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减振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16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卡扣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减振弹簧、安装框、六角螺栓、第二减振弹簧、移动板、推动杆、固定块、减振板、阻尼器、滑套、滑杆、第三减振弹簧和减振柱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轨道卡扣装置减振性能的优点,使轨道卡扣装置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对轨道卡扣装置进行减振,避免了轨道卡扣装置容易出现震动损坏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卡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振卡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在轨道交通系统中,需要用到轨道卡扣装置,目前现有的轨道卡扣装置减振性能较差,导致轨道卡扣装置在长期使用时,由于减振性能差,造成轨道卡扣装置容易出现震动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卡扣装置,达到了提高轨道卡扣装置减振性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轨道卡扣装置减振性能较差,导致轨道卡扣装置在长期使用时,由于减振性能差,造成轨道卡扣装置容易出现震动损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卡扣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底部与第一滑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腔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安装有轨道本体,所述底座箱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端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板,所述减振板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底部与底座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端与底座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柱,所述减振柱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箱的顶部并与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框的内壁粘合连接有第一绝缘垫,所述第一绝缘垫的内侧与轨道本体的表面相接触。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箱顶部的中心处粘合连接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的顶部粘合连接有第二绝缘垫,所述第二绝缘垫的顶部与轨道本体的底部相接触。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箱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内侧与减振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箱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的内腔与减振柱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减振弹簧的底部与底座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减振弹簧的顶端与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卡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减振弹簧、安装框、六角螺栓、第二减振弹簧、移动板、推动杆、固定块、减振板、阻尼器、滑套、滑杆、第三减振弹簧和减振柱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轨道卡扣装置减振性能的优点,使轨道卡扣装置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对轨道卡扣装置进行减振,避免了轨道卡扣装置容易出现震动损坏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垫,对轨道本体起到绝缘的作用,通过设置减振垫,对轨道本体起到减振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绝缘垫,对轨道本体起到绝缘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对移动板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增加了移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对减振板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增加了减振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贯穿槽,对减振柱起到方便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减振弹簧,对滑套和减振板起到减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底座箱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限位板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2]图中:1、底座箱;2、限位板;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第一减振弹簧;6、安装框;7、六角螺栓;8、轨道本体;9、第二减振弹簧;10、移动板;11、推动杆;12、固定块;13、减振板;14、阻尼器;15、滑套;16、滑杆;17、第三减振弹簧;18、减振柱;19、第一绝缘垫;20、减振垫;21、第二绝缘垫;22、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4、第三滑槽;25、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一种减振卡扣装置,包括底座箱1,底座箱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限位板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5,第一减振弹簧5的底部与第一滑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滑块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6,安装框6的内腔通过六角螺栓7固定安装有轨道本体8,底座箱1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9,第二减振弹簧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正面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推动杆11,推动杆11的顶端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板13,减振板13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4,阻尼器14的底部与底座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卡扣装置,包括底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5),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的底部与第一滑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内腔通过六角螺栓(7)固定安装有轨道本体(8),所述底座箱(1)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9),所述第二减振弹簧(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正面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推动杆(11),所述推动杆(11)的顶端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板(13),所述减振板(13)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4),所述阻尼器(14)的底部与底座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板(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外端与底座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6)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减振弹簧(17),所述减振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振柱(18),所述减振柱(18)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箱(1)的顶部并与安装框(6)的底部固定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段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