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天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51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载天线结构包括:通信天线;套筒,通信天线与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与套筒远离通信天线的一端连接,高度调节组件具有与套筒锁紧的锁紧状态,高度调节组件具有与套筒解锁的解锁状态,高度调节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套筒与高度调节组件可相对转动地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自身的高度可调节地设置。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天线结构的拆装复杂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天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天线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天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天线是指设计安装在车辆上的移动通讯天线,汽车天线是拦截发射台发射的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收音机、车载电话或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的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通信天线结构,一般利用底座可与车顶部的两个横梁快速连接和拆卸。采用该设置,通信天线每次更换维修时,都需将底座两侧锁紧螺柱和锁紧螺母进行整体拆装,较为不便。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通信天线结构一般采用安装在车顶的驱动电机对通信天线进行旋转调节。采用上述通信天线的旋转方案,一旦汽车处于高速行驶状态,车顶上的驱动电机就会具有较大危险性,对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天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天线结构拆装复杂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结构,包括:通信天线;套筒,通信天线与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与套筒远离通信天线的一端连接,高度调节组件具有与套筒锁紧的锁紧状态,高度调节组件具有与套筒解锁的解锁状态,高度调节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套筒与高度调节组件可相对转动地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自身的高度可调节地设置。
[0007]进一步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管,第一调节管的第一端与套筒远离通信天线的一端连接,第一调节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调节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手轮;第二调节管,第二调节管与第一调节管同轴设置,第二调节管的内部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的第一调节管的第一容纳腔,第二调节管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地设置,旋转手轮可调节第一调节管与第二调节管之间的旋进深度,以调节高度调节组件的高度。
[0008]进一步地,车载天线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位于套筒的底部和第一调节管的顶部之间,套筒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调节管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连接环与套筒的底部连接;固定环,固定环位于连接环的外侧,固定环位于套筒的外侧,固定环与连接环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滚珠轴承,滚珠轴承位于安装空间内,滚珠轴承的内圈与连接环的外周面贴合,滚珠轴承的外圈与固定环的内周面贴合并连接,滚珠轴承的底部与第一调节管连接;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为多个,多个第一锁紧件沿固定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各第一锁紧件均具有穿过固定环与套筒抵接的工作位置,以及各第一锁紧件均具有远离套筒表面
的脱离位置;其中,第一锁紧件位于工作位置时,高度调节组件处于锁紧状态,套筒与第一调节管固定连接,第一锁紧件位于脱离位置时,高度调节组件处于解锁状态,套筒与第一调节管可转动地连接。
[0009]进一步地,车载天线结构还包括:数据线,数据线的一端与通信天线电性连接,数据线的另一端与车辆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套筒、连接环、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同轴设置,套筒、连接环、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均设置有过线孔,多个过线孔形成过线通道,数据线穿设于过线通道内。
[0010]进一步地,车载天线结构还包括:底座,底座与车辆连接,底座与高度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底座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用于通过过线通道卷收或释放数据线。
[0011]进一步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线筒的芯轴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绕线筒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
[0012]进一步地,绕线装置还包括交流接触器、继电器、三极管和单片机,交流接触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电性连接,三极管与继电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三极管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套筒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具有伸入套筒内部与通信天线抵接的进入位置,以及第二锁紧件具有退出套筒以释放通信天线的退出位置,套筒通过第二锁紧件与通信天线可拆卸地连接。
[0014]进一步地,套筒、连接环、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底座中的至少一个由塑料制成。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天线结构,车载天线结构为上述的车载天线结构。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通信天线与所述套筒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设置与套筒可选择地锁紧或解锁的高度调节组件,使得车载天线结构在拆卸时无需将车载天线结构的底座与车端顶部拆卸,也即无需将车载天线结构作为整体从车端顶部拆卸下来,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在车端顶部设置驱动电机驱动通信天线所产生的电机安全性问题,仅需要将高度调节组件与套筒之间调节解锁状态,即可轻易实现套筒和通信天线的转动,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组件自身的高度还可以调节通信天线的高度。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天线结构的拆装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天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天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天线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天线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通信天线;
[0024]20、套筒;21、第二锁紧件;
[0025]30、高度调节组件;31、第一调节管;311、手轮;32、第二调节管;
[0026]40、连接组件;41、连接环;42、固定环;43、滚珠轴承;44、第一锁紧件;
[0027]50、数据线;
[0028]60、底座;61、第二容纳腔;
[0029]70、绕线筒;71、驱动电机;72、交流接触器;73、继电器;74、三极管;75、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天线(10);套筒(20),所述通信天线(10)与所述套筒(2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高度调节组件(30),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与所述套筒(20)远离所述通信天线(10)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具有与所述套筒(20)锁紧的锁紧状态,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具有与所述套筒(20)解锁的解锁状态,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套筒(20)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自身的高度可调节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调节管(31),所述第一调节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20)远离所述通信天线(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管(3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调节管(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手轮(311);第二调节管(32),所述第二调节管(32)与所述第一调节管(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调节管(32)的内部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调节管(31)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调节管(32)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啮合地设置,旋转所述手轮(311)可调节所述第一调节管(31)与所述第二调节管(32)之间的旋进深度,以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天线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40),所述连接组件(40)位于所述套筒(20)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调节管(31)的顶部之间,所述套筒(2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0)与所述第一调节管(31)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连接环(41),所述连接环(41)与所述套筒(20)的底部连接;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位于所述连接环(41)的外侧,所述固定环(42)位于所述套筒(20)的外侧,所述固定环(42)与所述连接环(4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滚珠轴承(43),所述滚珠轴承(43)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滚珠轴承(43)的内圈与所述连接环(41)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滚珠轴承(43)的外圈与所述固定环(42)的内周面贴合并连接,所述滚珠轴承(4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调节管(31)连接;第一锁紧件(44),所述第一锁紧件(4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锁紧件(44)沿所述固定环(42)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锁紧件(44)均具有穿过所述固定环(42)与所述套筒(20)抵接的工作位置,以及各所述第一锁紧件(44)均具有远离所述套筒(20)表面的脱离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44)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宁王硕王冬昕李朗张瀚月徐斌刘彩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