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釜串联连续反应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24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釜串联连续反应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工艺,将重油组分、反应助剂连续加入至少两级反应釜串联的反应器中进行热聚合,反应过程中连续补加反应助剂,维持反应在适当温度、压力和足够的停留时间,反应结束后,采用短程蒸馏器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后得到软化点大于260℃的高软化点沥青产品,产品收率大于6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釜串联连续反应工艺,系统连续进料和出料,减少物料反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多级反应釜连续反应,强化了反应过程,分批补加反应助剂,精准调控聚合程度,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过程能耗,工艺操作条件可灵活调节,增强了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增强了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增强了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釜串联连续反应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釜串联连续反应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工艺,生产的高软化点沥青作为新型碳材料,可作为包覆材料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可作为沥青基碳纤维、针状焦、高端活性炭等高端碳材料的原料。

技术介绍

[0002]乙烯焦油、乙烯渣油、催化油浆、煤焦油沥青等劣质重油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附加值的副产品,我国产能超过2000万吨/年。乙烯焦油是裂解原料在蒸汽裂解过程中高温缩合产物,我国产能约400万吨/年。乙烯渣油是原油在常减压过程中产生的重油或残余油。催化油浆是催化裂化装置排出的残渣油,我国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煤焦油沥青是把煤焦油中的轻质组分提取后剩余的残渣,也是其重质组分,其产量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0%~60%(w),我国产能超过700万吨/年。这些重油副产品具有密度大、碳氢原子比高、芳烃含量高的特点,是制备碳材料的优质原料,若能够利用这些重芳烃中的有效组分制备高品质、高价值的新型碳材料,对煤化工、石油化工产品的分质分阶利用,延伸产业链具有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釜串联连续反应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重油原料与反应助剂在配料釜中混合,混合后加入到多釜串联反应器的第一级反应釜中进行热聚合反应,由第一级反应釜采出的物料再次进入第二级反应釜继续参与反应,依次进行N级聚合反应,各级反应釜连续补加反应助剂,各反应釜内压力保持平衡,反应过程中挥发的轻组分经冷凝冷却后作为副产品送至轻油罐,得到的树脂沥青反应产物送至短程蒸馏器进行产品纯化得到高软化点沥青,短程蒸馏器蒸出的轻组分经冷凝冷却后作为副产品送至轻油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原料为乙烯焦油、乙烯渣油、催化油浆、煤焦油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后经过预处理和脱轻处理后形成的重油,恩式馏程初馏点≥250℃,软化点≥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助剂由烷基苯磺酸类、不饱和脂肪酸、石油环烷酸类化合物与其它极性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有机溶剂混合组成,各类化合物在反应助剂中的含量在10~50%之间变化;其中,烷基苯磺酸类化合物选自十一烷基苯磺酸、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二十四烷基

苯磺酸中的单种或多种混合物,不饱和脂肪酸可选自C14~C24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单种或多种混合物,石油环烷酸类化合物可选自环烷酸铅、钴、锌的盐类化合物,其它极性非烃类化合物可选自磺酸基功能化 B 酸性离子液体、氯铝酸离子液体;加入的反应助剂的总量为重油总质量的0.2%~10%,其中,20

40%的反应助剂在配料釜中添加,余量的反应助剂按需在各级反应釜中添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个数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凤祥朱忆宁王佳兵曹祖斌张婷吴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