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和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重油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油热转化生产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间相沥青是中间相碳微球、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针状焦等高端碳材料的前驱体,其结构决定了所有中间相碳材料的性质。中间相碳微球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除了具有碳材料一般的性能外,还因其球体形状、片层结构等特殊形态而具有独特性质,可应用于锂离子负极材料、核石墨、高端机械密封、半导体制造容器等方面。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是由中间相沥青发泡制得的一种多孔碳材料,同时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导热、高导电、耐火、抗冲击、电磁波吸收等优异性能,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热管理、抗冲击耐腐蚀结构材料等领域。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温高和低密度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高端工业装备等多个领域。基于上述原因,美日等碳纤维强国严格限制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其前驱体(纺丝沥青)、相关生产技术及其生产装置对我国的出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与蒽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在压力为0.5
‑
5MPa下进行高压热转化;然后再进行常压热转化;反应产物经溶剂萃取脱除其中的非沥青质组分,将其余物料经减压蒸馏分离出馏分油和残留的溶剂,得到中间相沥青;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在400℃到490℃的馏程范围内,其馏程宽度为30℃
‑
5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裂化油浆与加氢处理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之前或之后切割为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由耐热无机氧化物载体负载活性金属组分,所述的活性金属选自Co、Ni、M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加氢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80
‑
330℃,压力为2.5
‑
4.0MPa,空速为1.0
‑
1.5h
‑1,氢油体积比为250
‑
350Nm3/m3。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的馏程宽度为30℃;优选地,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的馏程为400
‑
430℃,430
‑
460℃或460
‑
490℃;优选地,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的馏程为430
‑
460℃。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与蒽以1:1
‑
1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原料;优选地,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窄馏分与蒽的质量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洋,王玮,阎龙,范启明,刘自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