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23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驱动元件;    一显示基板,具有一端部,该端部耦接该驱动元件;    一框架,具有一封闭内缘对应设置于该驱动元件上方,其中该封闭内缘围成一开孔,该驱动元件对应设置于该开孔内,且与该封闭内缘间距有一间隙;以及    一绝缘装置,设置于该驱动元件及该间隙间,以隔绝该驱动元件与该封闭内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薄化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平面显示器模块段制程(LCM)开发过程中,基于产品的薄化需求及设计理 念,各部零组件间必须相互搭配,才能达成前述目标并顺利完成组装,其中尤 以显示基板日趋薄化下可能造成驱动元件与框架间的相互干涉为首要必须解决 的问题。图1所示为公知显示装置的剖视图。由图1可观察到基板薄化后造成框架 与驱动元件相互干涉的问题。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10包含上玻璃基板20, 供框架40搭接于其端缘以保护驱动元件30。由于驱动元件30的正常运作将关 系着显示基板10是否能正确显现画面,因此,大多是在显示基板10的周缘设 置框架40以对其进行保护。然而,由于薄化后的上玻璃基板20其厚度小于驱 动元件30的厚度,且框架40大多是金属材质,因此一旦框架40搭接至上玻璃 基板20,除造成彼此相互干涉,驱动元件30也将受到框架40的压迫,使驱动 元件30因触碰到金属材质的框架40发生短路,而影响平面显示器的显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防止因显示基板薄化后所造成的 驱动元件与框架干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框架相对驱动元件处设有开孔, 可避免因显示基板薄化后,框架直接接触驱动元件所发生的短路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驱动元件的外表面设有绝缘装 置,除可防止驱动元件受环境微粒的影响,并可进一步避免框架受外力压迫变 形时接触驱动元件造成短路损坏而影响平面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基板、框架以及绝缘装置。显示基板的端部耦 接有驱动元件。框架具有封闭内缘对应设置于驱动元件上方,其中封闭内缘围 成开孔,驱动元件对应设置于开孔内,且与封闭内缘间相距有间隙。绝缘装置 设置于驱动元件及间隙间,以隔绝驱动元件与封闭内缘。在较佳实施方式中,绝缘装置包含绝缘胶覆盖于驱动元件的外表面;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绝 缘装置较佳也包含绝缘胶带贴附于驱动元件的外表面,以隔离驱动元件与金属 框架。.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于显示 基板耦接驱动元件。其次,于驱动元件的外表面设置绝缘装置;接着,形成具 有封闭内缘且设有开孔的框架;最后,对应接合封闭内缘至驱动元件上方,使 驱动元件及绝缘装置对应设置于开孔内,且驱动元件与开孔间相距有间隙。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公知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5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公知技术)20、显示基板 30、驱动元件 40、框架(本专利技术)200、显示基板300、驱动元件400、框架410、封闭内缘411、第一侧缘412、第二侧缘420、开孔440、弯曲部450、侧壁460、凹槽500、绝缘装置501、绝缘胶带502、绝缘固定胶600、绝缘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防止因显示基板薄化后所造成 的驱动元件与框架间的干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较佳是在框架相对驱动元 件处设有开孔,可避免因显示基板薄化后,框架直接接触驱动元件所发生的短 路现象。此外,基于框架破孔后可能导致的结构刚性弱化,并考虑结构弱化后 的框架恐受外力压迫变形、接触驱动元件造成短路损坏而影响平面显示器的显示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除在框架选择性设置补强结构以强化开孔区域 的结构强度,其驱动元件的外表面较佳也进一步设有绝缘装置,除可使驱动元 件与框架间保持绝缘,也可防止驱动元件受环境中微粒的影响。此处所言的"绝 缘装置",较佳包含但不限于绝缘胶,亦即,凡可覆盖于驱动元件的外表面而使 驱动元件与框架绝缘,并加强固定于显示基板上的胶状材料或膜状材料,皆属 于本专利技术所称绝缘胶的范畴。此外,在其它不同实施方式中,绝缘装置较佳亦 包含利用其它热固性绝缘材料所形成的绝缘装置如绝缘片或绝缘套等,套接于 驱动元件的外表面以隔离驱动元件与框架。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2a及图 2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显示装置100包含显示基板200、驱动元件300以及框 架400,其中框架400对应驱动元件300处具有封闭内缘410围成开孔420。如 图2a及图2b所示,框架400与显示基板200的端缘搭接,且框架400覆盖显 示基板200耦接驱动元件300的区域较佳形成开孔420,驱动元件300则对应 设置于开孔420内,并与围成开孔420的封闭内缘410相隔一间隙设置。如图 2a及图2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框架400的封闭内缘4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 411及第二侧缘412,且驱动元件300的侧壁与第一侧缘411及第二侧缘412间 彼此相隔一间隙。如图2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由于驱动元件300的厚度大于显 示基板200的厚度,因此当框架400与显示基板200搭接,框架400的封闭内 缘410围绕设置于驱动元件300上方,且设置于开孔420内的驱动元件300其 顶面至显示基板200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框架400其内表面至显示基板200的垂 直距离。如图2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绝缘装置500设置于驱动元件300的外表面, 且绝缘装置500部份容置于驱动元件300侧壁与第一侧缘410及第二侧缘420 相隔的间隙内,以隔绝驱动元件300与封闭内缘410。如图2b所示,绝缘装置 500较佳包含绝缘胶,其覆盖于驱动元件300的外表面,并与驱动元件300耦 接于显示基板200的区域接着。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形成绝缘装置500的绝缘胶较佳包含胶状材料或膜状材料,可将驱动元件300完全包覆于其中,以降低 驱动元件300的侧壁及端缘可能接触框架400的机会。此外,在其它较佳实施 例中,绝缘装置500较佳还可以包含绝缘胶带501贴附于驱动元件300的外表 面,而可绝缘并隔离驱动元件300与第一侧缘411及第二侧缘412,如图3所 示。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的较佳实施 例所示,为强化框架400开孔区域的结构强度,封闭内缘410连接有侧壁450。 侧壁450的形成较佳是利用冲压或加工裁切等方式,形成于框架400对应驱动 元件300处。如图4的较佳实施例所示,侧壁450是相对于驱动元件300的侧 壁延伸设立,该驱动元件300与该侧壁450之间具有间隙430;换言之,侧壁 450是围绕驱动元件300的周缘设置,并与驱动元件300的侧壁间相距有空隙。 此时绝缘装置500较佳包含绝缘固定胶502,且绝缘固定胶502充填于侧壁450 与驱动元件300的空隙间,以隔绝侧壁450与驱动元件300。此外,如图4的 较佳实施例所示,为避免金属材质的侧壁450可能因接触显示基板200及驱动 元件300而造成短路,侧壁450的底端较佳进一步贴附有绝缘层600以避免短 路问题的发生。如图4所示,绝缘层600较佳为绝缘胶带贴附于侧壁450底端; 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驱动元件;一显示基板,具有一端部,该端部耦接该驱动元件;一框架,具有一封闭内缘对应设置于该驱动元件上方,其中该封闭内缘围成一开孔,该驱动元件对应设置于该开孔内,且与该封闭内缘间距有一间隙;以及一绝缘装置,设置于该驱动元件及该间隙间,以隔绝该驱动元件与该封闭内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荣源陈丽惠张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