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和抗含有该多肽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77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内溶素活性的新型多肽、包含该多肽和抗菌活性蛋白的融合蛋白、该多肽和/或融合蛋白的抗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的抗菌用途和/或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感染和/或与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感染相关的疾病或症状的用途。的疾病或症状的用途。的疾病或症状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肽和抗含有该多肽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内溶素活性的新型多肽、包含内溶素肽和抗菌活性蛋白的融合蛋白,以及抗多肽和/或融合蛋白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的抗生素和/或作为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感染和/或与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感染相关的疾病或症状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噬菌体是指感染特定细菌并抑制和阻碍受感染细菌生长的细菌特异性病毒。噬菌体具有在感染宿主细菌后以细菌细胞内增殖的方式杀死细菌,并当子代噬菌体在增殖后从细菌中出来时,使用内溶素(噬菌体的一种蛋白质)破坏宿主细菌的细胞壁。因此,具有噬菌体的内溶素活性的物质可以有效地用作抗生素候选物。
[0003]最近,抗生素耐药细菌迅速增加,不能用任何抗生素治疗的多药耐药细菌也在增加。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之一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ESKAPE(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ecies))细菌中的一种,其在全球范围内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也是一种参与各种感染的细菌。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突变多肽,其中引入了一种突变,该突变中与选自由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39、43、45、73、81、101和113位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对应的氨基酸被不同于原始氨基酸的氨基酸取代。
[000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多肽,包含含有杀菌肽A和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包含突变多肽。
[000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突变多肽或融合多肽的多核苷酸。
[000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
[000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组细胞,包含多核苷酸或含有该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
[001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其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编码突变多肽或融合多肽的多核苷酸,
[0012]包含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和
[0013]包含多核苷酸或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
[001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或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15]编码突变多肽或融合多肽的多核苷酸,
[0016]包含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和
[0017]包含多核苷酸或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
[001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001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抗生素的消毒剂。
[002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抗生素的洗涤剂。
[0021]技术方案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具有增强的抗菌活性以及与标准治疗抗生素一起使用时观察到协同效应的工程内溶素。
[0023]一方面提供了SEQ ID NO:2或6的多肽。该多肽可以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溶素,并且可以用作抗生素。当通过重组合成多肽时,可在SEQ ID NO:2或6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添加甲硫氨酸(M)作为第一个氨基酸残基。
[002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多肽,其包含SEQ ID NO:2或6的多肽和抗生素蛋白,例如杀菌肽A(例如,SEQ ID NO:8或SEQ ID NO:9)。在融合多肽中,多肽和抗生素蛋白彼此可直接(无接头)或通过肽接头融合。例如,融合多肽可包含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
[0025]SEQ ID NO:2(EC340)
[0026]VSRNISNNGIKFTAAFEGFRGTAYRATPNEKYLTIGYGHYGPDVTPGKTITPGQGLLLLNRDMAKAVAAVDAAAHHSLTQAQFDAVCDLVYNAGAGVIAATTGTGKALRSGDIATLRAKLALFINQNGKPLLGLRRRTAGRLALFDGKPWQEAEAIGRAVKG
[0027]SEQ ID NO:6(mtEC340)
[0028]VSRNISNNGIKFTAAFEGFRGTAYRATPNEKYLTIGYGSYGPHVEPGKTITPGQGLLLLNRDMAKAVAAVDAVAHHSLTQSQFDAVCDLVYNAGAGVIAAATGTGKALRSGDVATLRAKLALFINQNGKPLLGLRRRTAGRLALFDGKPWQEAEAIGRAVKG
[0029]SEQ ID NO:10(LNT113;杀菌肽A

GGGGSx3接头

mtEC340)
[0030]MKWKLFKKIEKVGQNIRDGIIKAGPAVAVVGQATQIAKGGGGSGGGGSGGGGSVSRNISNNGIKFTAAFEGFRGTAYRATPNEKYLTIGYGSYGPHVEPGKTITPGQGLLLLNRDMAKAVAAVDAVAHHSLTQSQFDAVCDLVYNAGAGVIAAATGTGKALRSGDVATLRAKLALFINQNGKPLLGLRRRTAGRLALFDGKPWQEAEAIGRAVKG
[0031]SEQ ID NO:8(杀菌肽A)
[0032]KWKLFKKIEKVGQNIRDGIIKAGPAVAVVGQATQIAK
[0033]SEQ ID NO:9(杀菌肽A,M被添加到SEQ ID NO:8的N

端)
[0034]MKWKLFKKIEKVGQNIRDGIIKAGPAVAVVGQATQIAK
[0035]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多肽或融合多肽的多核苷酸。
[003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重组载体可以是表达载体。
[003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多核苷酸或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可用于表达多核苷酸。
[003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其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9]多肽,例如,SEQ ID NO:2或6;
[0040]融合多肽,例如,SEQ ID NO:10;
[0041]编码多肽或融合多肽的多核苷酸;
[0042]包含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和
[0043]包含多核苷酸或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
[0044]该抗生素可对一种或多种(例如: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包含:(1)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或(2)在选自由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39、43、45、73、81、101和113位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位置的突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中,所述突变为选自由以下1)到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1)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39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2)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3)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4)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7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5)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81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丝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6)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1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和7)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1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中,所述突变包含:1)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39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丝氨酸取代,2)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组氨酸取代,3)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谷氨酸取代,4)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7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缬氨酸取代,5)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81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丝氨酸取代,和6)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1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酸被丙氨酸取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中,所述突变进一步包含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13位残基相对应的氨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熙峻金敏秀洪暳瑗金荣得张在延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外国语大学校研究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