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茶籽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64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一种辣椒油茶籽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椒茶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辣椒油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辣椒油茶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辣椒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中式菜肴的重要原料。目前辣椒油的制备过程中,辣椒、香辛料的预处理方法、配方及制备工艺各有不同,多依据传统的经验操作,风味物质和辣椒素类物质的未能充分利用。改善现有的制备辣椒油的原料营养成分和功能较为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营养成分丰富、功能丰富辣椒油茶籽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油茶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辣椒油茶籽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
[0006]粗辣椒粉:5

7份;细辣椒粉:5

7份;香辛料A:6.5

7.5份;香辛料B:0.55~0.65份;余量为茶籽油。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粗辣椒粉选择贵州产辣椒,其粒度为5目~15目,细辣椒粉选择河南产辣椒,其粒度为20目~60目。
[0008]进一步的:所述香辛料A具体为:葱、蒜、姜、洋葱;葱占比4.5份~5.2份、蒜占比1份~1.3份、姜占比0.15份~0.25份、洋葱占比0.5份~0.7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八角、花椒;香叶占比0.15份~0.25份、八角占比0.15份~0.25份、花椒占比0.15份~0.25份。
[0010]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7份;细辣椒粉:6份;香辛料A:7.2份;香辛料B:0.55份,茶籽油79.2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5份、蒜1.2份、姜0.3份、洋葱0.7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17份、八角0.2份、花椒0.18份。
[0011]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6份;细辣椒粉:7份;香辛料A:6.5份;香辛料B:0.65份,茶籽油79.8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4.6份、蒜1.1份、姜0.25份、洋葱0.55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22份、八角0.22份、花椒0.21份。
[0012]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7份;细辣椒粉:6份;香辛料A:7.2份;香辛料B:0.55份,茶籽油79.2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5份、蒜1.2份、姜0.7份、洋葱0.3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17份、八角0.2份、花椒0.18份。
[0013]一种辣椒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
[0014]步骤1、辣椒粉预处理:按配方称量粗辣椒粉、细辣椒粉,放入常温的油茶籽油中,将辣椒粉润湿,备用;所述粗辣椒粉选择贵州产朝天椒,其粒度为5目~15目,粗辣椒粉占比5份~7份;选用的贵州朝天椒,颜色枣红,香味浓郁,具有个小、肉厚、油润透光、品味温醇、
香辣浓厚协调等特点,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其VitC、干物质、蛋白质、辣椒素、脂肪等含量较多,加工适应性好;
[0015]所述细辣椒粉选择河南产的新一代辣椒,其粒度为20目~60目,细辣椒粉占比5份~7份;选用的河南新一代辣椒满含中原精气,辣味极浓,香味好,颜色红,所含辣椒素特别多,用来炸辣椒油又香又辣,炸出来的辣椒油色正,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粒度为5目~15目的朝天椒粉和粒度为20目~60目的河南新一代辣椒粉配合使用,油炸的时候不容易炸糊,所得的辣椒油茶籽油色泽澄清透亮,呈现鲜艳的橙红色、香辣柔和、无焦糊味、无燥辣感;所述辣椒粉与油茶籽油的重量比为1:6~1:7;
[0016]步骤2、香辛料预处理:对香辛料A进行预处理,挑选、清洁、晾干,后按配方称量,备用;(2)对香辛料B进行预处理,挑选、清洁、晾干,后按配方称量,用少量热茶籽油翻炒1分钟~3分钟后备用;所述香辛料为市售原料,无需破碎,易于过滤时去除,使形成的辣椒油中不含香辛料等配料,保证了辣椒油的清澈,在食用时也不需要剔除里面的配料,方便食用;
[0017]步骤3、香辛料A提香:按配方将油茶籽油打入不锈钢夹层锅,加入经预处理后的天然香辛料A,升温至110℃~120℃;升温速率为2℃/min~6℃/min,将天然香辛料A熬煮炸至金黄然后捞出,放至洁净的不锈钢容器中备用;
[0018]步骤4、辣椒粉油爆:
[0019]将夹层锅中的油茶籽油继续加热至150℃~160℃后,保温备用。
[0020]在不锈钢罐中,加入预处理后的辣椒粉,并加入经预处理的香辛料B,将夹层锅中热油茶籽油倒入,在150℃~160℃下搅拌均匀。
[0021]步骤5、浸制:在不锈钢罐中将步骤4的辣椒粉和油茶籽油均匀搅拌,缓慢降温至120℃~130℃,降温速率为2℃/min~6℃/min,充分浸出辣椒粉内油溶物;
[0022]步骤6、勾兑:步骤4和5处理后辣椒粉热油与步骤3油爆提香后的天然香辛料A按比例和顺序步骤勾兑,放入罐中继续浸制60min~120min,进一步进行辣椒油茶籽油提香;
[0023]步骤7、冷却:在不锈钢罐中自然冷却至常温,沉降48小时~72小时,以提取辣椒的色泽和辣椒的辣味,得到粗制辣椒油茶籽油;
[0024]步骤8、过滤:
[0025]使用100目~120目滤网对粗制辣椒油茶籽油进行过滤,油相送至不锈钢储罐中;
[0026]滤渣经过离心分离;转速800转/min~1400转/min,再使用100目~120目滤网过滤,打入不锈钢储罐中与茶籽油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成品辣椒茶籽油。
[0027]该辣椒油茶籽油的色泽鲜亮,香辣味浓郁,适用于螺蛳粉,炒螺蛳,炒龙虾等,也可以直接用于卤菜、凉菜、拌粉(面)、串串香、火锅炒料漂锅等的直接调配使用。
[00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方设计,对各原料的前处理、制备过程中的温升速度、各工段的起始温度以及浸提时间的精确调整,优化制备工艺,有效利用茶籽油特征风味物质和辣椒素类物质,辣椒油的风味、辣味和整体风味得到更好提升。
[003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辣椒茶籽油,光泽度值较高,样品澄清透亮;呈现鲜艳的橙红色,辣椒红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衡。辣度适中,香辣柔和,无燥辣感;挥发性香气成分丰富。以油茶籽油炼制,不但能保持辣椒的营养成分,色香味俱全,并含油茶籽油特有风味,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茶多酚等营养成分,长期保存不易氧化,货架期长。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案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如图1所示,
[0034]一种辣椒油茶籽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
[0035]粗辣椒粉:5

7份;细辣椒粉: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5

7份;细辣椒粉:5

7份;香辛料A:6.5

7.5份;香辛料B:0.55~0.65份;余量为茶籽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辣椒粉选择贵州产辣椒,其粒度为5目~15目,细辣椒粉选择河南产辣椒,其粒度为20目~60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A具体为:葱、蒜、姜、洋葱;葱占比4.5份~5.2份、蒜占比1份~1.3份、姜占比0.15份~0.25份、洋葱占比0.5份~0.7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八角、花椒;香叶占比0.15份~0.25份、八角占比0.15份~0.25份、花椒占比0.15份~0.25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7份;细辣椒粉:6份;香辛料A:7.2份;香辛料B:0.55份,茶籽油79.2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5份、蒜1.2份、姜0.3份、洋葱0.7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17份、八角0.2份、花椒0.18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6份;细辣椒粉:7份;香辛料A:6.5份;香辛料B:0.65份,茶籽油79.8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4.6份、蒜1.1份、姜0.25份、洋葱0.55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22份、八角0.22份、花椒0.21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辣椒油茶籽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构成:粗辣椒粉:7份;细辣椒粉:6份;香辛料A:7.2份;香辛料B:0.55份,茶籽油79.25份,其中,香辛料A具体为:葱5份、蒜1.2份、姜0.7份、洋葱0.3份;香辛料B具体为:香叶0.17份、八角0.2份、花椒0.18份。8.一种辣椒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构成:步骤1、辣椒粉预处理:按配方称量粗辣椒粉、细辣椒粉,放入常温的油茶籽油中,将辣椒粉润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石全海燕苏金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螺状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