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衬套内管及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6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衬套内管,包括本体,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加强部,内侧设置有贯穿的连轴孔,连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键槽,位于加强部与连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料槽,本体中远离加强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减料槽,还提供了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上模芯,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芯,所述的上模芯与下模芯组合后构成压铸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在于:由本体与加强部组成的后衬套内管,与外界的连接通过连轴孔与键槽的设置得以实现,再设置第一减料槽与第二减料槽得以减轻零件的重量,并获得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压铸模具的设计,由上模芯与下模芯组合后形成的压铸模腔,得以制作成型后衬套内管。型后衬套内管。型后衬套内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衬套内管及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件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衬套内管及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运输货物、及其他特殊用途等,汽车的后衬套内管主要应用于汽车的后副车架上,所谓的后副车架,也就是汽车的骨架,其主要的作用是承受载荷,包括汽车自身零部件的重量和行驶时所受的冲击、扭曲、惯性力等。
[000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量急剧上升,各式各样的汽车越来越多,所对应的汽车零部件也需要重新设计制造,以满足车辆的装配要求,现需要制造一款后副车架的后衬套内管,要求在重量减轻的前提下,但不能降低结构强度性能,待技术人员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并予以制造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衬套内管及压铸模具,以得到设计合理的后衬套内管,并通过压铸模具得以压铸成型。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衬套内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加强部,内侧设置有贯穿的连轴孔,所述连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键槽,位于加强部与连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料槽,所述的本体中远离加强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减料槽。
[0006]采用上述结构,由本体与加强部共同组成后衬套内管的整体结构,连轴孔与键槽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跟外界的轴类零件进行有效地连接,设置第一减料槽与第二减料槽,可以适当的减轻零件的重量,同时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键槽的截面呈矩形状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键槽以连轴孔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减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以连轴孔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减料槽设置有脱模斜度且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的第二减料槽以连轴孔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上模芯,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芯,所述的上模芯与下模芯组合后构成压铸模腔,所述的压铸模腔与以上任一所述的后衬套内管相吻合,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抽芯组件与第二抽芯组件,所述第一抽芯组件与第二抽芯组件的前端均与压铸模腔内的后衬套内管相贴合连接,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浇口杯,所述的浇口杯与压铸模腔相导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滑块与第一抽芯,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抽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芯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凸起部、以及位于两个凸起部中间的第一连轴柱,两个所述的凸起部与所述后衬套内管中的第一减料槽相吻
合,所述的第二抽芯组件包括第二滑块与第二抽芯,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抽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芯的前端设置有八个立柱、以及位于八个立柱中间的第二连轴柱,所述第一连轴柱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连轴柱的前端面相贴合且位于两者的外圈设置有往外径向延伸的两个键凸起块,两个所述的键凸起块与所述后衬套内管中的两个键槽相吻合,所述第一连轴柱与所述第二连轴柱组合后与后衬套内管中的连轴孔相吻合,八个所述的立柱均设置有倾斜角度且与后衬套内管中的第二减料槽相吻合,所述的凸起部、立柱均与压铸模腔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与下模板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斜推杆,所述的斜推杆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中。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可滑动的推板,所述的推板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的顶杆穿过下模板、下模芯后与压铸模腔相抵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本体与加强部组成的后衬套内管,与外界的连接通过连轴孔与键槽的设置得以实现,再设置第一减料槽与第二减料槽得以减轻零件的重量,同时可获得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压铸模具的设计,由上模芯与下模芯组合后形成的压铸模腔,得以制作成型后衬套内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后衬套内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后衬套内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压铸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5为第一抽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6为第二抽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
[0021]1、本体;2、加强部;3、连轴孔;4、键槽;5、第一减料槽;6、第二减料槽;7、上模板;8、下模板;9、键凸起块;10、斜推杆;11、推板;12、分流件;
[0022]71、上模芯;72、浇口杯;81、下模芯;82、第一抽芯组件;83、第二抽芯组件;
[0023]821、第一滑块;822、第一抽芯;831、第二滑块;832、第二抽芯;
[0024]8221、凸起部;8222、第一连轴柱;8321、立柱;8322、第二连轴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后衬套内管,包括本体1,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加强部2,内侧设置有贯穿的连轴孔3,连轴孔3的孔壁上设置有键槽4,位于加强部2与连轴孔3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料槽5,本体1中远离加强部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减料槽6。由本体1与加强部2共同组成后衬套内管,给人从视觉感受上就可以感觉到此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键槽4的截面呈矩形状且数量为两个,两个键槽4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
置。设置连轴孔3、以及位于连轴孔3两侧的键槽4,其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外界的轴类零配件。第一减料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第二减料槽6设置有脱模斜度且数量为八个,八个第二减料槽6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通过第一减料槽5与第二减料槽6的设置,在减轻重量的前提下,还可以使后衬套内管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3至图6所示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7和下模板8,上模板7设置有上模芯71,下模板8设置有下模芯81,上模芯71与下模芯81组合后构成压铸模腔,压铸模腔与以上任一所述的后衬套内管相吻合,下模板8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抽芯组件82与第二抽芯组件83,第一抽芯组件82与第二抽芯组件83的前端均与压铸模腔内的后衬套内管相贴合连接,上模板7设置有浇口杯72,浇口杯72与压铸模腔相导通。
[0029]进一步地,位于上模板7中的上模芯71与位于下模板8中的下模芯81组合后构成压铸模腔,用于成型制作后衬套内管的本体1结构,通过浇口杯72的设置可以使原材料从此端口注入压铸模腔,再利用第一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衬套内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加强部(2),内侧设置有贯穿的连轴孔(3),所述连轴孔(3)的孔壁上设置有键槽(4),位于加强部(2)与连轴孔(3)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料槽(5),所述的本体(1)中远离加强部(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减料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衬套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4)的截面呈矩形状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键槽(4)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衬套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料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减料槽(6)设置有脱模斜度且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的第二减料槽(6)以连轴孔(3)的中心轴为基准对称设置。4.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7)和下模板(8),所述的上模板(7)设置有上模芯(71),所述的下模板(8)设置有下模芯(81),所述的上模芯(71)与下模芯(81)组合后构成压铸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铸模腔与以上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衬套内管相吻合,所述的下模板(8)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抽芯组件(82)与第二抽芯组件(83),所述第一抽芯组件(82)与第二抽芯组件(83)的前端均与压铸模腔内的后衬套内管相贴合连接,所述的上模板(7)设置有浇口杯(72),所述的浇口杯(72)与压铸模腔相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抽芯组件(82)包括第一滑块(821)与第一抽芯(822),所述的第一滑块(8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通和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