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量装置、用于确定机动车的重心的方法及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62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12)重心的称量装置(14),它具有至少四个称量件(16)、尤其针对待测机动车(12)的每个轴各有两个能分别确定表征机动车(12)重量的测量值的称量件(16),该称量装置还具有能从所述称量件(16)接收相应测量值且依据所接收的测量值能确定该重心的计算装置(20)以及能调节所述称量件(16)的彼此相对取向的调节机构(18)。(16)的彼此相对取向的调节机构(18)。(16)的彼此相对取向的调节机构(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称量装置、用于确定机动车的重心的方法及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的重心的称量装置、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的重心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DE 10 2011 079 668 B3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控制系统,其具有用于车轮驱动装置、转向装置和底盘的致动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多个检测单元的请求级,每个检测单元设立用于采集车辆使用者的设定值。控制系统还包括处理单元,其设立用于确定暂时的机动车用目标运动向量或由暂时的目标运动向量和所确定的工作参数确定机动车用目标运动向量。另外,控制系统包括检查级,其配属有至少一个调节单元,借此依据目标运动向量和至少一个用于预定的系统调节功能的预定参数组来确定力向量。另外,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级,其配属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设计成依据所确定的力向量确定用于致动器的相应调节参数。
[0003]此外,从DE 10 2013 016 488 A1已知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司机辅助系统,用于通过评估涉及机动车的自身数据和涉及机动车周围环境的环境数据来预计算关于机动车的至少一个未来行驶状况的预测数据。在此情况下,机动车在司机辅助系统的第一工作模式中可由司机控制,并且在司机辅助系统的第二工作模式中,机动车控制由司机辅助系统自主进行而无需司机干预。司机辅助系统设计成在满足一项触发条件时临时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司机辅助系统设计用于从运动轨迹数据和司机特性数据中确定用于车辆参数的极限值。该触发条件或其中一项触发条件是高于或低于极限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称量装置、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方法以及一种机动车操作方法,它们允许以很高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机动车。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称量装置、一种具有权利要求4的特征的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7的特征的机动车操作方法来完成。在各自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说明中说明了具有适当的专利技术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
[000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称量装置,具有至少四个称量件,尤其是针对待测机动车的每个轴各有两个称量件。尤其是,针对每个机动车轴的每一端设有一个称量件。借助称量件,可以分别确定表征机动车重量的测量值。另外,该称量装置包括计算装置、尤其是电子计算装置,借此可从称量件接收各个测量值并可借此依据所接收的测量值来确定该重心。此外,称量装置具有调节机构,借此可以调节称量件的彼此相对取向。这意味着称量件可借助调节机构彼此相对运动,由此搁置在称量件上的机动车可能倾转。机动车倾转造成机动车重量不同地分散到支承机动车的各个称量件上。在称量件彼此
相对运动时,支承在称量件上的机动车的重量被移位,其中,通过将安放在称量件上的机动车的重量的相对移位与称量件各自彼此相对的取向相结合而能用电子计算装置确定机动车重心。因此该称量装置允许很简单、精确和可靠地确定机动车重心。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方案中表明有利的是,在每个所述称量件上可安放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车轮。通过各车轮,机动车可支承到称量件上。在此情况下,至少一个车轮分别尤其直接立放在各自对应的称量件上,由此借助称量件通过车轮来承受机动车重量。通过调节机构,称量件能单独地彼此相对运动,由此简单地可以通过调节称量件的各自取向而使支承在称量件上的机动车移位、尤其是倾转。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替代有利设计中,设有支承件,该支承件的底侧被支承在称量件上,在支承件的顶侧上可停放机动车,并且支承件能够借助调节机构来三维取向。该支承件尤其可以被集成到道路中并且在称量件的彼此相对取向中与道路齐平。机动车可以安置在支承件顶侧上,其中,在支承件的底侧支承该支承件的称量件与机动车轴的各个自由端对应地布置。支承件的空间取向借助调节机构可被调节,其中,在每个取向中该称量件贴靠该支承件底侧并且承受该支承件的重量或支承在支承件上的机动车的重量。该支承件允许按照将机动车轴的各个端与相应的称量件对应配属的方式而很简单地将机动车安置在称量装置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方法,其中,机动车以各机动车轴的每个轴端对应配属于称量装置的一个相应称量件的方式停放在称量装置上。称量装置尤其是一种如已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称量装置所描述的称量装置。在该方法中还规定,借助调节机构来调节称量件的相对取向,其中,该称量件按照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取向来布置并且在每个所述取向中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相应测量值。这意味着,在该方法中借助调节机构按照相对于彼此之间的第一取向来布置这些称量件,并且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第一测量值,随后借助调节机构将称量件从第一取向调节到第二取向,在第二取向下借助相应称量件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第二测量值。借助调节机构,称量件能按照其它取向布置,在所述其它取向下其它测量值借助相应称量件被确定。在该方法中还规定,借助计算装置尤其从称量件接收该测量值,并且依据测量值来确定机动车重心。在此情况下可以依据数学方法根据测量值来计算机动车重心。因此在该方法中规定,基于由称量件彼此相对调节/移位造成的支承在称量件上的机动车重量移位来确定机动车重心。该方法允许在机动车相应的当前负载状态下特别简单精确地确定机动车重心。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改进方案中规定,借助调节机构,所述称量件按照三个彼此不同的取向来布置。每个所述取向对应配属于称量装置的一个相应的状态。在称量件布置在第一水平平面内的第一状态下,借助称量件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相应的第一测量值。在所述称量件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平面绕机动车横向旋转的第二平面中的第二状态下,借助称量件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相应的第二测量值。在所述称量件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平面绕机动车纵向旋转的第三平面中的第三状态下,借助称量件测得表征机动车重量的相应的第三测量值。尤其是,该称量装置一个紧接着另一个地被置于第一状态、从第一状态被置于第二状态并且从第二状态被置于第三状态。因此,该称量件在时间上彼此相继地经历配属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取向,配属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取向以及配属于第三状态的第三取向。因此在该方法中首先将安置在称量装置上的机动车至少基本水平地取向,接着绕车辆横向旋转,接
着绕车辆纵向旋转。由此在相应称量件之间发生机动车的重量移位。通过在称量件调节时依据所测得的测量值所确定的机动车重量移位,借助电子计算装置来确定当前机动车重心。通过使称量装置历经这三个状态,可以很简单、精确快速地确定机动车重心。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设计中表明有利的是,用于确定机动车重心的方法的方法步骤分别针对鞍式牵引车和包含鞍式牵引车和半挂车的鞍式车列来执行。接着,可以借助计算装置根据鞍式牵引车重心和所确定的鞍式车列重心来确定半挂车重心。这意味着,鞍式牵引车安置在称量装置上并且通过执行所述方法来确定鞍式牵引车重心。此外,包含半挂车的整个鞍式车列安置在称量装置上并且借助该方法来确定包含半挂车的鞍式车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12)的重心的称量装置(14),其具有至少四个称量件(16)、尤其针对待测的所述机动车(12)的每个轴各设有两个称量件(16),借助于所述称量件,能分别确定表征该机动车(12)的重量的测量值,该称量装置还具有能从所述称量件(16)接收相应测量值且依据所接收的测量值能确定该重心的计算装置(20)以及能调节所述称量件(16)的彼此相对取向的调节机构(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称量件(16)上能支承该机动车(12)的至少一个车轮(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承件(24),该支承件的底侧被支承在所述称量件(16)上,该机动车(12)能停放在该支承件的顶侧,并且该支承件能借助该调节机构(18)来三维取向。4.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12)的重心的方法,其中,a)按照以该机动车(12)的各个轴的每个轴端对应配属于称量装置(14)的相应称量件(16)的方式,将该机动车(12)停放在该称量装置(14)上,b)借助调节机构(18)来调节所述称量件(16)的相对取向,其中,所述称量件(16)以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相对取向来布置并且在每个所述取向下测得表征该机动车(12)的重量的相应的测量值,并且c)借助计算装置(20)接收所述测量值并依据所述测量值确定该机动车(12)的重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该调节机构(18),这些称量件(16)以三个彼此不同的相对取向来布置,其中,o在所述称量件(16)布置在水平的第一平面内的第一状态下,借助所述称量件(16)来测得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