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作业机械的液压油箱以及包括该液压油箱的作业机械。该液压油箱包括壳体(1)以及穿过壳体(1)延伸到油箱内部的主工作泵吸油管(2)、制动泵吸油管(3)以及转向器连接管(4);转向连接管(4)通向作业机械的转向器,并在作业机械的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转向器的补油管;转向器连接管在油箱内的第一开口(41)相对于主工作泵吸油管的第二开口(21)以及制动泵吸油管的第三开口(31)而言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该结构保证在油箱内油位出现异常而过低时,转向器的应急操作能够相对于主工作泵所驱动的操作以及制动泵所驱动的操作而言更晚地失效,从而保证车辆应急转向功能最后失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机械的液压油箱及包括其的作业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作业机械中的液压油箱,尤其涉及在液压油箱上的吸油口和回油口的布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液压油箱的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在诸如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的作业机械中通常配置有包括液压油箱在内的液压系统,以利用相应的液压执行元件来操控相应的工作装置、制动装置和转向器的动作。液压系统通常包括主工作泵(也称主泵)和制动泵,其中主工作泵经由吸油管路从液压油箱中吸取液压油并送往液压执行元件,以驱动各工作装置例如工作机具(如铲斗)的动作。制动泵通过吸油管路从液压油箱中吸取液压油以供给到制动装置。转向器通常包括转向阀和转向缸,用于转向器的泵从液压油箱吸取液压油并送往转向缸以实现转向。
[0003]在液压油箱内油位较低的异常情况下,各个泵将无法吸取到液压油,从而导致各作业功能、制动功能和转向功能等的失效。如何在液压油箱内液位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和/或其他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的液压油箱,其包括壳体以及穿过壳体延伸到油箱内部的主工作泵吸油管、制动泵吸油管以及转向器连接管;其中所述转向连接管通向作业机械的转向器,并在作业机械的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该转向器的补油管;并且所述转向器连接管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一开口相比于所述主工作泵吸油管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二开口以及所述制动泵吸油管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三开口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
[0006]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制动泵吸油管的第三开口比主工作泵吸油管的第二开口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
[0007]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制动泵吸油管流体地连接到作业机械的制动装置和转向器以向两者供给液压油。
[0008]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转向器连接管在作业机械的转向操作中用作转向器的回油管。
[0009]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液压油箱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隔板,其在液压油箱的内部隔出吸油区和回油区;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回油区内,并且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位于吸油区内。
[0010]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隔板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延伸并朝向所述吸油区倾斜的引导部,其中壳体包括底板,引导部的自由端与底板间隔开。
[0011]根据一种示例性构型,第三开口比所述引导部的自由端更远离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其包括上述各示例性构型的液压油箱以及流体地连接到液压油箱的主工作泵吸油管的主工作泵、流体地连接到液压油箱的制动泵吸油管的制动泵以及流体地连接到液压油箱的转向器连接管的转向器。
[0013]在本技术的上述各示例中,通过使得在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转向器的补油管的转向器连接管的第一开口的位置低于主工作泵吸油管的第二开口和制动泵吸油管的第三开口,保证在液压油箱内油位出现异常而过低时,转向器的应急操作能够相对于主工作泵所驱动的操作以及制动泵所驱动的操作而言更晚地失效,从而保证车辆应急转向功能最后失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能。在车辆制动系统已经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使得作业机械应急转向以避开人员或是危险路障。优选地,由于制动泵吸油管的第三开口位于主工作泵吸油管的第二开口的下方,制动泵能够迟于主工作泵失效,提高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此外,转向器连接管既用作在作业机械的常规转向操作中的转向器的回油管路,还用作在应急转向操作中的转向器的补油管路,该结构使得转向器的液压回路构造简单、成本低。而且,制动泵为作业机械的制动装置和转向器两者供给液压油使得提高了制动泵的效率。液压油箱内的隔板的设置能够减少返回到油箱内的液压油对吸油管开口处的液压油的造成的扰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紊流、气泡等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参考下文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易于理解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特点和优势,其中:
[0015]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液压油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了示出内部的管路、管路的开口和隔板而采用了透视示意图。
[0016]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液压油箱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以虚线示出了液压油箱内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
[0018]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而且,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未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0019]本技术中的改进的液压油箱可应用于各种作业机械。这些作业机械可以是执行与特定行业(例如建筑、采矿、农业、运输等)相关的操作并在各种作业环境(例如建筑工地、矿场、农场和道路等)中工作的任何类型的机器,例如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机械可包括至少一个用来控制工作机具动作的液压油缸。主工作泵经由吸油管路从液压油箱中吸取液压油并送往液压油缸,以驱动工作机具(如铲斗)的动作。制动泵通过吸油管路从液压油箱中吸取液压油以供给到作业机械的制动装置(制动泵也可供应液压油到转向器,在此方案中,制动装置和转向器共用一个液压泵,下文中还会对该方案进行描述)。
[0020]在本文描述的作业机械中,其液压系统还至少包括在作业机械的应急转向操作中
用作该作业机械的转向器的补油管的转向器连接管,其连接在转向器与液压油箱之间,以保证在车辆的转向操作(也可称为常规转向操作)无法正常进行时,作业机械仍然能够进行应急转向,从而避免无法转向造成的安全事故。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提供了这样一种液压油箱,其包括壳体1,该壳体具有封闭的轮廓以界定出用于容纳液压油的内部空间,该液压油箱还包括穿过所述壳体1延伸到所述油箱内部空间中的主工作泵吸油管2、制动泵吸油管3以及转向器连接管4;其中该转向器连接管4可以在作业机械的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所述作业机械的转向器(图中未示出)的补油管。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转向器连接管4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一开口41相比于主工作泵吸油管2在油箱内的第二开口21以及制动泵吸油管3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三开口31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换言之,在液压油箱的安装完成状态下的高度方向上,该转向器连接管4在油箱内的第一开口41位于所述主工作泵吸油管2在油箱内的第二开口21以及所述制动泵吸油管3在油箱内的第三开口31的下方。
[0022]在该示例中,通过使得在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转向器的补油管的管4的第一开口41的位置低于主工作泵吸油管2的第二开口21和制动泵吸油管3的第三开口31,保证在液压油箱内油位出现异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机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包括:壳体(1);以及穿过所述壳体(1)延伸到所述油箱内部的主工作泵吸油管(2)、制动泵吸油管(3)以及转向器连接管(4);其中,所述转向器连接管(4)通向作业机械的转向器,并在所述作业机械的应急转向操作中用作所述转向器的补油管;并且其中,所述转向器连接管(4)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一开口(41)相对于所述主工作泵吸油管(2)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二开口(21)和所述制动泵吸油管(3)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三开口(31)而言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泵吸油管(3)的所述第三开口(31)比所述主工作泵吸油管(2)的所述第二开口(21)更靠近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泵吸油管(3)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作业机械的制动装置和转向器以向两者供给液压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连接管(4)在所述作业机械的转向操作中用作所述转向器的回油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隔板(5),其在所述液压油箱的内部隔出吸油区(11)和回油区(12);其中所述第一开口(41)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民,张涛,靳亮,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