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90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成品目标厚度40mm以上的精轧道次,取消原来的小压下控制,精轧空过道次投用平整控制逻辑;采用压下电机和液压共同参与辊缝控制,使轧制线高度更加合理;增加预矫直机矫直力,厚规格钢板辊缝模型优化调整,针对TMCP轧制模型,厚度40mm以上辊缝补偿修正;温矫直机高温矫直,保证矫直温度≥450℃。40mm以上的钢板头部波浪瓢曲发生率由18.5%降低到10.0%。板头部波浪瓢曲发生率由18.5%降低到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轧钢技术采用电动压下和液压进行辊缝控制,轧制过程中随着机架辊和辊道的辊面磨损,辊径逐渐变小,辊道面高度下降,实际轧制线高度增加导致板坯咬钢后扣头,头部冲击辊道产生波浪弯曲。现代化的5米轧机采用电动和液压的辊缝控制技术,原有的辊缝控制逻辑,精轧道次的小压下量(12mm)轧制采用液压缸上抬设定辊缝,辊缝响应速度快,但是随着液压缸的上抬,在轧制精轧末尾两道次(带轧制力道次)时候,随着底部液压缸的上升,实际轧制线高度的增加,导致轧件咬钢后扣头,钢板头尾冲击辊道产生波浪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厚度 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包括:成品目标厚度40mm以上的精轧道次,取消原来的小压下控制,精轧空过道次投用平整控制逻辑;采用压下电机和液压共同参与辊缝控制,使轧制线高度更加合理;增加预矫直机矫直力,厚规格钢板辊缝模型优化调整,针对TMCP轧制模型,厚度40mm以上辊缝补偿修正;温矫直机高温矫直,保证矫直温度≥450℃。
[000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空过道次辊缝控制轧制力在500~1000t。
[0005]前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针对厚规格40mm以上控轧模式、控轧控冷模式预矫辊缝补偿进行调整,调整工艺如下:

控轧模型厚度40~50mm,辊缝补偿减小0.6mm;厚度50~60mm,辊缝补偿减小0.8mm;厚度60~70mm,辊缝补偿减小1.0mm;厚度70~80mm,辊缝补偿减小1.4mm;厚度80~1000mm,辊缝补偿减小1.6mm;

控轧控冷模型厚度40~50mm,辊缝补偿减小0.8mm;厚度50~60mm,辊缝补偿减小1.0mm;厚度60~70mm,辊缝补偿减小1.2mm;厚度70~80mm,辊缝补偿减小1.4mm;厚度80~1000mm,辊缝补偿减小1.8mm。
[0006]前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多道次矫直,矫直力保持800~2800t。
[0007]前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矫直工艺如下:厚度40

50mm,辊缝补偿

0.5~

1.0mm,变形量2.0~2.5mm,弯辊值0.5~1.5mm,边辊值0.5~1.0mm,预设矫直力800~1200t;厚度50

60mm,辊缝补偿

0.8~

1.5mm,变形量1.0~2.0mm,弯辊值0.5~1.0mm,边辊值1.0~1.5mm,预设矫直力1200~1500t;厚度60

70mm,辊缝补偿

1.0~

1.8mm,变形量0.5~1.0mm,弯辊值0.5~1.0mm,边辊值1.0~1.5mm,预设矫直力1500

2000t;厚度70

80mm,辊缝补偿

1.5~

2.0mm,变形量0.5~1.0mm,弯辊值0.5~1.0mm,边辊值1.5~2.0mm,预设矫直力2000~2500t;厚度80

100mm,辊缝补偿

2.0~

2.5mm,变形量0.5~1.0mm,弯辊值0.5~1.0mm,边辊值1.5~2.0mm,预设矫直力2500~2800t。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主要对轧制厚板头尾板形控制进行创新性优化,减少头尾波浪瓢曲,提高钢板板形一次合格率,降低板形挽救加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成品目标厚度40毫米以上的精轧道次,取消原来的小压下控制,精轧空过道次投用平整控制逻辑,以此来改善轧制过程中头尾波浪弯板型;(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压下电机和液压共同参与辊缝控制,使轧制线高度更加合理,改善头尾轧制扣头现象;(4)本专利技术中预矫直机矫直力增加,消除钢板头尾波浪弯板型;(5)本专利技术中温矫直机高温矫直,保证矫直温度≥450℃,多道次矫直,矫直力保持800

2800t,确保厚规格钢板板型一次收得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轧制钢种EN 10025

S355JO,规格43mm*3150mm*20m,运用修正后的矫直工艺进行矫直。
[0010]矫直力比预设的实际矫直力要提高400t左右,对厚规格矫直板型合格率提升明显。
[0011]采用本方法,2021年1月~5月份,成品目标厚度40毫米以上的钢板每月产量2万吨,钢板头部波浪弯瓢曲发生率从原来的18.5%降低至10.0%,每月瓢曲量减少1700吨。根据瓢曲板压平费用180元/吨,核算一年可创造的经济效益为:12月*2.0万吨/月*(18.5%

10.0%)*180元/吨=367.5万元。
[001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目标厚度40mm以上的精轧道次,取消原来的小压下控制,精轧空过道次投用平整控制逻辑;采用压下电机和液压共同参与辊缝控制,使轧制线高度更加合理;增加预矫直机矫直力,厚规格钢板辊缝模型优化调整,针对TMCP轧制模型,厚度40mm以上辊缝补偿修正;温矫直机高温矫直,保证矫直温度≥4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过道次辊缝控制轧制力在500~1000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厚规格40mm以上控轧模式、控轧控冷模式预矫辊缝补偿进行调整,调整工艺如下:

控轧模型厚度40~50mm,辊缝补偿减小0.6mm;厚度50~60mm,辊缝补偿减小0.8mm;厚度60~70mm,辊缝补偿减小1.0mm;厚度70~80mm,辊缝补偿减小1.4mm;厚度80~1000mm,辊缝补偿减小1.6mm;

控轧控冷模型厚度40~50mm,辊缝补偿减小0.8mm;厚度50~60mm,辊缝补偿减小1.0mm;厚度60~70mm,辊缝补偿减小1.2mm;厚度70~80mm,辊缝补偿减小1.4mm;厚度80~1000mm,辊缝补偿减小1.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厚度40mm以上钢板头尾波浪弯瓢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道次矫直,矫直力保持800~2800t。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陈维宇孙旭东张淼李安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