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包括:至少由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围合成的电池仓,以使电池能够由前侧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让位,并在电池完全进入所述电池仓后对其形成锁止。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操作者在为移动清洁设备更换电池时,可以先使移动清洁设备对接电池仓,再将移动清洁设备的电池拖拽至电池仓中,随后限位机构对完全进入电池仓的电池形成锁止,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脱落,也更利于将电池运送到其它位置充电。更利于将电池运送到其它位置充电。更利于将电池运送到其它位置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转移交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清洁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辅助移动清洁设备更换电池的转移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庭和公共场所(例如,商场、机场、高铁站)的清洁方式逐渐由人工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移动清洁设备(例如,手推式扫地车/洗地车、自动扫地车/洗地车、多功能自动清洁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将人力部分地或全部地解放出来。
[0003]现有的移动清洁设备需要搭载众多的传感器、控制单元、作业电机等,功耗较大。移动清洁设备的电池容量有限,通常在工作4~5小时后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
[0004]一部分移动清洁设备配有充电桩,其可以在电量即将耗尽时,自动地或手动地对接至充电桩进行充电,但这也将导致移动清洁设备在充电时间内无法工作,很难满足公共场所连续运行8~10小时的需求。
[0005]另一部分移动清洁设备采用直接更换电池的方式保持能够连续运行,但移动清洁设备的电池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很难由一个人完成更换,一般需要至少两人搬运,有时还要借助平板推车等。人工搬运很不方便且具有安全隐患,常用的平板推车也不具备电池定位机构,因此具有电池滑落的风险。
[0006]基于此,提供一种更为便利、安全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包括:
[0008]至少由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围合成的电池仓,以使电池能够由前侧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以及
[0009]设置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让位,并在电池完全进入所述电池仓后对其形成锁止。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形成有镂空窗口,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端以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第二端能够经由所述镂空窗口延伸至所述电池仓内的限位摆臂;常态下,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凭借所述弹性元件提供的弹力保持在所述电池仓内;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在电池的挤压下,经由所述镂空窗口退回至所述电池仓外以形成让位。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上的滚轮,以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减小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与电池之间的摩擦力。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的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转轴,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一端设
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性元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扭簧。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摆臂上的拉环。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和/或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设置有夜光标识。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减震塔簧。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电池仓的可移动的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高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电池仓能够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相对于所述车体的高度。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垫片。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具有法兰面的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电池仓,以使所述电池仓能够抵接于所述法兰面上,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车体;设置于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二端上的锁止螺母,通过调节所述锁止螺母的位置,能够改变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车体螺纹连接的深度。
[0019]利用本技术提供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操作者在为移动清洁设备更换电池时,可以先使移动清洁设备对接电池仓,再将移动清洁设备的电池拖拽至电池仓中,随后限位机构对完全进入电池仓的电池形成锁止,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脱落,也更利于将电池运送到其它位置充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转移交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的俯视图(限位机构让位);
[0022]图3为图1中所示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的俯视图(限位机构锁止);
[0023]图4为图1中所示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转移交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所示的车体及一种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另一种高度调节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中所示的高度调节机构(双头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9]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包括至少由底板110以及设置于底板110上的左侧板120、右侧板130和后侧板140围合成的电池仓100,以及设置于左侧板120和/或右侧板130上的限位机构200。
[0030]电池A能够由前侧进入或脱离电池仓100,限位机构200能够在电池A进入或脱离电池仓100的过程中让位(如图2),并在电池A完全进入电池仓100后对其形成锁止(如图3)。
[0031]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板120和右侧板130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左侧板120的前沿形成有一呈楔形的左抵接部121,右侧板130的前沿在平行于底板110的方向上形成有右抵接部131。左抵接部121和右抵接部131能够在电池仓100与移动清洁设备对接时提供导向和/或限位。对应于不同外形的移动清洁设备,左抵接部121和右抵接部131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即左抵接部121和右抵接部131为随形设计。
[003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操作者在为移动清洁设备更换电池时,可以先使移动清洁设备对接电池仓100,再将移动清洁设备的电池A拖拽至电池仓100中,随后限位机构200对完全进入电池仓100的电池A形成锁止,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脱落,也更利于将电池A运送到其它位置充电。
[003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10和/或左侧板120和/或右侧板130上设置有夜光标识。
[0034]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左抵接部121和右抵接部131上均设置了夜光标识,例如,荧光贴、反光条等,以利于在弱光环境下完成移动清洁设备与电池仓100的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围合成的电池仓,以使电池能够由前侧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让位,并在电池完全进入所述电池仓后对其形成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形成有镂空窗口,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端以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第二端能够经由所述镂空窗口延伸至所述电池仓内的限位摆臂;常态下,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凭借所述弹性元件提供的弹力保持在所述电池仓内;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在电池的挤压下,经由所述镂空窗口退回至所述电池仓外以形成让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上的滚轮,以在电池进入或脱离所述电池仓的过程中减小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与电池之间的摩擦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转移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的支撑座;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杰,梁海军,刘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