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48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包括基体、安装框架、吊耳、定位机构;基体为一体成型;基体内设置有安装框架;基体的对侧外壁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吊耳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体一体成型的设置,能够与安装框架直接装配,结构简单,装配工艺简单;通过吊耳和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当电池包与整车底盘装配时,可以通过吊耳上的定位机构与整车安装点快速完成精准匹配,进而完成电池包与整车的安装固定,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箱体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不仅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新能源储能和低速汽车行业的锂电化程度不断提高,5g通信基站、家用储能等储能产业不断推进,近年来,老年踏板车、宏光微型车纯电动微型车等低配置、低限速的低速车辆也逐渐出现;随着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同车型电池箱体的尺寸和形状不尽相同。
[0003]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面对汽车制造的成本压力,车企对电池包的整包安全及重量提出严格的控制要求,传统锂电池的结构设计存在诸多冗余设计,即仍然采用螺栓锁在箱体边框,且电池箱体较重,内部结构布置不合理,空间利用率较低,存在生产装配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批量生产等问题,此外,传统锂电池箱体装配到汽车内时,需要不断调整位置以和汽车相适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制作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定位安装的锂离子电池下箱体。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包括基体(1)、安装框架(2)、吊耳(3)、定位机构(4);所述基体(1)为一体成型;所述基体(1)内设置有安装框架(2);所述基体(1)的对侧外壁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3);所述吊耳(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4)。
[0007]有益效果:通过基体一体成型的设置,能够与安装框架直接装配,结构简单,装配工艺简单;通过吊耳和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当电池包与整车底盘装配时,可以通过吊耳上的定位机构与整车安装点快速完成精准匹配,进而完成电池包与整车的安装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基体(1)的对侧外壁上各间隔固定有两个吊耳(3),对角线设置的一对吊耳(3)上固定有定位机构(4)。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吊耳(3)包括下壳体(31)、上壳体(32)、套筒(33),所述上壳体(32)卡设在下壳体(31)上,所述上壳体(32)顶壁与下壳体(31)顶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固定有至少一个套筒(33),所述套筒(33)为中空设置,所述套筒(33)上方的上壳体(32)和下方的下壳体(31)为贯穿设置。
[0010]有益效果:通过套筒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套筒与整车底盘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31)的竖截面为“几”字形,所述下壳体(31)靠近基体(1)的
一侧一体延伸出安装板(311),所述安装板(311)与基体(1)外侧的底壁固定;所述上壳体(32)的竖截面为“几”字形,所述上壳体(32)卡设在下壳体(31)上并通过侧壁相互固定,所述下壳体(31)靠近基体(1)的侧壁与基体(1)的外侧壁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内沿着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两个套筒(33),两个所述套筒(3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4)。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4)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底端固定在下壳体(31)的顶壁上,所述定位销顶端贯穿上壳体(32)的顶壁伸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体(1)为顶部开口设置,基体(1)底壁上一体固定有第一加强筋(11),所述基体(1)侧壁的顶端上一体固定有翻边(12),所述基体(1)的侧壁上间隔固定有第二加强筋(13),所述基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插件孔(14)。
[0015]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加强底部对模组的支撑刚度;通过翻边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的整体刚度及箱体的密封安全性能;通过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强下箱体侧壁的碰撞防护;通过在基体上开设插件孔,利于外部插件与箱体内部高压件的有效连接且使得插件位置的密封性较高。
[0016]进一步的,所述基体(1)整体采用DC04低碳钢板通过模具冲压一体成型,所述基体(1)的四角位置采用三角冲压。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2)依次包括左纵梁(21)、上横梁(22)、右纵梁(23)、下横梁(24)、中横梁(25)、BDU安装梁(26)、BMS安装梁(27),所述左纵梁(21)、上横梁(22)、右纵梁(23)、下横梁(24)、中横梁(25)依次排列形成“日”字形,所述BDU安装梁(26)、BMS安装梁(27)一体固定在下横梁(24)上远离中横梁(25)的一侧;所述左纵梁(21)和右纵梁(23)分别与基体(1)的内部侧壁及底壁固定,所述上横梁(22)与基体(1)上端侧壁固定,所述下横梁(24)与基体(1)内部底壁固定,所述中横梁(25)固定于基体(1)中间的底壁上,所述BDU安装梁(26)、BMS安装梁(27)与基体(1)下端侧壁固定。
[0018]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框架结构的设置,模组镶嵌于横梁中间,通过模组四侧的安装面板固定于“日”子型框架内,整体具有刚度强,稳定系数高的优势,有效地提高电池箱体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2)各梁体上靠近内部模组处均设置有多个漏液槽(29)。
[0020]有益效果:通过漏液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箱体加工的生产效率。
[002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本技术通过基体一体成型的设置,能够与安装框架直接装配,结构简单,装配工艺简单;通过吊耳和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当电池包与整车底盘装配时,可以通过吊耳上的定位机构与整车安装点快速完成精准匹配,进而完成电池包与整车的安装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0023]本技术通过套筒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套筒与整车底盘固定。
[0024]本技术通过第一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加强底部对模组的支撑刚度;通过翻边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的整体刚度及箱体的密封安全性能;通过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强下箱体侧壁的碰撞防护;通过在基体上开设插件孔,利于外部插件与箱体内部高压件的有效连接且使得插件位置的密封性较高。
[0025]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结构的设置,模组镶嵌于横梁中间,通过模组四侧的安装面板固定于“日”子型框架内,整体具有刚度强,稳定系数高的优势,有效地提高电池箱体的稳定性。
[0026]本技术通过漏液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箱体加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锂离子电池下箱体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锂离子电池下箱体中基体的立体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锂离子电池下箱体中安装框架的立体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锂离子电池下箱体中吊耳和定位机构的第一装配图;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安装框架(2)、吊耳(3)、定位机构(4);所述基体(1)为一体成型;所述基体(1)内设置有安装框架(2);所述基体(1)的对侧外壁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3);所述吊耳(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对侧外壁上各间隔固定有两个吊耳(3),对角线设置的一对吊耳(3)上固定有定位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包括下壳体(31)、上壳体(32)、套筒(33),所述上壳体(32)卡设在下壳体(31)上,所述上壳体(32)顶壁与下壳体(31)顶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固定有至少一个套筒(33),所述套筒(33)为中空设置,所述套筒(33)上方的上壳体(32)和下方的下壳体(31)为贯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1)的竖截面为“几”字形,所述下壳体(31)靠近基体(1)的一侧一体延伸出安装板(311),所述安装板(311)与基体(1)外侧的底壁固定;所述上壳体(32)的竖截面为“几”字形,所述上壳体(32)卡设在下壳体(31)上并通过侧壁相互固定,所述下壳体(31)靠近基体(1)的侧壁与基体(1)的外侧壁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沿着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两个套筒(33),两个所述套筒(3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4)。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杰严莹莹詹冉翁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