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高活性副干酪乳杆菌口腔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042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副干酪乳杆菌口腔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食品级环糊精溶于无菌去离于水中,加入阿拉伯胶作为益生元,得到环糊精/益生元纺丝液;再向纺丝液中加入副干酪乳杆菌混悬液,搅拌均匀,选择性加入辅料,得到环糊精/益生元/副干酪乳杆菌混合纺丝液;将所得混合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负载副干酪乳杆菌的纳米纤维口腔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负载副干酪乳杆菌的静电纺丝纤维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在口腔内的存活率、增殖率和稳定性,可以更大程度的调整口腔菌群,进而改善口腔问题,缓解牙周炎。缓解牙周炎。缓解牙周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高活性副干酪乳杆菌口腔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膜贴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含有高活性益生菌的口腔贴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定殖于人体肠道、口腔、生殖系统内。通过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益生菌的保健功效也被普遍接受并广泛接受。益生菌在口腔中的定殖可以抑制口腔有害菌的生长,改善口腔微环境,有益口腔健康。益生菌具有缓解口腔粘膜炎症等功效,但由于益生菌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失活,无法在口腔内有效定殖,需要对益生菌进行包埋和保护。
[0003]包埋技术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保护策略已被广泛用于提高益生菌在不利环境中的存活率。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静电纺丝法在益生菌包埋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与其它包埋技术相比,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且可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其对益生菌的保护效果普遍高于传统冻干方法,并且负载益生菌的纳米纤维膜更耐保藏和不利环境。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含有高活性益生菌的口腔贴膜的方法,将益生菌经静电纺丝包埋后制成纳米纤维口腔贴膜,可以精准贴于口腔粘膜患处,改善局部菌群,缓解炎症;益生元的加入对可对益生菌在口腔内的定殖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提高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增殖率及有效增殖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益生菌口腔护理产品多为漱口水、牙膏等,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益生菌的有效定殖率低,发挥的作用较小。本专利技术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益生元和益生菌复合并包封在纳米纤维贴膜中,以达到保护益生菌活性,提高益生菌在口腔内有效定殖率,改善口腔微环境,缓解口腔粘膜炎症的作用。该口腔贴膜易于携带,可常温储存;在使用时直接贴于患处,不影响食用者正常的语言和吞咽功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含有高活性益生菌的口腔贴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菌液制备:对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进行活化,无菌去离子水稀释,备用;
[0008]S2、纺丝液制备:将食品级环糊精溶于无菌去离于水中,得到环糊精纺丝液,再向环糊精纺丝液中加入益生元和辅料(薄荷脑、香精等),得到环糊精/益生元/辅料纺丝液;再向环糊精纺丝液中加入副干酪乳杆菌混悬液,搅拌均匀,得到环糊精/益生元/副干酪乳杆菌/辅料混合液;将上述纺丝液115℃,15~20min灭菌,晾凉备用;
[0009]S3、向环糊精纺丝液中加入副干酪乳杆菌混悬液,搅拌均匀,得到环糊精/益生元/副干酪乳杆菌/辅料混合液;
[0010]S4、静电纺丝:将混合纺丝液注入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纺丝90~120min。
[0011]优选方式下,步骤(1)所使用的副干酪乳杆菌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LC88(CGMCC 1.9088)。
[0012]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菌液制备具体为:挑取

80℃保存的菌种,根据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660

2010中的F2.7复苏方法,使用MRS固体培养基30~37℃、20~24h对菌种进行复苏;挑取复苏后的单菌落接到15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100~200rpm、37℃、培养20~24h,吸取1.5ml菌液接种到150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100~200rpm、30~37℃、培养20~24h;所得菌液10~15g,常温离心5~10min弃去上清,所得菌体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浓度为10CFU/ml菌液备用。
[0013]优选方式下,步骤S2所述纺丝液中环糊精的质量浓度为15%~20%;阿拉伯糖和环糊精的浓度比为(1:7.5)~(1:10)。所述辅料为具有清新口气作用的薄荷脑、香精等,辅料添加量为纺丝液的0.01wt%~0.02wt%。
[0014]优选方式下,步骤S2所述纺丝液中环糊精的质量浓度为15%;阿拉伯糖和环糊精的浓度比为1:7.5。
[0015]优选方式下,将步骤S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菌液的加入量与步骤S2中的纺丝液进行混合,其混合的体积比为1:4~5。
[0016]优选方式下,步骤S4所述静电纺丝条件为:针头直径0.4~0.6mm,给液速度为0.5~1.0mL/h,电压为15~20KV,接收端为贴于培养皿中央的5cm*5cm带背胶铝箔纸,接收距离10~15cm,温度为20~25℃,湿度<35%,纺丝时间90~120min。
[0017]优选的,所述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含有高活性副干酪乳杆菌的口腔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菌液制备:
[0019]按下述方法制备副干酪乳杆菌LC88(CGMCC 1.9088)菌液:
[0020]挑取

80℃保存的副干酪乳杆菌LC88(CGMCC 1.9088),根据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660

2010中的F2.7复苏方法使用MRS固体培养基37℃、24h对菌种进行复苏;挑取复苏后的单菌落接到15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200rpm、37℃、培养24h,吸取1.5ml菌液接种到150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200rpm、37℃、培养24h;所得菌液15g,常温离心8000rpm、10min弃去上清,所得菌体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两次、稀释;得副干酪乳杆菌LC88(CGMCC 1.9088)的浓度为10CFU/ml菌液;
[0021]S2、纺丝液制备:称取100ml无菌去离子水,倒入容器中,以无菌去离子水的重量为100%计,加入15wt%环糊精,搅拌800rpm、15min;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0wt%L

阿拉伯糖、0.02wt%薄荷脑;搅拌600~800rpm、15min,静置消泡;115℃,20min灭菌,晾凉备用;
[0022]S3、取10ml步骤S2的纺丝液和2ml步骤S1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LC88(CGMCC 1.9088)的浓度为10CFU/ml菌液,混合;搅拌800rpm、15min;获得益生菌/益生元/环糊精/辅料混合纺丝液
[0023]S4、静电纺丝:使用1ml注射器抽取步骤S3所得混合纺丝,安装0.4~0.6mm平头针头;将注射器安装在液速度为0.4mL/h的液体推进器上,在针头金属部位安装电极;将贴于培养皿中央的5cm*5cm带背胶铝箔纸,金属部位连接地线;调整接收距离13cm,温度23℃,湿度30%;电压20kv,启动装置,纺丝时间120min。
[0024]本专利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副干酪乳杆菌LC88(CGMCC 1.9088),对口腔微生态的平衡和口腔粘膜炎症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0026]2、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包埋益生菌,提高了对益生菌的保护效果,提高了益生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高活性副干酪乳杆菌口腔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液制备:对副干酪乳杆菌进行活化,无菌去离子水稀释,备用;(2)纺丝液制备:将食品级环糊精溶于无菌去离于水中,得到环糊精纺丝液,再向环糊精纺丝液中加入益生元和辅料,得到环糊精/益生元/辅料纺丝液;再向环糊精/益生元/辅料纺丝液中加入副干酪乳杆菌混悬液,搅拌均匀,得到环糊精/益生元/副干酪乳杆菌/辅料混合液;将上述纺丝液115℃,15~20min灭菌,晾凉备用;(3)将步骤(2)中所得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负载副干酪乳杆菌和益生元的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副干酪乳杆菌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LC88(CGMCC 1.908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副干酪乳杆菌菌液制备具体为:挑取

80℃保存的菌种,使用MRS固体培养基30~37℃、20~24h对菌种进行复苏;挑取复苏后的单菌落接到15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100~200rpm、37℃、培养20~24h;吸取1.5ml菌液接种到150ml MRS肉汤液体培养基,100~200rpm、30~37℃、培养20~24h;所得菌液10~15g,常温离心5~10min弃去上清,所得菌体用无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浓度为108CFU/ml菌液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心萍梅熙旋张左利白刘兵单欣雨王偞璠张素芳梁会朋纪超凡董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