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式油气过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55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散式油气过滤箱,具有机架,以及箱体,机架上还设有集液槽,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出液口、以及对称设置在箱体两侧的第二出液口,箱体内设有固定设有筛板,筛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筛孔,筛板的两端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筛板的底端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导流板,各个导流板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挡板,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之间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冷凝腔内设有冷凝管,箱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导流腔通过导流通道与冷凝腔连通,箱体的底部还设有出液通道和出气通道,出液通道的上端低于出气通道的上端,出液通道与第一出液口连通,出气口与出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便捷高效。便捷高效。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散式油气过滤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散式油气过滤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进,油气回收装置大量应用到油库、加油站、石油加工、印刷、制药等领域。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现有技术中,油气从油罐中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集散式油气过滤箱,结构巧妙,能够将油气中的油液充分的过滤并排除,保证排除气体的洁净度。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承接箱体内冷凝后的油液的集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出液口、以及对称设置在箱体两侧的第二出液口,箱体内设有固定设有筛板,筛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可将油气中的杂质晒出的筛孔,筛板的两端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筛板的底端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导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散式油气过滤箱,具有机架(1),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箱体(2),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承接箱体(2)内冷凝后的油液的集液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上设有进气口(21)、出气口、第一出液口(22)、以及对称设置在箱体(2)两侧的第二出液口(91),箱体(2)内设有固定设有筛板(23),筛板(23)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可将油气中的杂质晒出的筛孔(231),筛板(23)的两端固定在箱体(2)的内壁上,所述筛板(23)的底端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导流板(4),各个导流板(4)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挡板(5),各个第一挡板(5)竖直设置且不与箱体(2)的底面接触,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5)之间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6),各个第二挡板(6)固定在箱体(2)的底面且不与导流板(4)接触,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6)与筛板(23)和导流板(4)形成冷凝腔(10),筛板(23)上位于冷凝腔(10)处不设筛孔(231),冷凝腔(10)内设有冷凝管(7),箱体(2)上还设有进液口(71)和第三出液口(72),进液口(71)和第三出液口(72)依次穿过箱体(2)、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后分别与冷凝管(7)的进口和出口连接,各个导流板(4)与筛板(23)和箱体(2)的内壁形成导流腔(8),导流腔(8)与各个筛孔(231)连通,所述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和箱体(2)形成导流通道(9),导流腔(8)通过导流通道(9)与冷凝腔(10)连通,各个第一出液口(22)设置在箱体(2)上位于导流通道(9)处,所述冷凝腔(10)的斜面斜置,出气口和第一出液口(22)均位于箱体(2)的底部,箱体(2)的底部还设有出液通道(101)和出气通道(102),出液通道(101)的上端低于出气通道(102)的上端,出液通道(101)与第一出液口(22)连通,出气口与出气通道(102)连通,油气依次经过导流腔(8)、导流通道(9)和冷凝腔(10)后分别将气体和油液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丁永钢王瑶鲁扬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富士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