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03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回阀,包括具有上流体口和下流体口的主体,主体内设置有肩部,还包括:主提升阀,主提升阀可滑动的设置在主体中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向上流体口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流入下流体口;辅助提升阀,辅助提升阀至少部分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提升阀内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向上流体口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流入下流体口;其中,辅助提升阀先于主提升阀开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碎屑杂质沉积导致止回阀无法有效工作的现象出现,防止因维修止回阀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防止因维修止回阀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防止因维修止回阀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回阀


[0001]本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如油井中,止回阀会设置成杆状并垂直连接在管路中,如申请号为201220097265.4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油气钻井用井下止回阀,现有的这种止回阀在工作过程中,止回阀的上方容易沉积碎屑杂质如沙子,从而可能导致止回阀再次开启时受阻,进而导致需要对止回阀进行维修,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止回阀,达到防止碎屑杂质沉积导致止回阀无法有效工作的现象出现。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止回阀,包括具有上流体口和下流体口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肩部,还包括:
[0005]主提升阀,所述主提升阀可滑动的设置在主体中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向上流体口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流入下流体口;
[0006]辅助提升阀,所述辅助提升阀至少部分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提升阀内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向上流体口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流入下流体口;
[0007]其中,所述辅助提升阀先于主提升阀开启。
[0008]在本技术方案中,油井在停止后再次启动时,井下泵再次启动,使得流体接触止回阀,辅助提升阀在流体的推动下先行提升,在止回阀中形成第一流道,流体由第一流道喷出的过程中产生喷嘴效应可将沉积在止回阀上方的碎屑杂质向上远离主提升阀,接着主提升阀最终在流体的推动下提升,在止回阀中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为主要流道,从而完全恢复油井生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够防止碎屑杂质沉积导致止回阀无法有效工作的现象出现,防止因维修止回阀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主提升阀还包括:
[0010]第一球状头部,所述第一球状头部可与肩部接合用于防止流向向下流动,所述第一球状头部上设置有轴向导向的开口;
[0011]笼部,所述笼部由第一球状头部向下延伸;
[0012]其中,所述开口与笼部连通。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提升阀还包括:
[0014]第二球状头部,所述第二球状头部可与设置在第一球状头部中的开口的边缘接合,以防止流体向下流动;
[0015]杆部,所述杆部由第二球状头部向下延伸;
[0016]推板,所述推板与杆部的下端连接用于在流体的推动下带动第二球状头部和第一球状头部移动;
[0017]其中,所述推板可与主体的下流体口接合,所述杆部可穿过笼部。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9]环形构件,所述环形构件围绕在笼部的外部且至少一部分沿径向延伸以与设置在主体的肩部接合用于控制主提升阀的提升范围。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1]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第一球状头部和第二球状头部的表面,所述防护层包括由内而外分布的环氧树脂层和纳米陶瓷涂层。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主提升阀和辅助提升阀的设置能够防止碎屑杂质沉积导致止回阀无法有效工作的现象出现,从而防止因维修止回阀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
[0024]2.通过环形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限制主提升阀的提升范围,保证主流道开启后的工作稳定性;
[0025]3.通过防护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止回阀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防止止回阀内部出现磨损和腐蚀导致止回阀失效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止回阀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辅助提升阀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主提升阀开启状态机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图4中A部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记表示为:
[0033]1‑
主体、100

上流体口、101

下流体口、102

肩部、2

主提升阀、20

第一球状头部、21

开口、22

笼部、3

辅助提升阀、30

第二球状头部、31

杆部、32

推板、4

环形构件、5

环氧树脂层、6

纳米陶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
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6]实施例1:
[00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包括具有上流体口100和下流体口101的主体1,主体1内设置有肩部102,还包括:主提升阀2,主提升阀2可滑动的设置在主体1中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101向上流体口100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100流入下流体口101;辅助提升阀3,辅助提升阀3至少部分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提升阀2内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101向上流体口100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100流入下流体口101;
[0038]其中,辅助提升阀3先于主提升阀2开启。
[0039]主提升阀2还包括:第一球状头部20,第一球状头部20可与肩部102接合用于防止流向向下流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阀,包括具有上流体口(100)和下流体口(101)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肩部(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提升阀(2),所述主提升阀(2)可滑动的设置在主体(1)中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101)向上流体口(100)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100)流入下流体口(101);辅助提升阀(3),所述辅助提升阀(3)至少部分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提升阀(2)内用于允许流体由下流体口(101)向上流体口(100)流动并防止流体从上流体口(100)流入下流体口(101);其中,所述辅助提升阀(3)先于主提升阀(2)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提升阀(2)还包括:第一球状头部(20),所述第一球状头部(20)可与肩部(102)接合用于防止流向向下流动,所述第一球状头部(20)上设置有轴向导向的开口(21);笼部(22),所述笼部(22)由第一球状头部(20)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开口(21)与笼部(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章夏轩陈浩余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