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825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吐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熊果酸(Ursolic Acid)分子式为C
30
H
48
O3,是一种非极性的五环三萜酸,室温下为白色固体粉末,不溶于水和石油醚,易溶于乙醇。各项研究表明熊果酸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抗炎剂、抗菌剂、肝脏保护剂,还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该化合物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对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
[0003]尽管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熊果酸具有强烈的疏水性,水溶性差,在体内吸收效果不理想,因此生物利用度低。这些缺点极大地影响了其药理作用的发挥。
[0004]近年一些研究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熊果酸纳米粒,然而反溶剂法制备步骤较多,通常需要使用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且部分依然存在粒径较大、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纳米熊果酸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纳米熊果酸悬浮液的应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吐温

20与水混合均匀;再加入熊果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11](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研磨介质混合,研磨。
[0012]其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如下:纳米熊果酸2份~3份、吐温

20 5份~7份和水90份~93份;优选包括如下:纳米熊果酸2.5份、吐温

20 6.5份与水91份。
[0013]步骤(2)中所述的研磨介质优选为研磨珠,更优选为直径为0.1mm~0.3mm的研磨珠;最优选为0.1mm的研磨珠。
[001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研磨介质的添加量占研磨腔体积的50

80%,更优选为研磨腔体积的的75%。
[0015]步骤(2)中所述的研磨的条件优选为:温度为20℃以下,转速为2000rpm~4000rpm,研磨30min~180min;更优选为温度为20℃以下,转速为3500rpm,研磨60min。
[0016]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7]所述的纳米熊果酸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粒径优选为120nm~300nm;更优选为120nm~210nm。
[0018]上述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在抗氧化中的应用。
[0019]上述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选用吐温

20作为稳定剂,优化吐温

20浓度、组分配比、研磨转速以及研磨介质等条件,通过简单的混合、研磨制备得到粒径小、粒度分布集中的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得纳米熊果酸悬浮液经过7天静置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0022](2)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纳米悬浮液相比于原料具有更高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效果更优,具体为原料被制备为纳米悬浮液后,其体外抗氧化效果由22.81%提升至66.64%。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磨机及装置流程简图。
[0024]图2是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混悬效果对比图。
[0025]图3是实施例9研磨过程中的粒度分布图和累计粒度分布图;其中(a)为研磨过程中的粒度分布图,(b)为研磨过程中的累计粒度分布图。
[0026]图4是实施例18熊果酸湿法研磨前后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对比图
[0027]图5是实施例18产品的稳定性表征图。
[0028]图6是熊果酸颗粒粒度D
50
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趋势图。
[0029]图7是实施例15研磨时间为0

180min制得的熊果酸悬浮液的粒度分布随研磨时间的变化图。
[0030]图8是实施例3与实施例5

7得到的悬浮液粒度分布随研磨转速增加的变化图;其中(a)粒度分布D
50
变化图,(b)粒度分布D
90
变化图。
[0031]图9是实施例3与实施例8得到的悬浮液粒度分布随研磨时间的变化图;其中(a)是粒度分布D
50
变化图,(b)是粒度分布D
90
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材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其制备步骤如下:
[0035]称量熊果酸粉末、吐温

20和水;其中按质量分数计:熊果酸粉末2.5份、吐温

20(购自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CAS编码:9005

64

5,分析纯)5.5份和水92份。
[0036](1)在400ml烧杯中加入水和吐温20,室温下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解为透明溶液;
[0037](2)将熊果酸粉末加入步骤(1)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30

60min至混合均匀。
[0038](3)安装研磨机(实验室用湿法研磨机DYNO

MILL RL,华尔宝机械(深圳)有限公司),研磨机及装置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加入占研磨腔总体积62.5%的直径为0.3mm的研磨
珠(氧化锆)。调节水浴温度为0

5℃,打开蠕动泵,将步骤(2)的熊果酸悬浮液加入研磨机中,监控熊果酸悬浮液温度在20℃以下,以3000rpm的转速启动研磨;研磨中调节研磨机的物料,使其进出平衡。研磨时间为60min。
[0039]使用胶头滴管取样1

2ml,使用Matersize3000激光粒度仪(马尔文帕纳科(中国))湿法测量其粒度分布。结果如下:D
10
(65.9nm)、D
50
(122nm)、D
90
(237nm)
[0040]对比例1
[0041]制备5组纳米熊果酸悬浮液,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不同点为将吐温

20分别替换为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6000(PEG...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熊果酸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吐温

20与水混合均匀;再加入熊果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研磨介质混合,研磨;其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如下:纳米熊果酸2份~3份、吐温

20 5份~7份和水90份~9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如下:纳米熊果酸2.5份、吐温

20 6.5份和水9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研磨介质为研磨珠;步骤(2)中所述的研磨介质的添加量占研磨腔体积的50

80%;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陈翠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