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86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和外电极。所述主体包括:支撑构件,具有形成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部中的贯通孔;内线圈,通过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以及包封剂,包封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内线圈。所述贯通孔被所述内线圈的端部填充。绝缘层介于所述内线圈和所述外电极之间。外电极之间。外电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7月25日、申请号为201910675734.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线圈组件”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组件的薄膜功率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3]近来,用于高性能、高电流环境中的电子组件需要应用到移动无线通信装置和电子部件中。详细地,当施加到电子组件的电流高于在智能手机中使用的电流时,在电子部件中使用的组件通常需要稳定的驱动特性和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在该线圈组件中,通过改善外电极和主体之间的绝缘性能在结构上抑制介电击穿路径,以实现高可靠性。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所述主体包括:支撑构件;内线圈,通过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以及包封剂,包封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内线圈,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内线圈。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通孔、通路孔和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通孔和所述通路孔分开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部。所述内线圈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每个具有端部,所述第一线圈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端部分别填充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在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所沿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之间延伸。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第二绝缘层设置在被设置为与所述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背对的至少另一表面上。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一外电极之间延伸的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延伸的一个端部。
[0006]所述第一绝缘层可具有在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延伸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可具有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外电极之间延伸的另一端部。
[0007]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端部可与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间隔开。
[0008]所述第一外电极可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
[0009]所述第二外电极可与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
[0010]所述包封剂可填充所述通孔。
[0011]所述包封剂可包括具有磁性能的材料。
[0012]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彼此分开处的间隔可小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端部的厚度或者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端部的厚度。
[0013]所述第一外电极可在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端部的中央处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圈。
[0014]所述第二外电极可在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端部的中央处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线圈。
[0015]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可通过连接部一体化为单个主体。
[0016]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以及所述连接部可具有这样的截面形状:所述截面形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以及所述连接部的中央的空间。
[0017]所述空间可填充有所述第一外电极或者所述第二外电极。
[0018]所述空间可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端部的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截面面积大的截面面积。
[0019]所述空间可具有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端部的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截面面积小的截面面积。
[0020]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可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包封剂分开。
附图说明
[0021]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
[0023]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

I

截取的截面图;
[0024]图3是在图1中的A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
[0025]图4是现有技术的线圈组件的截面图;
[0026]图5是在根据图1中的线圈组件的变型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中与图1中的A方向对应的表面的截面图;以及
[0027]图6是在根据图1中线圈组件的另一变型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中与图1中的A方向对应的表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如下描述本公开的示例。
[0029]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向本领域技术人员。
[0030]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记用于指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0031]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但不必然限于此。
[0032]图1是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
线I

I

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3是在图1中的A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
[0033]参照图1至图3,线圈组件100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的外电极2。
[0034]外电极2包括:第一外电极21,设置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并直接连接到第一线圈;以及第二外电极22,设置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并直接连接到第二线圈。第一外电极21和第二外电极22中的每个可利用具有改善的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可根据需要具有多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外电极21和22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镍(Ni)层、锡(Sn)层或者银

环氧树脂(Ag

epoxy)层作为导电树脂层。
[0035]与图1中描绘的结构不同,第一外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形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设计和改变。例如,第一外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可以是仅覆盖主体1的两侧的L形状的电极,或者可以是包括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两者形成在主体1的一侧上的底部电极,但不限于此。
[0036]主体1大体上确定线圈组件100的外观。主体1具有大体上六面体形状,具有在厚度T方向上彼此相对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在长度L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以及在宽度W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
[0037]主体1包括:内线圈12;支撑构件11,支撑内线圈12;以及包封剂13,包封支撑构件11和内线圈12。
[0038]支撑构件11具有适于支撑内线圈12的刚性,并且具有便于内线圈12形成的板形状。作为支撑构件11的材料,可应用各种材料而没有限制,只要其具有绝缘性能即可。支撑构件11可具有这样的材料:其中诸如玻璃料的用于刚性的添加剂或者用于磁性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支撑构件;内线圈,通过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以及包封剂,被构造为包封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内线圈;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内线圈;以及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和所述主体的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外表面上彼此间隔开设置,所述内线圈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每个具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并直接接触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上表面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直接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通孔、通路孔以及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通孔和所述通路孔分开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端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每个的所述一个端部填充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并且分别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在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所沿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之间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外电极之间延伸的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延伸的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之间延伸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外电极之间延伸的另一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正九文炳喆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