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包括基座、下模板和滑动组件,所述下模板设于基座的上端,下模板上设有动作槽;所述动作槽内设有第一镶块和滑动座,第一镶块设置在动作槽的左端并与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设于第一镶块的右侧且可沿所述动作槽横向平移,滑动组件穿设于动作槽的开口处并与滑动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镶块上设有顶斜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顶杆可沿导向孔上下活动,开模时基板通过推杆推动顶杆伸出导向孔,使处于第一镶块上的产品向上翻起,而后所述铲机带动滑动座、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沿横向远离第一镶块,实现产品顺利脱模,产品表面平整光滑,成品率高。成品率高。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指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塑加工可根据产品定制模具,可以实现相对复杂的结构,灵活性强,加工效率高。常规的注塑模具一般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配对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的型腔,产品通常具有曲面以及复杂结构。现有的模具型腔一般为倒扣设置,由于产品的表面存在各种凹凸,开模后的产品倒扣在下模的成型面上,脱模比较困难,脱模过程容易损坏产品。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脱模顺畅、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的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包括基座、下模板和滑动组件,所述下模板设于基座的上端,下模板上设有动作槽,动作槽的一端贯穿下模板右端形成开口;所述动作槽内设有第一镶块和滑动座,第一镶块设置在动作槽的左端并与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设于第一镶块的右侧且可沿所述动作槽横向平移,滑动组件穿设于动作槽的开口处并与滑动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镶块上设有顶斜组件。
[000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顶斜组件包括若干组顶杆和推杆,第一镶块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若干顶杆穿设于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下方的下模板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推杆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内;所述导向孔的下端与通孔的上端连接,进而使所述顶杆的下端穿设于通孔内并与推杆配合连接。
[000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基座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基板,基板由气缸驱动从而可沿基座上下活动;所述通孔的下端口上设有限位滑套,推杆可活动地穿设于限位滑套,且推杆的下端与基板固定连接。
[000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若干脱模口,第一镶块上设有若干凸块,若干脱模口设于滑动座的左端并与若干凸块一一对应,若干导向孔的上端口设于凸块上。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第二镶块、第三镶块对称设置在滑动座的两侧,且第二镶块、第三镶块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动座。
[00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铲机、连接座和微调端子,铲机设于下模板的右侧,连接座设于动作槽的开口处,铲机通过连接座与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的右端设有微调端子,微调端子穿设于连接座内,且铲机通过微调端子连接所述滑动座。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顶杆可沿导向孔上下活动,在开模时,所述基板通过推杆推动顶杆伸出导向孔,使处于第一镶块上的产品向上翻起,而后所述铲机带动滑动座、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沿横向远离第一镶块,实现产品顺利脱模,产品表面平整光滑,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基座;2、下模板;3、铲机;11、顶杆;12、推杆;13、通孔;14、基板;15、限位滑套;21、动作槽;22、第一镶块;23、滑动座;24、导向孔;25、脱模口;26、凸块;27、第二镶块;28、第三镶块;31、连接座;32、微调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8]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包括基座1、下模板2和滑动组件,所述下模板2设于基座1的上端,下模板2上设有动作槽21,动作槽21的一端贯穿下模板2右端形成开口;所述动作槽21内设有第一镶块22和滑动座23,第一镶块22设置在动作槽21的左端并与下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23设于第一镶块22的右侧且可沿所述动作槽21横向平移,滑动组件穿设于动作槽21的开口处并与滑动座2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镶块22上设有顶斜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用于启动滑动座23沿动作槽横向平移,在合模时,所述滑动组件驱动滑动座23与第一镶块22抵触,滑动座23上方、第一镶块22上方的动作槽21空间构成型腔的下半部分,在开模时,上模组件(附图中未画出)首先与下模板2分离,此时成型的产品倒扣在下模板2上,所述顶斜组件向上活动将第一镶件22上的产品向上推起,使产品上的倒扣结构与第一镶件22分离,而后滑动组件带动滑动座23向右侧平移完成脱模过程,经过实测验证,该脱模结构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脱模完整性。
[0019]所述顶斜组件包括若干组顶杆11和推杆12,第一镶块22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24,所述若干顶杆11穿设于对应的导向孔24内;所述导向孔24下方的下模板2开设有若干通孔13,若干推杆12穿设于对应的通孔13内;所述导向孔24的下端与通孔13的上端连接,进而使所述顶杆11的下端穿设于通孔13内并与推杆1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镶块22和滑动座23的上端面均为成型面,第一第一镶块22上方的动作槽21内腔作为型腔的一部分,产品在成型后,所述推杆12推动顶杆11向上顶起产品使其一端掀起。所述导向孔24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推杆12沿通孔13上下运动,可推动顶杆11沿导向孔24上下活动。所述倾斜的导向孔24用于控制顶杆11的运动轨迹,使型腔内的产品一端向上掀起,避免产品上的倒扣结构难以脱模的问题。
[0020]所述基座1和下模板2之间设有基板14,基板14由气缸驱动从而可沿基座1上下活动;所述通孔13的下端口上设有限位滑套15,推杆12可活动地穿设于限位滑套15,且推杆12的下端与基板14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4由气缸驱动,通过推杆12沿通孔13上下活动,带动顶
杆11沿导向孔24上下活动。由于所述导向孔24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所述推杆12的上端面具有较大的截面积,以保持其与顶杆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1]所述滑动座23上设有若干脱模口25,第一镶块22上设有若干凸块26,若干脱模口25设于滑动座23的左端并与若干凸块26一一对应,若干导向孔24的上端口设于凸块26上。在合模时,所述滑动座23向左侧运动抵触第一镶块22,其上的脱模口25与凸块26配对卡合。所述脱模口25和凸块26为型腔的一部分,凸块26上具有倒扣结构,所述导向孔24开设于凸块26上,通过顶杆11将产品的一端顶起,防止产品的倒扣结构卡在凸块26上,提高脱模稳定性。
[0022]所述滑动座23上设有第二镶块27和第三镶块28,第二镶块27、第三镶块28对称设置在滑动座23的两侧,且第二镶块27、第三镶块2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动座23。所述第二镶块27和第三镶块28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包括基座(1)、下模板(2)和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设于基座(1)的上端,下模板(2)上设有动作槽(21),动作槽(21)的一端贯穿下模板(2)右端形成开口;所述动作槽(21)内设有第一镶块(22)和滑动座(23),第一镶块(22)设置在动作槽(21)的左端并与下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23)设于第一镶块(22)的右侧且可沿所述动作槽(21)横向平移,滑动组件穿设于动作槽(21)的开口处并与滑动座(2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镶块(22)上设有顶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斜组件包括若干组顶杆(11)和推杆(12),第一镶块(22)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24),所述若干顶杆(11)穿设于对应的导向孔(24)内;所述导向孔(24)下方的下模板(2)开设有若干通孔(13),若干推杆(12)穿设于对应的通孔(13)内;所述导向孔(24)的下端与通孔(13)的上端连接,进而使所述顶杆(11)的下端穿设于通孔(13)内并与推杆(12)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下模板(2)之间设有基板(14),基板(14)由气缸驱动从而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珩,
申请(专利权)人:景泰瑞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