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62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基架结构,其以可移动的关系被结合于机壳内,用以装设承载物件并可使承载物件置于机壳内或移出于机壳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机壳与承载基架间设置有运动机构,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掣动件、第二掣动件、第三掣动件及主动件,承载基架通过运动机构可处于移出于机壳外的装卸位置及设置于机壳内的固定位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载基架结构,当承载基架移至固定位置时,承载基架上的承载物件的连接器可插置于机壳对应位置的连接器上,使每一次插拔连接器的力相同,进而可确保电性连接,并可避免因使用者施力不当而损坏连接器。此外,在固定位置运动机构可形成干涉关系,使承载基架被固定于装设位置而不与机壳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计算机机壳内的承载基架结构,其为用以装设计算机外设设备而安装于计算机机壳内的承载架,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移动的承载基架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数据储存的需求越来越庞大,且从数据安全性考虑,目前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皆已能支持硬盘热插拔,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仍在运行的情况下,可直接将硬盘抽离或更换。为便于使用者进行硬盘热插拔操作,将硬盘装设于硬盘抽取匣上,再将硬盘抽取匣插入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或自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拔出。目前有关硬盘抽取匣的设计可参见美国专利文件第6798650号、第6876547号、第6836406号及第6891723号等。硬盘抽取匣大致为长方形盒体,顶面开口,以供硬盘置入,抽取匣的侧边设有多个通孔,以便利用螺钉等结合件将硬盘锁固于抽取匣内,在抽取匣内后侧还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供硬盘插置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则露于抽取匣之外。另外,于硬盘抽取匣的前端设置有卡扣机构,而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设置至少一个与硬盘抽取匣匹配的框架,框架的后端对应有连接器。使用者欲将硬盘抽取匣装设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时,先将硬盘抽取匣对应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的框架,继而将硬盘抽取匣移动滑入框架内,当硬盘抽取匣的连接器顶靠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的连接器时,使用者必须再施一定的力,使硬盘抽取匣的连接器插入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的连接器,以完成硬盘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的电性连接的操作,最后需再操作卡扣机构,将卡扣机构结合勾扣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对应位置处,如此即完成硬盘抽取匣的组装操作,且将硬盘抽取匣固定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内。使用者欲取出硬盘抽取匣时,则必须先解除卡扣机构的勾扣关系,进而将硬盘抽取匣自框架内向外移出,进行另一个硬盘抽取匣的更换操作。现有的硬盘抽取匣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组装有硬盘的硬盘抽取匣被从外推入框架内,且硬盘抽取匣与框架必须彼此配合,才能将硬盘抽取匣自由地插入框架或从框架中拔出。当插入硬盘抽取匣时,使用者需施加推力,而且硬盘抽取匣与框架间会相互磨擦,这将增大推动时的阻力。使用者欲直接拔出硬盘抽取匣时,使用者需要克服硬盘抽取匣的连接器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连接器之间的卡合力,或通过硬盘抽取匣利用卡扣机构形成杠杆关系而产生力矩来提供解除连接器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连接器之间的卡合关系,显然这种设计将使硬盘抽取匣的机构过于复杂。第二,将硬盘抽取匣移入框架内时,硬盘抽取匣的连接器插置于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内的连接器的力由使用者控制,然而使用者施力可能不一致,力过大或不足将可能导致连接器损坏或电性连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硬盘热插拔的应用已相当普遍,现有的硬盘抽取匣依据使用者的施力来进行移入或移出操作,然而,现有的硬盘抽取匣除了结构复杂外,由使用者来控制移动或结合的力亦导致操作上的不便和增加损坏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运动机构进行移动操作的承载基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被设置于机壳内的承载基架结构包括匣体和运动机构,其中,匣体用以装设承载物件,而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掣动件、第二掣动件、第三掣动件及主动件。第一掣动件的一端枢接于匣体的后端位置处,其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掣动件,第二掣动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机壳的前端位置处,第三掣动件一端枢接于第二掣动件,第三掣动件的另一端枢接于主动件,主动件以可移动的关系设置于匣体上。对主动件施力时,主动件的力被传递至第三掣动件,由第三掣动推掣或拉动第二掣动件,进而使第二掣动件以机壳的枢接处作为支点推掣或拉动第一掣动件,使得第一掣动件带动匣体相对于机壳移动。匣体具有移出于机壳外的装卸位置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固定位置,当其处于装设位置时,第一掣动件与第二掣动件恰位于同一直线,而形成干涉关系,使得承载基架被固定于固定位置上,需再次施力于主动件,匣体方能自固定位置移至装卸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承载基架结构,通过对运动机构的这种设计,使用者可借助于主动件使承载基架相对于机壳移动,而且在承载基架移入机壳后,运动机构所形成的干涉关系即可使承载基架被固定于机壳内,而无须另外装设卡扣或固定结构。再者,通过对运动机构位移行程的设计,如承载基架上所装设的承载物件为硬盘机,当承载基架移至固定位置时,承载基架上硬盘机的连接器恰好可插置于机壳对应位置的连接器,使每一次连接器插拔的力皆相同,进而可确保电性连接关系并且避免因使用者施力不当而损坏连接器。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与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更加清楚地体现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运动机构的关系示意图;图6A~6F为本专利技术的动作关系示意图;图7A~7D为本专利技术中运动机构的动态分析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承载基架11匣体111 底板1111、1112导轨1113 止挡块1114 枢接孔112、113 侧板1122、1132翼片1121、1131通孔131 固定销 141 簧片12运动机构121 第一掣动件122 第二掣动件123 第三掣动件124 主动件1241 操作板20服务器机壳21、22滑轨23容置空间24推制肋241 导斜面26支点27主机板271 连接器30承载物件31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基架结构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内,所应用的电子装置可为服务器、计算机主机等电子数据处理装置,该承载基架用以装设承载物件,而所应用的承载物件可为硬盘机、光驱等计算机外设装置。以下将以应用于服务器及硬盘机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承载基架以可移动的关系设置于服务器机壳内,以便可通过承载基架对硬盘机进行热插拔操作。请参见图1。如该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承载基架10被设置于服务器机壳20内,服务器机壳20内至少设有主机板27,并于机壳20一侧设置有一对竖立于机壳20上的滑轨21、22。滑轨21、22相互间隔一段距离,并构成容置空间23。在主机板27对应容置空间23的后端具有连接器271,承载基架10以可移动的关系设置于机壳20的滑轨21、22上。滑轨21、22的内侧设有推制肋24(滑轨21处与之相同),推制肋24前端为导斜面241(滑轨21处与之相同)。承载基架10可装设承载物件30,承载物件30与承载基架10可一并地相对于机壳20移动。承载物件30为硬盘机,其至少具有连接器31,在承载基架10移入机壳20内时,承载物件30的连接器31可以插置于主机板27上的连接器271而形成电性连接。另外,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基架10可相对于机壳20移动的目的,于滑轨21前端内侧处设有支点26。如图2、3、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承载基架10结构包括匣体11及运动机构12,其中匣体11大致呈U字型,并具有底板111及两侧板112、113。侧板112、113的距离略大于承载物件30的宽度,在两侧板112、113上具有多个通孔1121、1131,侧板112、113外侧对应通孔1121处设有与通孔1121、1131等量的固定销131(侧板113与之相同),固定销131以簧片141悬置于侧板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于机壳内的承载基架结构,包括:匣体,该匣体用以装设承载物件并以可沿一移动方向直线移动的关系被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及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连接所述机壳与所述匣体,对该运动机构施力,所述匣体具有移出所述机壳外的装卸位置以及移 入所述机壳内的固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伊良
申请(专利权)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