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58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换热器壳体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设置有进气斜面管口,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出气斜面管口,所述换热器壳体中部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一端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外侧设置有U管鳍片,所述U形管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连通管,所述出液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口,所述U形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通管,所述进液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换热时进气斜面管口和出气斜面管口能够使烟气在换热器壳体内部流转的路径更长提升换热效率,且上下两端多组U管鳍片能够大大提升整体换热效率。体换热效率。体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设备
,具体是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0003]锅炉在工作时其炉中燃烧后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将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再次利用,这样能够更加的节能;但是现有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烟气在换热器内部流通路径较短,这会导致换热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烟气在换热器内部流通路径较短,这会导致换热效率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换热器壳体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设置有进气斜面管口,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出气斜面管口,所述换热器壳体中部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一端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外侧设置有U管鳍片,所述U形管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连通管,所述出液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口,所述U形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通管,所述进液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口。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一端设置有锅炉出烟头,所述锅炉出烟头一端设置有锅炉炉体。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炉炉体一端设置有锅炉弧形支架,所述锅炉弧形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杆。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底座,所述支杆底座数量设置有两组。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斜面管口和所述出气斜面管口均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隔板位于所述U形管中部设置,所述U形管数量设置有多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管鳍片数量设置有多组,且每两组所述U管鳍片位于一组所述U形管外侧两端对称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锅炉燃烧的烟气通过进气管和进气斜面管口进入换热器壳体内,在换热器壳体内上方流动与上方U形管和U管鳍片接触换热后流动至中间隔板下方与下方U形管和U管鳍片再次接触换热后,由出气斜面管口进入出气管内部排出完成换热,在换热时进气斜面管口和出气斜面管口能够使烟气在换热器壳体内部流转的路径更长提升换热效率,且上下两端多组U管鳍片能够大大提升整体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换热器壳体的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U形管和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换热器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进气斜面管口;5、出气斜面管口;6、中间隔板;7、U形管;8、U管鳍片;9、出液连通管;10、出液管口;11、进液通管;12、进液管口;13、锅炉出烟头;14、锅炉炉体;15、锅炉弧形支架;16、支架支杆;17、支杆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所述换热器壳体1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换热器壳体1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一端设置有进气斜面管口4,所述出气管3一端设置有出气斜面管口5,所述换热器壳体1中部设置有中间隔板6,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U形管7,所述U形管7外侧设置有U管鳍片8,所述U形管7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连通管9,所述出液连通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口10,所述U形管7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通管11,所述进液通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口12。
[0021]所述进气管2一端设置有锅炉出烟头13,所述锅炉出烟头13一端设置有锅炉炉体
14;所述锅炉炉体14一端设置有锅炉弧形支架15,所述锅炉弧形支架15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杆16;所述支架支杆16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底座17,所述支杆底座17数量设置有两组;所述进气斜面管口4和所述出气斜面管口5均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设置;所述中间隔板6位于所述U形管7中部设置,所述U形管7数量设置有多组;所述U管鳍片8数量设置有多组,且每两组所述U管鳍片8位于一组所述U形管7外侧两端对称设置。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换热水液通过进液管口12和进液通管11进入多组U形管7内,循环后由另一端出液连通管9流入出液管口10内排出,此时锅炉燃烧的烟气通过进气管2和进气斜面管口4进入换热器壳体1内,在换热器壳体1内上方流动与上方U形管7和U管鳍片8接触换热后流动至中间隔板6下方与下方U形管7和U管鳍片8再次接触换热后,由出气斜面管口5进入出气管3内部排出完成换热,在换热时进气斜面管口4和出气斜面管口5能够使烟气在换热器壳体1内部流转的路径更长提升换热效率,且上下两端多组U管鳍片8能够大大提升整体换热效率。
[00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换热器壳体(1)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一端设置有进气斜面管口(4),所述出气管(3)一端设置有出气斜面管口(5),所述换热器壳体(1)中部设置有中间隔板(6),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U形管(7),所述U形管(7)外侧设置有U管鳍片(8),所述U形管(7)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连通管(9),所述出液连通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口(10),所述U形管(7)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通管(11),所述进液通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一端设置有锅炉出烟头(13),所述锅炉出烟头(13)一端设置有锅炉炉体(14)。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粉明付圣东王鹤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