外框底部150可由热导率较高的金属,如铝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热介质185和衬垫附接结构180位于外框底部150与电路基板160之间。衬垫附接结构180确保导热介质185与电路基板160之间紧密接触。在此,导热介质185可位于电路基板160的预定区域中以加速消散由产生相对大量热量的电路器件所产生的热量,或所述导热介质可位于电路基板160的整个表面上。图3是图2所示衬垫附接结构180的放大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附接结构180包括大体上平行于外框底部150且使导热介质185与电路基板160紧密接触的压板180a、自压板180a朝向外框底部150垂直延伸的支承单元180b和大体上平行于压板180a且联接到外框底部150上的凸缘单元180c。在一个实施例中,凸缘单元180c通过例如螺钉181被固定到外框底部15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板180a向后与外框底部150隔开预定距离Lg从而形成垂直空气循环路径g,空气可上下流动通过所述路径。在该实施例中,借助循环通过空气循环路径g的低温空气w,自电路基板160进行的散热过程得到加速。更具体而言,由电路器件161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185被传输至衬垫附接结构180,且借助通过空气循环路径g的外部空气w的自然对流将热量消散在衬垫附接结构180上。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包括:外框底部;被构造以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外框底部前面并受到所述外框底部的支承;被构造以驱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块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多块电路基板位于所述外框底部 的后部上且受到所述外框底部的支承;和使导热介质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基板紧密接触的衬垫附接结构,且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位于所述外框底部与所述至少一块电路基板之间并在所述衬垫附接结构与所述外框底部之间形成空气循环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