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80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包括硝酸进料管线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所述硝酸进料管线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彼此交汇后与氧化氮发生器进料端连接,所述氧化氮发生器顶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线与旋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底部出液口通过回液管线与氧化氮发生器回液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一管线与聚结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底部出液口通过返液管线与氧化氮发生器返液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二管线与蒸汽加热器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单,在生成氧化氮的过程中,其副产物少且产生的副产物硝酸钠可以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氧化氮生产制备
,具体地指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二甲基亚砜的生产过程中,二氧化氮是必不可少的合成催化剂。国内二甲基亚砜生产厂家的二氧化氮的来源普遍有三种途径:直接采购、用硫酸与亚纳反应制取和利用浓硝酸中产发烟硝酸工艺制取。但是上述三种制备二氧化氮的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直接采购,不方便且连续供货没有保证;用硫酸与亚纳反应制取,其副产品多且污染环境;利用浓硝酸中产发烟硝酸制取,其工艺复杂且设备投资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包括硝酸进料管线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所述硝酸进料管线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彼此交汇后与氧化氮发生器进料端连接,所述氧化氮发生器顶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线与旋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底部出液口通过回液管线与氧化氮发生器回液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一管线与聚结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底部出液口通过返液管线与氧化氮发生器返液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二管线与蒸汽加热器进口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蒸汽加热器出口通过第三管线与氧化氮缓冲罐进口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氧化氮发生器底部出液口通过出液管线分别与送料管线一端和循环管线一端连接,所述送料管线另一端与硝酸钠溶液槽连接,所述循环管线上设有循环溶液加热器连接,所述循环管线另一端与氧化氮发生器进液口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线上设有出料泵,所述送料管线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循环管线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返液管线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回液管线上设有第四电磁阀。
[0008]优选地,所述硝酸进料管线上设有硝酸进料罐和硝酸上料泵。
[0009]优选地,所述亚硝酸钠进料管线上设有亚硝酸钠进料罐、亚硝酸钠进料泵和亚硝酸钠进料预热器。
[0010]优选地,所述硝酸进料管线上还设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分流管与氧化氮发生器顶部进口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装置操作简单,在生成氧化氮的过程中,其副产物少且产生的副产物硝酸钠可以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技术通过调控进料配比和进料浓度,即可以使得稀硝酸接近完全反应,使得稀硝酸的利用率提高,而通过旋液分离器和聚结分离
器可脱除大部分液体,使得生产的氧化氮纯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 为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包括硝酸进料管线1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2,所述硝酸进料管线1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2彼此交汇后与氧化氮发生器3进料端连接,所述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线4与旋液分离器5进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5底部出液口通过回液管线6与氧化氮发生器3回液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5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一管线7与聚结分离器8进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8底部出液口通过返液管线9与氧化氮发生器3返液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8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二管线10与蒸汽加热器11进口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蒸汽加热器11出口通过第三管线12与氧化氮缓冲罐13进口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氧化氮发生器3底部出液口通过出液管线14分别与送料管线15一端和循环管线16一端连接,所述送料管线15另一端与硝酸钠溶液槽17连接,所述循环管线16上设有循环溶液加热器18连接,所述循环管线16另一端与氧化氮发生器3进液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管线14分别与送料管线15一端和循环管线16连接,这样是为了控制进入到硝酸钠溶液槽17内液体的量,避免进入到硝酸钠溶液槽17内液体的量过多。
[0018]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线14上设有出料泵19,所述送料管线15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0,所述循环管线1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1,所述返液管线9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2,所述回液管线6上设有第四电磁阀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启相应的电磁阀,即可以控制相应管线的通断。例如打开送料管线15上的第一电磁阀20以及循环管线16上的第二电磁阀21后,硝酸钠溶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到硝酸钠溶液槽17内储存,另一部分重新回流至氧化氮发生器3内,并且在回流时,通过循环溶液加热器18预热。
[0019]优选地,所述硝酸进料管线1上设有硝酸进料罐1.1和硝酸上料泵1.2。
[0020]优选地,所述亚硝酸钠进料管线2上设有亚硝酸钠进料罐2.1、亚硝酸钠进料泵2.2和亚硝酸钠进料预热器2.3。
[0021]优选地,所述硝酸进料管线1上还设有分流管1.3,分流管1.3上设有第五电磁阀24,所述分流管1.3与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进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稀硝酸的反应更加充分,设置分流管1.3后可以引出部分稀硝酸从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进入,这样相当于增加了稀硝酸的反应面积,使得其反应更为充分。
[0022]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0023]首先,将原料罐区硝酸储罐中的稀硝酸通入硝酸进料罐1.1内补充液位至2/3,同时亚硝酸钠溶液进入亚硝酸钠进料罐2.1缓冲后,由亚硝酸钠进料泵2.2送入亚硝酸钠进料预热器2.3,亚硝酸钠溶液通过预热后与稀硝酸混合后进入氧化氮发生器3,反应生产的氧化氮自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出气口出来,并通过出气管线4进入到旋液分离器5内,通过旋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后,粗氧化氮气体进入到聚结分离器8内,而分离出的稀硝酸通过回液管线6进入到氧化氮发生器3内,重新参与反应,经过聚结分离器8进一步脱液操作后,脱
除的液体(稀硝酸和水)通过返液管线9进入到氧化氮发生器3内,重新参与反应,而氧化氮气体通过第二管线10进入到蒸汽加热器11进行预热过程,预热完成后,再通过第三管线12进入到氧化氮缓冲罐13,待下一工序调度。
[0024]本实施例经多次调配得出浓度为30%亚硝酸钠与浓度为55%稀硝酸配料比为2.8∶1时反应最充分,此时氧化氮收率最高,由于亚硝酸钠过量,所以稀硝酸接近完全反应,使得稀硝酸的利用率提高。
[0025]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采出氧化氮含有水等杂质,通过旋液分离器5和聚结分离器8可脱除大部分液体。氧化氮发生器3底部通过出液管线14与送料管线15连接后,可通过送料管线15将反应产生的硝酸钠和副产物送入到硝酸钠溶液槽17内储存。
[002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包括硝酸进料管线(1)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2),所述硝酸进料管线(1)和亚硝酸钠进料管线(2)彼此交汇后与氧化氮发生器(3)进料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氮发生器(3)顶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线(4)与旋液分离器(5)进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5)底部出液口通过回液管线(6)与氧化氮发生器(3)回液口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5)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一管线(7)与聚结分离器(8)进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8)底部出液口通过返液管线(9)与氧化氮发生器(3)返液口连接,所述聚结分离器(8)顶部出气口通过第二管线(10)与蒸汽加热器(11)进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11)出口通过第三管线(12)与氧化氮缓冲罐(13)进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化氮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氮发生器(3)底部出液口通过出液管线(14)分别与送料管线(15)一端和循环管线(16)一端连接,所述送料管线(15)另一端与硝酸钠溶液槽(1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杰田云清吴炜李涛乔磊谢万育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