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阴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54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式阴极包括管形阴极主体、安装在阴极主体上的阴极头以及在阴极主体内的冷却水管,冷却水从冷却水管进入,由冷却水管端部的喷嘴喷到阴极头的尾部以对阴极头进行冷却,并经由冷却水管和阴极主体之间的空间回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头在阴极主体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上述复合式阴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阴极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是阳极和阴极。其产生等离子体的原理是阴极联接于电源负极,阳极联接于电源正极,首先使阴极和阳 极接触,电源输送出稳恒电流。当阴极緩緩离开阳极时,随着电压的 建立,两极之间形成高温等离子体火炬,具体地讲是阴极发射的电子 将空气击穿形成等离子火炬。阴极作为发射电子的一极,长时间的工 作会在阴极的表面烧蚀出一个凹坑。为了降低阴极在高温下的烧蚀速 度,已经提出了采用冷却水来冷却阴极的复合式阴极,来延长阴极的 使用寿命。如图l所示,传统的水冷复合式阴极包括管形的阴极主体12安 装在阴极主体前段的阴极头14以及在阴极主体内部的冷却水管16。 阴极头14是狭义上的阴极,亦即被消耗的部分。阴极头14的工作端, 也就是用来与阳极相对的一端为其头部,另一端则为尾部。管形阴极 主体的前端由阴极头封闭。也就是说,阴极头尾部暴露于管形阴极主 体的内部。冷却水从图1中的右端进入冷却水管16,由冷却水喷嘴 18喷射到阴极头14的尾部上,对阴极头14产生冷却作用。冷却水沿 着图中的单箭头方向从冷却水管和管形阴极主体之间的空间中回流。这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阴极,包括管形阴极主体、安装在阴极主体上的阴极头以及在阴极主体内的冷却水管,冷却水从冷却水管进入,由冷却水管端部的喷嘴喷到阴极头的尾部以对阴极头进行冷却,并经由冷却水管和阴极主体之间的空间回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头在阴极主体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接近或大于其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李本伟李平钱颖杰王雨蓬唐宏宋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