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8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机壳,用于容纳一数据储存装置,此数据储存装置具有一定位件。计算机机壳具有主壳体、承载框架、固定件、滑动件、一卡榫件及卡钩各一个。承载框架具有一导引槽,固定件具有一定位件轨道与一滑动件轨道。数据储存装置置入承载框架时,定位件沿导引槽滑动并通过定位件轨道而到达导引槽末端,且滑动件沿滑动件轨道滑动至另一个位置,以抵住定位件。卡钩与承载框架侧壁上的卡榫件卡合,从而将滑动件固定于上述的位置,以将数据储存装置固定于承载框架中。利用此计算机机壳可以方便装卸数据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朮领域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机壳,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便于使用者装卸数据储存装置(Data Storage Device)的计算机机壳。背景技朮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各种型式的个人计算机例如桌上型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或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各有其应用领域。其中桌上型计算机由于具有容易扩充、方便维修、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最为普及。一般而言,桌上型计算机之计算机主机主要包括机壳、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模块、声卡、显示卡、电源供应器及数据储存装置(Data StorageDevice),如软盘机(Floppy Disk Drive)、硬盘机(Hard Disk Drive)、光驱(Optical Disk Drive)、刻录机等。在组装计算机主机时,中央处理单元、内存、及声卡、显示卡等都是直接嵌入主机板上之各类插槽中,而软盘机、硬盘机、光驱、刻录机等数据储存装置,大多都是先置入机壳内部,通过螺丝将数据储存装置固定至机壳上,再分别经由传输排线将这些数据储存装置连接至主机板。基于上述,由于必须通过螺丝来锁固数据储存装置至机壳上,因此装卸数据储存装置十分费时,且需要额外工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述之机壳与数据储存装置可以采用不需螺丝的设计。然而,无螺丝的设计有容易松动的缺点,使数据储存装置在运送过程中发出噪音,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以解决数据储存装置装卸费时及需要使用装卸工具的缺点,并避免安装完毕的数据储存装置在运送过程中发出噪音甚至损坏。为达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机壳,其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数据储存装置,且此数据储存装置之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此计算机机壳包括一主壳体、一承载框架、一固定件、一滑动件、一卡榫件及一卡钩。承载框架配置于主壳体内,用于承载上述之数据储存装置。此承载框架之侧壁具有由前缘向后延伸的一导引槽。上述之固定件配置于上述之承载框架之侧壁且位于上述之导引槽上。此固定件具有一定位件轨道与一滑动件轨道。此定位件轨道位于上述之导引槽上,且此定位件轨道与上述之滑动件轨道具有一个共同终点。上述之滑动件可滑动地配置于上述之滑动件轨道中。上述之卡榫件配置于上述之承载框架之侧壁上,且具有一卡榫孔。上述之卡钩可转动地配设于上述之滑动件上。其中上述之数据储存装置置入上述之承载框架时,上述之定位件沿上述之导引槽滑动并通过上述之定位件轨道而到达此导引槽末端。然后,上述之滑动件滑动至上述之共同终点以抵住此定位件,而上述之卡钩之末端卡入上述之卡榫孔内以将此滑动件固定于此共同终点。在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计算机机壳更包括一弹簧,其一端连接上述之承载框架或固定件,另一端连接上述之滑动件。无外力作用于此滑动件时,此弹簧将此滑动件保持于上述之滑动件轨道之起点。此外,上述之承载框架之侧壁更可以具有一凸点,位于上述之导引槽旁。上述之卡榫件是可移动地配设于此承载框架上。当此卡榫件向此滑动件移动,上述之弹簧将此滑动件拉向上述之滑动件轨道之起点,此凸点接触上述之卡钩位于此滑动件上的部分而旋转此卡钩,使此卡钩之末端由上述之卡榫孔内抽出而解除此滑动件对上述之定位件之限位。另外,上述之计算机机壳更可包括一卡榫弹簧,其一端连接上述之承载框架,另一端连接上述之卡榫件。无外力作用于此卡榫件时,此卡榫弹簧将此卡榫件保持于远离上述之滑动件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计算机机壳更包括一卡榫弹簧,其一端连接上述之承载框架,另一端连接上述之卡榫件。此卡榫件是可移动地配设于此承载框架上。无外力作用于此卡榫件时,此卡榫弹簧将此卡榫件保持于远离上述之滑动件的位置。由于在此计算机机壳上安装数据储存装置时,不需将数据储存装置与承载框架之螺丝孔对准,再使用螺丝起子锁固螺丝,因此装设步骤简单而且有效率。另外,利用此计算机机壳来容纳数据储存装置,可以减少在运送时发出的噪音,并避免造成数据储存装置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计算机机壳的立体图。图2A是图1之承载框架的立体图。图2B是图1之固定件的立体图。图2C是图1之滑动件与卡钩的立体图。图2D是图1之卡榫件的立体图。图3A至图3C是在图1之计算机机壳上装卸一数据储存装置的流程立体图。图4A至图4C是分别对应图3A至图3C之剖面线I-I’所绘示之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计算机机壳的立体图,图2A是图1之承载框架的立体图,图2B是图1之固定件的立体图,图2C是图1之滑动件与卡钩的立体图,而图2D是图1之卡榫件的立体图。以下先利用图1及图2A~2D说明本专利技术之计算机机壳的结构,再说明于此计算机机壳上装卸一数据储存装置的方式。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机壳100是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数据储存装置200。计算机机壳100包括一主壳体101、一承载框架102、一固定件104、一滑动件106、一卡榫件108及一卡钩110。承载框架102配置于主壳体101内,用于承载数据储存装置200。以下请参考图1及图2A~2D。此承载框架102之侧壁具有由前缘向后延伸的一个导引槽112,如图2A。上述之固定件104配置于承载框架102之侧壁,且位于此导引槽112上。固定件104具有一个定位件轨道114与一个滑动件轨道116,如图2B。其中定位件轨道114位于上述之导引槽112上,且定位件轨道114与滑动件轨道116具有一共同终点118。上述之滑动件106配置于滑动件轨道116中,滑动件106例如具有两个凸轴106a及106b。凸轴106a与凸轴106b具有与滑动件轨道116相同的宽度,使滑动件106可沿滑动件轨道116前后滑动。其中,凸轴106a例如是可转动的,而上述之卡钩110固定地配设于凸轴106a上,并可以随凸轴106a旋转。上述之卡榫件108配置于承载框架102之侧壁上,且具有一个卡榫孔108a,以供卡钩110置入。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框架102之侧壁上可配置一卡榫件轨道102a,而卡榫件108可配置有一滑槽108b,以供卡榫件轨道102a可滑动地嵌入其中,使卡榫件108得以沿卡榫件轨道102a移动。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其它的结构使卡榫件108得以在承载框架102之侧壁上移动,而不限于利用卡榫件轨道102a与滑槽108b。当然,卡榫件108也可以是固定于承载框架102之侧壁上。图3A至图3C是在图1之计算机机壳上装卸一数据储存装置的流程立体图,而图4A至图4C是分别对应图3A至图3C之剖面线I-I’所绘示之剖面图,其中均省略计算机机壳100之主壳体101。以下利用图3A至图3C与图4A至图4C说明于计算机机壳100上装卸一数据储存装置200的方式。请同时参照图3A及图4A,数据储存装置200例如是硬盘机、软盘机、光驱或刻录机。数据储存装置200之侧壁上具有一定位件200a。定位件200a例如是滑轨螺丝。安装数据储存装置200的方式是先将其置入承载框架102并向内推入,上述之定位件200a会沿导引槽112并通过定位件轨道114而向导引槽末端114a滑动。然后,请同时参照图3B及图4B,当数据储存装置200到达位于承载框架102的预定位置时,定位件200a会同时到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机壳,用于容纳至少一数据储存装置,且该数据储存装置之侧壁上具有至少一定位件,该计算机机壳包括:一主壳体;一承载框架,配置于该主壳体内,用于承载该数据储存装置,该承载框架之侧壁具有由前缘向后延伸的一导引槽;一 固定件,配置于该承载框架之侧壁且位于该导引槽上,该固定件具有一定位件轨道与一滑动件轨道,其中该定位件轨道位于该导引槽上,该定位件轨道与该滑动件轨道具有一共同终点;一滑动件,可滑动地配置于该滑动件轨道中;一卡榫件,配置于该承载 框架之侧壁上,且具有一卡榫孔;以及一卡钩,可转动地配设于该滑动件上,其中该数据储存装置置入该承载框架时,该定位件沿该导引槽滑动并通过该定位件轨道而到达该导引槽末端,该滑动件滑动至该共同终点以抵住该定位件,而该卡钩之末端卡入该卡榫孔内 以将该滑动件固定于该共同终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枝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