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07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待对接工件段A、B,U形架,安装在U形架上的3个线激光器、3个深度相机和彩色面阵相机;3个线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在对接端面A、B的边缘上形成3对激光点,3个深度相机用于分别获取3对激光点的3D图像;彩色面阵相机用于获取分别位于对接端面A、B的对接凹槽A、B的3D图像;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获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和2个对接凹槽上关键点的位置坐标,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计算工件段A、B的偏差;电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差控制工件段A或B进行转动和/或平移,使工件段A、B对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待对接工件段不发生接触,对正控制策略简单可行,对正精度高。对正精度高。对正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大型设备的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尺寸和重量的限制,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分段加工,最后再将加工好的各个分段对接到一起。传统的人工手动对接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耗时长、对接精度低。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各种用于自动对接的设备不断涌现。但现有自动对接设备存在对接精度低、难以实现无接触对接(可能导致工件发生碰撞)等问题。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与工件发生接触,通过视觉和激光协同控制实现工件端面高精度自动对接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包括:相互接近的圆柱形待对接工件段A、B,置于对接端面A、B处的U形架,分别安装在U形架两个竖直臂上的第一深度相机、第一线激光器和第三深度相机、第三线激光器,安装在U形架水平臂中间位置的第二深度相机、第二线激光器,安装在第一深度相机上或下的彩色面阵相机;3个线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在对接端面A、B的边缘上形成3对激光点A1、B1,A2、B2,A3、B3,3个深度相机用于分别获取3对激光点的3D图像;彩色面阵相机用于获取分别位于对接端面A、B的对接凹槽A、B的3D图像;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3个深度相机和彩色面阵相机输出的3D图像进行处理获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和2个对接凹槽上关键点的位置坐标,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计算工件段A、B的偏差,并将所述偏差送至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差控制工件段A或B进行转动和/或平移,使工件段A、B对正。
[0007]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08]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原点o为对接端面A的圆心,x轴为工件段A的中心轴线,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y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0009]更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10]计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A1(x
a1
,y
a1
,z
a1
),B1(x
b1
,y
b1
,z
b1
),A2(x
a2
,y
a2
,z
a2
),B2(x
b2
,y
b2
,z
b2
),A3(x
a3
,y
a3
,z
a3
),B3(x
b3
,y
b3
,z
b3
);
[0011]计算:l1=|x
a1

x
b1
|,l2=|x
a2

x
b2
|,l3=|x
a3

x
b3
|;
[0012]若l1>l3,控制工件段B绕z轴顺时针转动,使l1=l3;
[0013]若l1<l3,控制工件段B绕z轴逆时针转动,使l1=l3;
[0014]若l1=l3,l1<l2,控制工件段B绕y轴逆时针转动,使l1=l2=l3;
[0015]若l1=l3,l1>l2,控制工件段B绕y轴顺时针转动,使l1=l2=l3。
[0016]更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17]计算对接凹槽A、B上2个关键点的位置坐标:A4(x
a4
,y
a4
,z
a4
),A5(x
a5
,y
a5
,z
a5
),B4(x
b4
,y
b4
,z
b4
),B5(x
b5
,y
b5
,z
b5
);
[0018]若控制工件段B绕x轴逆时针转动,使
[0019]若控制工件段B绕x轴顺时针转动,使
[0020]更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21]计算第一深度相机与A1、B1的距离差d1,第二深度相机与A2、B2的距离差d2,第三深度相机与A3、B3的距离差d3;
[0022]若d1>d3,控制工件段B沿y轴正向移动,使d1=d3;
[0023]若d1<d3,控制工件段B沿y轴负向移动,使d1=d3;
[0024]若d1=d3,d2>0,控制工件段B沿z轴正向移动,使d1=d2=d3=0;
[0025]若d1=d3,d2<0,控制工件段B沿z轴负向移动,使d1=d2=d3=0。
[00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系统进行对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控制第一线激光器、第二线激光器和第三线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分别在对接端面A、B的边缘上形成3对激光点A1、B1,A2、B2,A3、B3;
[0028]控制第一深度相机、第二深度相机和第三深度相机分别获取3对激光点的3D图像,并将所述3D图像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
[0029]控制彩色面阵相机获取分别位于对接端面A、B的对接凹槽A、B的3D图像,并将所述3D图像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
[0030]数据处理单元通过对3D图像进行处理获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和2个对接凹槽上关键点的位置坐标,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计算工件段A、B的偏差,并将所述偏差送至电控单元;
[0031]电控单元基于所述偏差控制工件段A或B进行转动和/或平移,使工件段A、B对正。
[0032]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3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原点o为对接端面A的圆心,x轴为工件段A的中心轴线,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y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0034]更进一步地,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
[0035]计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A1(x
a1
,y
a1
,z
a1
),B1(x
b1
,y
b1
,z
b1
),A2(x
a2
,y
a2
,z
a2
),B2(x
b2
,y
b2
,z
b2
),A3(x
a3
,y
a3
,z
a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接近的圆柱形待对接工件段A、B,置于对接端面A、B处的U形架,分别安装在U形架两个竖直臂上的第一深度相机、第一线激光器和第三深度相机、第三线激光器,安装在U形架水平臂中间位置的第二深度相机、第二线激光器,安装在第一深度相机上或下的彩色面阵相机;3个线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在对接端面A、B的边缘上形成3对激光点A1、B1,A2、B2,A3、B3,3个深度相机用于分别获取3对激光点的3D图像;彩色面阵相机用于获取分别位于对接端面A、B的对接凹槽A、B的3D图像;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3个深度相机和彩色面阵相机输出的3D图像进行处理获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和2个对接凹槽上关键点的位置坐标,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计算工件段A、B的偏差,并将所述偏差送至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差控制工件段A或B进行转动和/或平移,使工件段A、B对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原点o为对接端面A的圆心,x轴为工件段A的中心轴线,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y轴由右手定则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计算3对激光点的位置坐标:A1(x
a1
,y
a1
,z
a1
),B1(x
b1
,y
b1
,z
b1
),A2(x
a2
,y
a2
,z
a2
),B2(x
b2
,y
b2
,z
b2
),A3(x
a3
,y
a3
,z
a3
),B3(x
b3
,y
b3
,z
b3
);计算:l1=|x
a1

x
b1
|,l2=|x
a2

x
b2
|,l3=|x
a3

x
b3
|;若l1>l3,控制工件段B绕z轴顺时针转动,使l1=l3;若l1<l3,控制工件段B绕z轴逆时针转动,使l1=l3;若l1=l3,l1<l2,控制工件段B绕y轴逆时针转动,使l1=l2=l3;若l1=l3,l1>l2,控制工件段B绕y轴顺时针转动,使l1=l2=l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计算对接凹槽A、B上2个关键点的位置坐标:A4(x
a4
,y
a4
,z
a4
),A5(x
a5
,y
a5
,z
a5
),B4(x
b4
,y
b4
,z
b4
),B5(x
b5
,y
b5
,z
b5
);若控制工件段B绕x轴逆时针转动,使若控制工件段B绕x轴顺时针转动,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端面自动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使工件段A、B对正的控制策略包括:计算第一深度相机与A1、B1的距离差d1,第二深度相机与A2、B2的距离差d2,第三深度相机与A3、B3的距离差d3;若d1>d3,控制工件段B沿y轴正向移动,使d1=d3;若d1<d3,控制工件段B沿y轴负向移动,使d1=d3;若d1=d3,d2>0,控制工件段B沿z轴正向移动,使d1=d2=d3=0;若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奇李波李明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