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更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设备安装、线路检修、维护保养、设备升级等日益频繁,维检设备、材料的承载、运输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轨线中,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梯形轨枕、预制板道床、整体道床等运输及行走多有不便,尤其是有砟轨道和梯形轨枕道床在没有安装隔板的情况下,施工物资及维保设备沉重,徒手行走尚且不便,何况人工携带运输设备材料等,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在轨道上行走的、轻型的、便携的推拉车为施工、检修人员提供运输便利。
[0003]目前市面上的轨道车按其性能作用一般可以分为轻型轨道车和重型轨道车。轻型轨道车相对重型轨道车具有自身重量轻、功率小、牵引力小、运行速度慢的特点,必要时能由人员随时撤出线路。轻型轨道车一般只准在封锁施工作业的情况下白天使用,可以不按列车运行办理;在夜间或遇降雾、暴风雨雪天气,只作为消除线路故障或执行特殊任务时才准使用,此时需要按照列车运行办理。重型轨道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包括:框架结构(10)、轮轨结构(20)以及车面板结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0)包括中间固定框架以及在中间固定框架左右两侧的延伸框架,中间固定框架包括前并联双管(11)、后并联双管(12)以及连接前并联双管(11)与后并联双管(12)的固定框架连接管(13);前并联双管(11)的每一个管以及后并联双管(12)的每一个管上均形成有两个定位销孔(14);延伸框架包括两个运动杆(15)以及连接两个运动杆的轮轨杆(16);各运动杆(15)内均设置有弹性定位销(17);左侧延伸框架的两个运动杆从左侧分别插入前并联双管(11)中的一个管以及后并联双管(12)中的一个管中,右侧延伸框架的两个运动杆从右侧分别插入前并联双管(11)中的一个管以及后并联双管(12)中的另一个管中,并通过定位销孔(14)和弹性定位销(17)的配合将左右延伸框架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以及轮轨结构(20)包括两个前轮(21)和两个后轮(22),分别固定在左右延伸框架的轮轨杆(16)下侧,前轮为万向轮,后轮为固定轮;前轮和后轮均具有双轮结构,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轮(201)、直径较大的第二轮(202)以及双轮固定架(203),所述第一轮(201)和第二轮(202)通过双轮固定轴(204)固定在双轮固定架(203)中,固定轮设置为第一轮(201)在外侧以及第二轮(202)在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左侧延伸框架与右侧延伸框架具有相同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定位销孔(14)设置在前并联双管(11)和后并联双管(12)的各个管的下侧壁上;各运动杆(15)内的弹性定位销(17)的销口朝向定位销孔(14)的开孔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多功能便携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延伸框架插入到中间固定框架中,使得运动杆(15)内的弹性定位销(17)与所述两个定位销孔(14)中距离该运动杆较近的一个定位销孔结合时,左右延伸框架的轮轨杆(16)下侧的轮轨结构(20)能够搭接在轨道(1)上并沿着轨道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轮(201)位于轨道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轮(202)用作限位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胜,赵建阳,左晨曦,高岩,吴跃卿,李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