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3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属于抗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包括机体、过滤装置、升降装置和往复装置,所述机体包括通过圆环滑道分隔成上腔部和下腔部的壳体,所述圆环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上腔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管体、下管体以及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的超滤膜;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和顶升部。上管体的凸缘可置于适配槽内,通过垫圈和螺栓的配合将上管体和下管体固定,一方面,不仅便于上管体和下管体的拆卸,而且增强了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密封;另一方面,上管体和下管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一级过滤后能够迅速进行二级过滤,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原过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原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原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抗原(antigen,缩写Ag)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外来分子可经过B细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识或经抗原呈现细胞的处理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合成复合物再活化T细胞,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
[0003]目前对于抗原的过滤处理中,过滤部件为分体式两级过滤,也就是具有两种规格的滤芯,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抗原传送;此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
[0004]①
每个滤芯均需求单独配置箱体以及支撑部件,容易产生各部件布局不合理,导致箱体空间较为密集,不仅不利于设备维保,而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0005]②
分体式过滤无法联动,也就是无法通过同一往复运动机构使两者同时进行离心运动,使得过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分体式两级过滤设备制造成本高和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0007]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包括:
[0009]机体,所述机体包括通过圆环滑道分隔成上腔部和下腔部的壳体,所述圆环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转盘;
[0010]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上腔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管体、下管体以及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的超滤膜;
[0011]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和顶升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表面,所述顶升部依次将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上盖,且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径向对称的第一提手。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上端口均开设有安装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管体的上端口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管体的凸缘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下管体的凸缘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具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杆,且每隔三个的所述定位杆的轴心开设有螺孔。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配槽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上方设有垫圈,且所述垫圈上具有与所述螺孔位置对应的穿孔,每个所述穿孔内具有螺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超滤膜通过连接块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位于所述上管体的所述连接块为阶梯状。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夹持件,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径向对称的所述夹持件。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夹片、导杆、螺杆和转柄,所述夹片靠近所述通孔侧壁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且所述螺杆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所述通孔的侧壁开设有可供所述导杆移动的导孔,所述通孔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通孔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转柄。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部包括顶升杆、螺套、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机,所述顶升杆具有四个,且每个所述顶升杆具有外螺纹段,每个所述顶升杆通过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螺套螺纹连接,每个所述螺套均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每个所述螺套的表面套接有所述从动齿轮,四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上管体的凸缘可置于适配槽内,通过垫圈和螺栓的配合将上管体和下管体固定,一方面,不仅便于上管体和下管体的拆卸,而且增强了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密封;另一方面,上管体和下管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一级过滤后能够迅速进行二级过滤,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
[0023](2)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其中支撑部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可起到夹持作用,使得过滤装置能够便于拆装;顶升部将过滤装置伸出上腔部,不仅方便取出过滤装置,而且方便过滤装置的清洁。
[0024](3)通过往复装置的设置,能够带动过滤装置往复旋转运动,使过滤装置及其内部的抗原进行离心运动,从而加速了抗原的过滤。
[002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立体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剖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上管体的立体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下管体的立体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垫圈的立体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往复装置立体图;
[0034]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驱动部的立体图;
[0035]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00、机体;110、壳体;111、圆环滑道;111a、转盘;112、上腔部;113、下腔部;1131、安装孔;120、上盖;121、第一提手;200、过滤装置;210、上管体;211、安装槽;212、密封盖;2121、第二提手;213、定位孔;220、下管体;221、适配槽;222、定位杆;223、螺孔;224、垫圈;2241、穿孔;225、螺栓;230、超滤膜;231、连接块;240、收集筒;300、升降装置;310、支撑部;311、支撑板;3111、通孔;312、夹持件;3121、夹片;3122、导杆;3123、螺杆;3124、转柄;320、顶升部;321、顶升杆;322、螺套;3221、第一轴承座;323、从动齿轮;324、主动齿轮;325、第一传动轴;326、第一电机;400、往复装置;410、支撑架;411、连接板;412、侧板;4121、让位孔;420、驱动部;421、第二轴承座;422、曲臂;423、第二电机;424、第三轴承座;425、旋转轴;426、摆臂;4261、限位孔;430、执行部;431、齿板;432、传动齿轮;433、第二传动轴;434、第四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通过圆环滑道分隔成上腔部和下腔部的壳体,所述圆环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转盘;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上腔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管体、下管体以及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的超滤膜;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和顶升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表面,所述顶升部依次将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上盖,且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径向对称的第一提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的上端口均开设有安装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的上端口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的凸缘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下管体的凸缘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具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杆,且每隔三个的所述定位杆的轴心开设有螺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原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槽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上方设有垫圈,且所述垫圈上具有与所述螺孔位置对应的穿孔,每个所述穿孔内具有螺栓。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平徐艳艳赵建华王硕硕赵国强孙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