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62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吊装主体框架、承重钢管、吊钩和吊带,所述吊装主体框架上部固接有前后两只承重钢管,所述承重钢管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吊钩连接,所述吊钩与软质材料的吊带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重轻、负荷大、强度高、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对于电动动力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更加方便、平稳、安全可靠。投产使用至今,未发生任何作业安全和质量事故,从生产实际出发,保证了货物作业质量,避免了货损的发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作业安全。提高了作业效率,年度可为公司创效益约110万元以上。为公司创效益约110万元以上。为公司创效益约110万元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起重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港口物流的小型客货车出口业务逐渐由货船散装向集装箱装箱出口过渡。目前作为货物的小型客货车在港口物流装箱作业量逐渐上升。
[0003]目前的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操作中,由于装箱空间问题,为了降低装箱成本,装箱车辆一直采用装箱专用车架倾斜与平装相结合的装箱工艺。以往装箱车辆多是内燃机动力车,采用安放装箱专用车架进行装箱。在架高车辆时,采用专用叉车配合铲齿直接挑高装箱车的前车轴或使用专用支杠配合调节链条进行车辆抬高作业。近期以来电动小型客货车的装箱业务增多。由于电动小型客货车的动力电瓶均分布于机车底盘位置,故采用专用铲齿实现汽车抬高,很容易损伤车辆底部电瓶,原内燃机动力车的装箱作业工艺无法满足电动小型客货车的装箱作业需求。若采用调节链条作业工艺则增加了现场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较慢。
[0004]港口运输作业亟待开发一种可以同时满足电动动力或内燃动力的小型客货车装箱需求的专用工具。保证作业中装箱平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可以同时满足电动动力或内燃动力的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要求,保证了货物作业质量,避免货损的发生。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吊装主体框架、承重钢管、吊钩和吊带,所述吊装主体框架上部固接有前后两只承重钢管,所述承重钢管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吊钩连接,所述吊钩与软质材料的吊带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吊装主体框架呈桁架结构,其下部固接有与铲车铲齿插接的前后两只铲裤。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钢管下方固接有吊耳板,所述吊耳板上均布有若干个吊装孔,根据小型客货车规格调节吊装孔与吊钩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吊带采用锦纶或锦棉材质编织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钢管之间固接有加强筋板。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自重轻、负荷大、强度高、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对于电动动力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更加方便、平稳、安全可靠。投产使用至今,未发生任何作业安全和质量事故,从生产实际出发,保证了货物作业质量,避免了货损的发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
作业安全。提高了作业效率,年度可为公司创效益约110万元以上。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吊具作业示意图;
[0014]图3是车辆装箱作业布置示意图。
[0015]图中:1、吊装主体框架,2、铲裤,3、承重钢管,4、吊钩,5、吊带,6、加强筋板,7、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包括吊装主体框架1、承重钢管3、吊钩4和吊带5,所述吊装主体框架上部固接有前后两只承重钢管,所述承重钢管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吊钩连接,所述吊钩与软质材料的吊带连接。所述吊装主体框架呈桁架结构,其下部固接有与铲车铲齿插接的前后两只铲裤2。
[0017]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承重钢管下方固接有吊耳板,所述吊耳板上均布有若干个吊装孔,根据小型客货车规格调节吊装孔与吊钩位置,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吊带采用锦纶或锦棉材质编织材料。本实施例采用锦纶吊带。
[0018]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前后两只承重钢管之间固接有加强筋板6,增强承重钢管的刚性,以避免悬臂梁式承重钢管变形。
[0019]本实施例的吊装主体框架采用直径为100mm的钢管及40#角钢焊接而成,长度为2.15米,宽度为2.07米;铲裤由厚度为8mm高强度钢板焊接成矩形;承重钢管由直径为160mm钢管焊接而成,中间焊接厚度为5mm加强筋板,下方吊耳板上均匀分布吊装吊孔;吊装吊钩通过卸扣连接于吊装吊孔;锦纶吊带负荷为3t,穿过车辆轮毂,将两端吊鼻钩挂于吊装吊钩上。该工具采用高强度钢板、角钢、钢管焊接而成,与叉车配合使用,长度为2.15米,宽度为2.07米,安全负荷为3t/台,尤其适用于电动动力小型客货车装箱作业。
[0020]工作过程
[0021]详见附图2、3,
[0022]1、装箱作业时,先将车辆7开入集装箱内预定位置,先对后方车轮及轮毂分别用一根加固带和紧涨器进行加固,两个前轮分别向后拉紧至箱体内底部加固环上,两个后轮分别向前拉紧至箱体内底部加固环上;
[0023]2、然后将叉车铲齿深入铲裤内,锦纶吊带穿过车辆前轮轮毂孔,与承重钢管下方的吊钩连接,锦纶吊带可避免车辆轮毂部位损伤;
[0024]3、铲齿起升到合适高度,将专用装箱车架放在车轮下方,使车辆轮胎放置于车架上;
[0025]4、对专用车架及轮毂进行加固;
[0026]5、加固完成后,现场操作人员将轮毂上的锦纶吊带解下,叉车将专用吊装工具铲出箱外,完成作业。
[0027]使用的专用装箱车架为现有作业采用的常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此不
再赘述。
[0028]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吊装主体框架、承重钢管、吊钩和吊带,所述吊装主体框架上部固接有前后两只承重钢管,所述承重钢管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吊钩连接,所述吊钩与软质材料的吊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货车的装箱吊装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吊装主体框架呈桁架结构,其下部固接有与铲车铲齿插接的前后两只铲裤。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王瑛李鑫张建国宋津逸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