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1772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c、薄层层析测定: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乙酸丁酯:甲酸:水展开,干燥后用溴甲酚绿溶液浸板,加热至斑点清晰,冷却,再置于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使俄色果配方颗粒中的特征成分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俄色果来源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 Hughes或花叶海棠Malustransitoria( Batal.) Schneid.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性平,具有清肺疾,排(化) 痰、健胃、降血压等作用。为方便临床使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目前将其制成了俄色果配方颗粒。
[0003]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干燥、制粒技术制成颗粒剂型。它能克服汤剂煎煮费时、携带不便、不宜储存等缺点,同时质量可控,已被消费者大量使用。以现代工艺制备的俄色果配方颗粒已不具备饮片的外形,通过外形难以辨别,在临床上易造成错用,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购成隐患。
[0004]目前对俄色果还无相应的法定标准,对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也仅集中于液相色谱检测。陈华林等,藏药奥色折布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21)公开了一种俄色果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以熊果酸为特征成分,采用薄层色谱鉴别俄色果。经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丹参、木瓜、乌梅、枇杷叶、翼首草等中药材均以熊果酸为对照,因此仅以熊果酸对俄色果配方颗粒进行薄层鉴别专属性稍差,且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并不能准确鉴别俄色果配方颗粒,因此,目前急需一个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用以准确鉴别俄色果配方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样品,加水溶解,调pH值2.0~3.0,再加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萃取液除去溶剂,加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L

苹果酸对照品,加甲醇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c、薄层层析测定: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乙酸丁酯:甲酸:水展开,干燥后用溴甲酚绿溶液浸板,加热至斑点清晰,冷却,再置于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
[0006]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待测样品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1~1g:15ml,优选0.5g:15ml。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样品为俄色果配方颗粒;所述俄色果配方颗粒是俄色果的水提物,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颗粒;所述俄色果是蔷薇科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 Hughes的干燥成熟果实。
[0008]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对照品溶液每1ml含L

苹果酸2~7mg,优选5mg。
[0009]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乙酸丁酯:甲酸:水的体积比为2~6:3~4:1~3,优选4:3.7:2。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水为蒸馏水。
[0011]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溴甲酚绿溶液的浓度为0.05~0.25 %,优选0.1%,pH值5.0~5.5,优选5.4。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5℃。
[0013]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取量各为7μL。
[0014]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检视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在与L

苹果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黄色斑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通过特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使俄色果配方颗粒中的特征成分L

苹果酸被有效分离,专属性很好,检测限较低,适用于俄色果配方颗粒中L

苹果酸的检查,以准确实现俄色果配方颗粒的鉴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6]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8]图1展开系统薄层色谱图图2不同提取溶剂的薄层色谱图(1:0.3g;2:0.5g;3:0.7g;S:L

苹果酸)图3不同料液比的薄层色谱图(1:料液比1:20;2:料液比1:30;3:料液比1:40;S:L

苹果酸)图4不同提取时间的薄层色谱图(1:萃取1次;2:萃取2次;3:萃取3次;4:萃取4次;S:L

苹果酸)图5不同点样量的薄层色谱图(1:点样量3μL;2:点样量5μL;3:S:L

苹果酸;4:点样量:7μL;5:点样量10μL)图6不同薄层板展开的薄层色谱图(1~3:3批俄色果(变叶海棠)配方颗粒;S:L

苹果酸)图7不同批次配方颗粒色谱图(1~3:俄色果(变叶海棠)配方颗粒;S:L

苹果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样品、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其中俄色果(变叶海棠)配方颗粒为蔷薇科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 Hughes的干燥成熟果实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性状为淡棕色至红棕色的颗粒;气微,味酸、甘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取俄色果(变叶海棠)饮片2000g,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干浸膏出膏率为25%~45%),加辅料适量,干燥(或干燥,粉碎),再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制成1000g,即得。
[0020] 实施例1 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
a、供试品溶液制备:称取俄色果配方颗粒,加蒸馏水15ml溶解,以1mol/L的盐酸酸化至pH为2.0~3.0,并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加1 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0021]b、对照品溶液制备:取L

苹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0022]c、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7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4:3.7: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0.1%,g/ml溴甲酚绿溶液(用1mol/LNaOH溶液调pH至5.4)浸板,105℃加热至斑点清晰,放冷后,至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立即检视;检视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在与L

苹果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黄色斑点。
[0023] 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 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检测方法研究1、展开系统考察称取俄色果(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粉末0.5g,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俄色果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样品,加水溶解,调pH值2.0~3.0,再加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萃取液除去溶剂,加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L

苹果酸对照品,加甲醇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c、薄层层析测定: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乙酸丁酯:甲酸:水展开,干燥后用溴甲酚绿溶液浸板,加热至斑点清晰,冷却,再置于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待测样品、水和乙酸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为0.1~1g:15ml:15 m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俄色果配方颗粒;所述俄色果配方颗粒是俄色果的水提物,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颗粒;所述俄色果是蔷薇科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智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